VEGF-D和VEGFR-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VEGF-D和VEGFR-3蛋白在62例胃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D在胃癌和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218.3pg/mL比231.8pg/mL,P=0.738),但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正常黏膜(2387.9pg/mL比
其他文献
在机体的肺、胃肠道等处广泛、散在地分布着许多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neuroendocrine cell),起源于胃肠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称为胃肠胰内分泌肿瘤(g
病例:女,37岁,因上腹胀痛2个月入院。病程中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无乏力、纳差、消瘦,无尿色加深及解陶土样便。病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发病后亦无血压增高表现。外院
期刊
自1990年Jacobs等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以来,腹腔镜结肠直肠手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成为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较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日。腹腔镜在结肠直
病例:女,22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周入院,无任何不适主诉。腹部体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外院B超示:脾脏内见60mm×50mm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腹部CT
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呐喊,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开大阖,其进程中的若干主次、节点值得系统回顾总结。当改革转入全面制度创新的轨道,理性回望来路,梳理40年改革脉络,使改革朝纵深
目的:评价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SG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评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GA法、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等方法评判62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前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生率为0.5%~7.0%,多数肝血管瘤病人无临床症状。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瘤体大小不再是决定手术的因素,而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居肝内的位置及其与肝脏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研究历史与世界历史问题时,提出了个人历史性生存的三种状态,即“狭隘的地域性个人”,“偶然的个人”与“有个性的个人”,这个恩想与马克思后来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来的“人的发展”的三种社会形态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其差异性。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指称对象与理论视域及论证的目的等方面,总体而言,两者是互相印证、互为补充的。
目的:探讨壶腹部周围癌肝转移者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Whipple术)联合肝移植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3例壶腹部周围癌肝转移病人行Whipple术联合原位肝移植术。Whipple术均采用常规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