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凸显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体教学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教师在开展基础入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从优化教学过程等途径入手来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图像处理知识学习氛围下,提升自身整体学习质量。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的具体教学策略,旨在其能推动当前高中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5-01
前言: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基础上,要求当代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结合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不断整合自身教学内容,且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并将信息含义、信息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基础教学内容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对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教学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教师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定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课件重复、资料重复的现象,即以事先做好的演示文稿课件作为主要教学素材,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第二,基于问卷星网站的“高中生信息技术期望”问卷调查中得知,有超过64%的高中生认为自己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同时选修课设置较为匮乏。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高中院校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结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特点,注重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最终由此满足学生图像处理知识学习要求,同时激发其整体学习兴趣[1]。
二、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教学模式下逐渐凸显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例如,某教师在图像处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北京故宫景区的制作视频,且将3张像素低且颜色调制不合理的图片置入到视频中,继而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图像处理知识探索图片中问题所在,且就此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提升自身图片处理能力。此外,在信息技术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对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即为学生设置“分辨率定义”、“位图、矢量图定义”、“颜色值概念”等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实践能力探索问题答案,并以图片拍摄形式来加强自身图像处理技能,达到最佳的知识学习状态。
(二)改善教学方法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图像处理基础入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多媒体的应用,即将位图与矢量图、图形与图像、图像文件格式等概念性信息以多媒体途径呈现出来,继而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概念性信息讲解过程中亦应注重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例如,某教师在分辨率知识讲解过程中即将校园风景图作为教学素材,且通过多媒体操控形式来为学生演示分辨率查看路径,并分析图片分辨率的标准,继而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设置课堂悬念,即设置“对于存有问题的照片我们该如何对问题进行解决?”等问题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践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利用IR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例如,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安排学生在IR平台进行图片的制作,首先将3张长颈鹿的图片导入到Photoshop,然后将所需图片导入到指定平台,且将其命名为图1、图2、图3,继而在此基础上对图片进行裁剪、缩放等处理,并在图片处理完成后将其置入到IR环境中展开切片、映射组合等图片制作环节,最终在图片制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图片处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导其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2]。
(四)落实评价教学形式
评价教学行为的展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在图像处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行为,同时设置过程性评价环节、终结性评价环节,继而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提高自身协作意识,并全面掌控到自身图像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此外,基于评价教学环节开展的基础上,教师亦应注重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观察其他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并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身存有的知识疑问,最终由此达到高效率学习状态。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亦应引导学生展开自评行为,继而有助于改善学生在图像处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学习方法,达到高效学习状态[3]。
结论:综上可知,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影响到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此问题的有效处理,且从落实评价教学形式、构建实践平台、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带动其在此环境下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整体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常佩杰.如何处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矛盾[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13):121+123.
[2] 尹仕敏.新课程下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图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20(10):129-130.
[3] 王靖,董玉琦.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概念转变调查——基于CTCL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研究(3)[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04):14-29.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5-01
前言: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基础上,要求当代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结合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不断整合自身教学内容,且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并将信息含义、信息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基础教学内容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以下就是对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教学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教师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定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课件重复、资料重复的现象,即以事先做好的演示文稿课件作为主要教学素材,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整体学习质量;第二,基于问卷星网站的“高中生信息技术期望”问卷调查中得知,有超过64%的高中生认为自己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同时选修课设置较为匮乏。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高中院校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结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特点,注重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最终由此满足学生图像处理知识学习要求,同时激发其整体学习兴趣[1]。
二、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过程
在传统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教学模式下逐渐凸显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例如,某教师在图像处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北京故宫景区的制作视频,且将3张像素低且颜色调制不合理的图片置入到视频中,继而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图像处理知识探索图片中问题所在,且就此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提升自身图片处理能力。此外,在信息技术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对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即为学生设置“分辨率定义”、“位图、矢量图定义”、“颜色值概念”等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实践能力探索问题答案,并以图片拍摄形式来加强自身图像处理技能,达到最佳的知识学习状态。
(二)改善教学方法
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图像处理基础入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多媒体的应用,即将位图与矢量图、图形与图像、图像文件格式等概念性信息以多媒体途径呈现出来,继而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概念性信息讲解过程中亦应注重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例如,某教师在分辨率知识讲解过程中即将校园风景图作为教学素材,且通过多媒体操控形式来为学生演示分辨率查看路径,并分析图片分辨率的标准,继而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亦应注重设置课堂悬念,即设置“对于存有问题的照片我们该如何对问题进行解决?”等问题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践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图像处理基础入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利用IR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例如,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即安排学生在IR平台进行图片的制作,首先将3张长颈鹿的图片导入到Photoshop,然后将所需图片导入到指定平台,且将其命名为图1、图2、图3,继而在此基础上对图片进行裁剪、缩放等处理,并在图片处理完成后将其置入到IR环境中展开切片、映射组合等图片制作环节,最终在图片制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图片处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引导其将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2]。
(四)落实评价教学形式
评价教学行为的展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在图像处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行为,同时设置过程性评价环节、终结性评价环节,继而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提高自身协作意识,并全面掌控到自身图像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此外,基于评价教学环节开展的基础上,教师亦应注重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观察其他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并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身存有的知识疑问,最终由此达到高效率学习状态。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亦应引导学生展开自评行为,继而有助于改善学生在图像处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学习方法,达到高效学习状态[3]。
结论:综上可知,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图像处理知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影响到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此问题的有效处理,且从落实评价教学形式、构建实践平台、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带动其在此环境下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升自身整体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常佩杰.如何处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矛盾[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13):121+123.
[2] 尹仕敏.新课程下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图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20(10):129-130.
[3] 王靖,董玉琦.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概念转变调查——基于CTCL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研究(3)[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04):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