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石硕梅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他28岁时长什么模样。
  28岁时,这个浙江安吉鄣吴村的矮个子年轻人经历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娶了比自己小4岁的菱湖镇施姓女子为妻,二是随交情颇深的金石家兼古董商金杰到上海游历了一番。这一年是清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此时,他名叫吴俊,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名字。他还不过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没有人会把他与后来名声如雷贯耳的大师联系到一起。
  28岁之前,他已经经历过太多彻骨的疼痛,先是避战乱,全家九口因瘟疫与饥荒死了七口,包括已经定亲两年的未婚妻章氏。而战乱又驱使他颠沛流离,在江西、湖北、安徽等省辗转,靠给人打杂做苦力,甚至沿路乞讨,千辛万苦,勉强苟活。乱世终于平息了,可返家不到两三年,在他24岁那年的初春,父亲吴辛甲突然撒手西去。如山崩地裂,他孤独地伫立,茫然环顾四周,所有的親人已经丧失殆尽,整个宽阔无边的世界仅空余一个瘦小单薄的自己。
  被命运这样的大斧连血带肉、气势汹汹狠狠劈过的人,多半长叹一口气,心比身先死——既然不被上天待见,也唯有默默低下头老老实实地屈膝承受。他,这个叫吴俊的小个子年轻人,应该也有某些气馁沮丧、万念俱灰的瞬间,但最终,他还是像被踩到泥地里的野草,春风一吹,又蓦然挺起头颅。家散了,他娶进妻子,竭力重筑新巢;业未竟,他从零开始,徐徐抬眼眺望迷离不可测的未来。毕竟在学养深厚的父亲指点下,他6岁就读书识字,14岁就操刀治印,又在同治四年(1865年),21岁那年秋天考中秀才。
  鄣吴村无法留住吴俊,这里是他的伤心地。他提着简陋的行李踏上旅程,开始四处寻师访友。在杭州,他拜朴学大师俞樾为师,受到最正统的古文字学的熏陶,奠定了他诗文与书法的扎实功底;在湖州,他给古书和金石收藏家陆心源当助手,近距离接触了一大批珍贵的秦砖汉瓦。之后他去了苏州,并在这座文人墨客成堆的古城结交到许多诗画高手。
  正是在去苏州的途中,在苏州吴江一座叫震泽的古镇,他认识了家藏数百种珍贵古董的金石爱好者金杰,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吴俊书“道在瓦甓”赠予,而金杰则以一个奇特的古缶回馈。这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就这样彼此嵌进对方的生命中。也正是因为这次偶遇,才有了后来金杰带吴俊去上海的机缘。
  但这一次他没有留下,匆匆数日后,还是离去了。之后他虽多次再来此地,但将一家大小悉数搬来住下,已是10多年以后的事了。
  他后来一直深怀内疚之意:选在1887年初冬带着一家人抵达上海,是否惊扰了哪位神明,以致天降诅咒、严惩忽临?仕途万般不如意,他天真地以为,后退一步,或许可以在文气涌动的上海凭借卖字画糊口。结果呢?他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棍子。灯红酒绿之下,其实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更没有人愿意买他的字画。日子万般窘迫,更致命的是,命运再一次向他重重砸下当头一棒:已经16岁的长子突然病逝。
  中年丧子,这一辈子他已经历了太多亲人的离去,但所有的痛加起来,都不足以与此次相提并论。是偌大的上海难以容他,还是微不足道的他配不上霓虹闪烁的上海?这是又一个伤心之地,还是罢了罢了。1888年,他犹如惊弓之鸟,带着一家人仓皇逃离,搬到苏州安顿下来。
  1912年,清亡。大清王朝日渐朽败衰落的这些年,他潜心钻研字画艺术,技艺突飞猛进。以金石味入诗、入画、入篆刻的实践,令他的作品展现出刚健雄浑、恢宏壮丽的气象。1912年5月,上海实业家王一亭力邀他赴沪定居,他开始多少还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去了。他在吴淞租下房子安顿全家,然后又移居至北山西路吉庆里923号,一直到15年后溘然长逝,都没有再离开这座城市。
