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纳美芬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β-内啡肽与IL-8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盐酸纳美芬抑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纳美芬组、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假手术组共五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阻断左肺门法成功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高、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大鼠分别于模型建立时尾静脉注射纳美芬(20μg/kg、10μg/kg)及地塞米松(5 mg/kg)。假手术组大鼠不阻断肺门,不予任何治疗。各组大鼠于再灌注6h后检测其动脉血气值并处死大鼠,留取左肺上叶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检测其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MDA、SOD、β-内啡肽及IL-8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纳美芬组、地塞米松组动脉血PCO2值、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质量比值、MDA、β-内啡肽、IL -8表达均显著降低( P <0.05或 P <0.01),动脉血PO2值、SOD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低剂量纳美芬组动脉血PCO2值、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质量比值、MDA、β-内啡肽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IL-8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血PO2值、SOD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低剂量纳美芬组比较,高剂量组动脉血PCO2值、肺组织损伤程度、湿/干重比值、MDA、β-内啡肽、IL-8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动脉血PO2值、SOD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可抑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可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之一可能为减少肺组织内β-内啡肽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腹腔微创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急性期胃肠动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62例SAP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A组:患者48 h
目的:通过早期家庭干预来降低胆红素神经毒性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期间住院的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同期合并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出院时随机分为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
目的:在成人心肺复苏术( 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的应用是否优于肾上腺素尚未定论,本研究针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方法在Pub Med、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成
期刊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与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SAPSⅡ)预测ICU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
目的:探讨Agr Ⅱ基因、血清万古霉素水平、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 MIC)与ICU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患者30 d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06~20
目的:了解该院婴幼儿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的2 278份血培养标本,应用BACP/ALEB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阳性菌
目的:研究茶多酚( TP)对心脏骤停( CA)后心肺复苏( CPR)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SH)组、生理盐水( NS)组、茶多酚( TP)组,除SH组外,其他组
目的:通过监测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分析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分布情况、影响血药谷浓度的因素、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11~2015-05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