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叶为诗 转秋为艺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美术学院秋叶艺术节日前开幕,本次主题为“诗意·光景”,将枯枝重聚、落叶重组,化叶为诗,转秋为艺。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美育嘉年华,一场席卷整个杭州城、化枯枝落叶为神奇的全城艺术节。除了中国美术学院正门口的《掷铁饼者》,旁边美院美术馆门口还有一台用落叶组成的电影播放机,你可以看到似鱼又似鸟的庞然大物鲲鹏、用金黄落叶汇集起来的《蝉蜕》,还有挂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中庭一串串优美的落叶帘。
  这次展示的几组落叶雕塑作品,从全国各地200余个征集方案中脱颖而出,由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完成。
  (刘 杨)
  In early December 2019, China Academy of Art held an Autumn Leaf Festival on the Nanshan Campus in downtown Hangzhou, featuring the theme of poetry and time. The festival had been previously hel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on the campus as a student event. This year, it became a public event for the whole city. This page here features some leaf installations in the form of sculpture. These leaf artworks are selected from over 200 contribu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Over 300 volunteers were instrumental in making these sculptures happen.
其他文献
除了大大的太阳,温泉是冬天里最温暖的治愈,也是旅游线路上重要的一站。在热腾腾的温泉里泡着,肯定是很多泡汤爱好者最想要的度过冬天的一种方式。  一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读过唐诗宋词的,无人不知此诗出自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他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
期刊
刚在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捐赠大型雕塑“行者”的意大利女艺术家玛利亚·克里斯蒂娜·卡尔利尼(Maria Cristina Carlini),于3月10日至4月10日在故宫午门举行自己的个展。 Mar
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与分离的忧伤,近120位出席首届浙江省国际友城媒体合作传播论坛的外国嘉宾,挥手告别刚刚结识的朋友.我也是其中一员.rn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来自五湖四海的
期刊
联合国大会近期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捷克文学报2019年第12期以中国茶为专题做了一组报道,其中有去年到访过浙江的记者雅娜·帕夫洛娃的文章,我们来看看她怎么说茶。  坐落在杭州的中国国家茶叶博物馆外观朴实无华,一对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眼望茶园。在中国我们首次有机会
期刊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全面实施,让广大边远地区的农民眉开眼笑。他们说,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村村通”改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可是,农民们高兴之余又犯了愁:打
小时候,我的(埃及)老师教过我们一句话叫“求知哪怕远中国”.这是一句阿拉伯古语,老师解释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古老,文化灿烂,知识像大海一样学不完.”从此我有个
期刊
初冬的晚上,“歌声飘过30年·胡雁独唱重唱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激情唱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胡雁携手海归低男中音歌唱家孙禹,以及她的学生们,在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上,为观众用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和中文献上了中外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而下半场学生们献上的中国歌剧《原野》的主要咏叹调和重唱片段,是胡雁近5年的教学中最值得书写的。  从杭州转塘浙音路1号的学校到位于富阳区的家,从春绿、秋黄到冬枯
期刊
作为一名在泰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我到杭州参加中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谈一点感想。  第一,姓名。我们的姓是从祖先传下来,我名字中有个“正”,这是爷爷给我起的,因为按照家谱上的排列,我这一辈就是“正”字辈。中国人的姓可以代表一个家族,每一个姓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故事。  第二,沟通方式。语言相通且彼此有共同的话题。我在北京参加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优秀学员访华计划时,结识了一位活动志愿者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叫“四十不惑”.许志伟,这个40岁出头的杭州男人,在这个年纪找到了自己余生的方向,毅然辞去很多人眼中的“金饭碗”,用相机记录中国的传统文化.rn前20年从警,守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