  就是这一年,他把自己的字用作名字,改“吴俊”为“吴昌硕”。“昌”是兴盛,“硕”是大,似乎也唯有这两个字方能表达心中磅礴汹涌的万千气象。而他的笔下,以金石之气入画,巨石雄浑、花木肥壮、色泽浓丽、疏阔纵放,竟都与新名字呼应暗合。
  接下来的故事无须赘述,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了。年少时吃尽苦头,经历了常人不可承受之痛,青年、中年时又屡屡受挫,处处坑坑洼洼,左右碰壁,眼见着已经在灰头土脸、贫困潦倒中步入晚年了。多愁多病,万事已休,不料峰回路转,上海这座瞬息万变的城市突然张开双臂,热情地将他揽入怀中。
  身逢大变革时代,世事纷乱,人心飘摇,但无数图变图强的渴望又在幽暗处磅礴涌动,政治经济如此,文化艺术也如此。而此时,他将金石、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画作,一反旧文人惯常的空灵纤弱之气,在古朴中透出强悍的力度、绮丽的美感以及独特的趣味。花鸟草木在他的刀石笔墨间是那么饱满而苍劲,呈现出一股已经被乱世葬送掉许久的欢腾喜悦之情,在日渐僵化的画界,涌出一股别具一格的清流。声名鹊起,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名小卒,而成为“海派”开宗立派的巨擘。
  在度过了几十年跌宕起伏、郁郁不得志的岁月后,命运仿佛为了弥补与致歉,终于对他殷勤地展露出充满善意的笑脸,金光万道涌现,将他的人生推向巅峰,并且持续不断地影响后世。1927年,83岁高龄的吴昌硕在上海的寓所里安然逝去,几年后,被移葬浙江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那里山石耸立,十里梅花。
  2018年夏天,我偶然踏入位于浦东陆家嘴东路15号的吴昌硕纪念馆。它修建于1990年,面街而立,古色古香,冷不防一位艺术巨人赫然立在眼前。他生前用过的家具、刻下的印、穿过的衣服、写过的信件、睡过的床、与友人互赠的字画……时光回流,往昔徐徐浮现,从房梁门柱间依稀听得见他行走的足音、呼吸时的鼻息、泼墨的微响、走笔的窸窣。那块他80岁时亲手为自己涂描的帐眉上,肥硕的牡丹依旧雍容华贵地绽放着,色泽如初,鲜嫩依旧,仿佛主人刚刚走开,正伫立侧室洗漱整理……
  从纪念馆出来,往前走几步,冲进眼帘的就是一幢幢目前中国顶尖的现代化高楼。吴昌硕纪念馆在此落户的同一年,浦东新区也正式开发、开放。短短的28年过去,这块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弹丸之地,却以飞翔的速度,迅速跻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佳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令全球瞩目。
  午夜梦回,吴昌硕的魂灵可曾从咫尺之遥的纪念馆内步出?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而是以全部的精力与才情赴汤蹈火般奔向既定的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傲然不羁之气多么吻合。目睹脚下土地的沧海桑田,他内心该是欢喜的。
  (墨言摘自《文学报》2019年1月17日,李 晨图)
其他文献
我自認为是最最自私的人。但是有一位林黛玉,她是世间第一自私的人。  林黛玉种种小心眼,说话故意冤枉贾宝玉,动不动就伤心流泪,最大的私意,莫过于她对宝玉说的:“我为的是我的心。”然而林黛玉的一生其实也不是为了情,而是为了求证一件最真实的东西。是求证她自己的吗?她把她的人生高置于不可选择的绝境,如渡天河,渡不渡得过去,就在此一搏了。她和宝玉两个人,是一是二,她对宝玉的绝对不肯迁就、不肯委屈,亦就是对她
期刊
婚姻中,人们可能遇到疲惫期和无聊期,但也会建立起一个组成稳定中心的关系轴。  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写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对来自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老夫妇,一生都住在一個可以俯瞰对面群山的小木屋里。春季的一天,他们坐在各自的摇椅上,二人都是很老的老人了。男人说:“哎,莎拉,你猜我看到什么了?山顶上还有没化的雪。”现在他了解,每年山顶都有不融化的积雪,那他为什么还要说?因为,注意它是观察永恒节律的一
期刊
一天法玛发现,美德是一种长满了脚的圆形微生物。他立即让他岳母喝下一大勺美德。结果非常可怕:这位女士抛弃了她尖刻的言论,成立了保护迷路登山者俱乐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楷模般的表现使得她女儿此前从未被他察觉的种种缺点暴露无遗,这令法玛无比震惊。他别无选择,只得让妻子也喝下一勺美德。妻子当天晚上离他而去,因为她发现,他粗鄙不堪,可有可无,与浮现在她眼前的闪闪发光的道德典范截然不同。  法玛思考了很
期刊
侏罗山谷在瑞士西南部,毗邻法国普罗旺斯地区,人类学家在此地发现过恐龙化石,因此将这一阶段称为侏罗纪。17世纪初,苏黎世等城市的钟表匠避难于此,因而渐渐形成欧洲最著名的表匠聚集地,进而形成一种“血统”。2014年4月,我受邀到巴塞尔(尼采在这里的大学当过教授)参加第62届钟表展,之后专门到侏罗山谷去“朝圣”。  侏罗山谷呈狭长状,宽仅数百米,长十余公里,内有一个雪山大湖,坡顶小屋遍布四野,一眼望去,
期刊
中国人的“灵魂得救”是因人而异的。对一连串无穷无尽的世俗生活感到满意的人,根本不需要“得救”,做事只要不出情理,就不会铸下不得超生的大错。  有些人见到现实生活的苦难,希望能够创造较合意的环境,大都采用佛教的修行方式,沉默,孤独,不动。受此影响的中国人可以约略分成两派。较安静的信徒——告老的官、老太太、寡妇、不得夫心的妻子——将他们自己关闭在小屋里,抄寫他们并不想懂的经文。与世隔绝,没有机会作恶,
期刊
玲玲  阳春三月,“《读者》光明行动”项目组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弱视儿童筛查行动。成都分院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展开筛查,为当地15所学校的9780名学生做了视力义诊,发现视力不良者1956人,确诊489人患有弱视;济南分院医疗队在山东省聊城市多个乡镇小学展开筛查,共义诊830人,确诊285人患有弱视,患病率高达34%;沈阳分院医疗队在辽宁省孤儿学校进行了筛查,共义诊522名学生,确诊78
期刊
如果不是我们对事物的感情,我们还能在何处感受自己的生活?如果我无法感受,如果我的灵魂不再能激荡,那么巨大的财富,锦衣华服,美人相伴,于我又有什么意义?我爱我自己的敏感,这种柔软,这种因灵魂激荡奔涌而至的兴奋,是我的嫁妆,是我生活的动力所在。如果我是个摔跤手,我就应当把肌肉看作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我强于心算,是办公室的小头目,就不会有人敢在我面前说,心算是不值一提的能力。  同样,作家必须敏感,才能
期刊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朴树的歌:  那些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的人,那些在厨房为三岁的女儿调辅食的人,那些在陌生的机场等待延误航班的人,那些悄悄走到陽台偷偷点起一根烟的人,会在副歌响起的刹那回到自己人生中最无畏的年华。  他们停下手边的事情,望着窗外的阳光或者雨滴。  想起一个人的温柔和背叛,想起一个梦想的升起和破碎,想起至今自己最受万众瞩目的那一刻,想起声嘶力竭也唤不回来的离别。  有人可能会哭起来
期刊
自从那个如今已经无法追回的夜晚,  或者,从你那蒙眬的双眼  于黄昏乍始的时分平生头一次  在一处花园或庭院得识月亮的容颜,  那皓月就怀着脉脉情意  (维吉尔大概是这么说的)与你为伴。  永远都会这样吗?我知道,  总有一天,会有人坦白地告诉你:  你将再也见不到那轮明月,  天数有定,谁也不能改变,  你已经到了限定的终极。  即使打开世界上所有的窗户  也于事无补。晚了。你再也找不到月亮的踪
期刊
吹笛少年\〔法〕爱德华·马奈\布面油画\1866年  我上大学那年,弟弟只有六岁。第一次放寒假,我带回一个单放机和几盒磁带。有一天早上,弟弟钻进我的被窝。当时我正躺在床上听《梁祝》,于是取下耳机罩住他的耳朵。那是弟弟第一次听世界名曲,他满脸的惊喜之情我至今未忘。虽然弟弟只会说“真好听啊”,但我知道,在那一刻,这幼小的生命被美好的东西打动了。  《梁祝》为什么好听?六岁的弟弟答不上来,现在的我对此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