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实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本文将从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当前,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上急需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国家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保证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注重产教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虽然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比较多,但是人才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模式存在很大缺陷。
  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
  (一)人才培养与艺术设计产业没有对接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设计产业发展没有结合点,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合理,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不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而且与人才最初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出入,浪费了社会资源。学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缺乏进行实际训练的环境和机会,达不到实际操作的水平。
  (二)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对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艺术设计在设计理念方面不断进行更新,传统的课程内容逐渐过时,设计理念和方法落后,无法达到当前艺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产业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也是学校培养艺术人才的根基,为了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要能够充分利用产业、行业等各种资源,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塑造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发展实际,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的设置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企业项目和设计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与产业的融合。例如学校可以依托当地经济产业支柱企业,建立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和景观设计等专业,同时与地方经济产业支柱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其中家具设计专业重点是培养家具设计人才,景观设计注重的是培养花卉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具有专业性。
  (三)注重“道技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授予学生一定的设计方法和职业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设计师,将专业实习与企业生产计划有机结合在一起,制订一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与企业的生产计划有机结合,要体现出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特色,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例如可以参照行业设计师的标准制订相关的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四)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要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其中有精品资源课程、网络课和微信公众号课程等,要鼓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学习为导向,将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有机结合,在线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网络资源的建设要考虑行业的发展,注重对学生技能的提升,将数字化的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智能化的学习平台。
  (五)構建产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的优势,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结合。例如要将真实项目的设计作为载体,注重设计服务和创新,要与地方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引进知名企业建立“大师工作室”,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促进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产业升级换代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遵循立足地方特色的原则,融合产教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培养专业性人才,为推动区域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峥.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园,2017(12).
  [2]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
  (作者简介:肖慧,女,本科,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乡村的月光  乡村的月光 很亮  亮得可以看见  月宫里的嫦娥和吴刚  两眼红彤彤的玉兔  躲在嫦娥的玉臂里张望  乡村的月光 很柔  就像妈妈温柔的手  轻轻抚摸着宝宝的头  哼着一首绵绵的小曲儿  宝宝走进梦里  乡村的月光 很美  小桥静静地伴着流水  岸边的桃花正吐露芳蕊  偶尔匆匆赶路的脚步  引来几声汪汪犬吠  这乡村的月光哦  也照进我的心房  这份柔 这份美  在我的心里缓缓地流淌
期刊
仙潭国  很久以前有个仙潭国。仙潭国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十八块,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满浓郁水乡情调的七十二座桥梁连成一片,三十六条各具特色的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构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  店坊、民居临街而建,傍水而居,驳岸商铺林立,前店后坊、厅大院小,封火墙、骑楼、廊棚紧密连接。街与街之间有弄堂相连,宅弄深远,曲径通幽,弄里建有宅第、作坊……  仙潭国里的一条街——西河口,
期刊
春雪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在春天剥开厚厚的雪  寻找久违的绿色  如今我却祈盼所有的生命,都有幸被雪抚摸  北方只有经历一场轰轰烈烈  才能沉寂成温暖的花朵  哪一支美丽不是料峭的传说  春天下雪了,只因为她要路过  路过寒凉,路过寂寞,路过  路过月光下一抹遥望,路过洁白和羞涩  然后化作泪水,滋养生命的根苗和灵魂的蓬勃  雪  雪不轻易来,她来之前,万籁俱寂  天空以肃穆的姿态迎接她  弥漫旷
期刊
蒲公英  初夏,扬起我的裙裾  沿着风去我的故乡  渺小的我,可以撑开宇宙  天空,忽远忽近,白云植入每一寸肌肤  收拢羽毛的白,遥看几朵草色  陷入另一季的漂泊  只需轻轻把自己摁进灰暗物质  阳光就在门外喊我  日子  风穿过凌晨四更,最好是在呓语  对于把眼睛留给黑夜的人  它是彼岸的灯火  透过玻璃,人离光很近  田地的秸秆凌乱,鸟儿在催着芒种  一个日子逝去,另一个接踵而至  每一次掀开
期刊
1  踏着时间的光影  看风,吹远了流年  一截潮湿的仰望  在红尘里散乱  漫步记忆的长河  听雨,敲乱了曾经  一段瘦削的念想  在岁月里荒芜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缕风  吹乱了我的长发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片雨  淋湿了我的心扉  只是,一抬头,那一轮皓月  还洒着当年的清輝  2  如果云知道  每一片叶落,每一瓣花开  都舞尽了生命的痕迹  是不是  四季的流转,就会化为永恒  不染悲伤
期刊
逛英德商城  午过茗楼邀店坐,默观红女荈幽香。英红九号名天下,粤北白茶誉远扬。  课余之游  信步农庄寻靓景,塘边绿树似开花。急前细看皆红柿,十月霜风若画家。  值日  冬月冽风寒,师心久挂牵。夜深独放哨,唯愿校平安。  故乡茶场  粵地冬花灿,玲珑小蕾香。茶生山北麓,无处不风光。  礼拜天  闲日聚农庄,小酌把盏香。听君歌一曲,情切韵尤长。  作者简介:欧阳在衷,笔名区原、欧剋、莫写等,高中语文
期刊
啼春  一树繁花舞缤纷,素羽振翅逐流云。嫩蕊千丝溢浓香,引颈高歌增春韵。  初柳  柳随风飘抚春面,花蕾绽放闹枝头。嫦娥下凡眸怀春,纤腰蠕动风骚瞅。  立春  冰里琼枝白透红,陌上柳桃报春风。田园农家燕归早,新绿刚露满山峰。  桃源春風  桃开只为争春暖,蜂飞蝶舞蕊流香。同踏桃源雅客乐,好运连连温柔乡。  春色  墙头细雨垂纤草,枝条雏莺戏柳丝。醉卧花间香染袖,满眼春光尽是诗。  作者简介:易域勤
期刊
夕阳西沉,红霞满天,社区的妇联主任来了家里。一进门就嚷嚷,哎呀,老姐啊!啧啧,你看看,这身材还这么好!老姐啊,社区成立戏曲文艺团队,老姐可是会唱会跳的,专程来请您出山支持啊?  我一听主任的话,心想,怪不得那天相亲,婆婆一身紫色的旗袍,那么雅致得體,原来婆婆还会唱戏。  自从我们结婚,我看到婆婆三次开心大笑过,一是我们婚礼上,婆婆欢喜地笑出了泪花,二是婆婆过生日我送她礼物,她那种母爱般温柔的笑,三
期刊
对山西大学的向往,最初缘于优雅静谧的校园美景和浓厚深沉的人文底蕴,百年校史,熠熠生辉。山大已经在风雨沧桑中屹立了百年之久,宛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爱护着他的子孙后代一样,在巍巍蓝天下庇护着山大的莘莘学子。你所有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我第一次遇见你。至今仍记得初见山大时的惊艳,人间九月芳菲尽,山大百花仍盛开。初见山大,印象最深刻的是渊智园和图书馆。校园美景,从雅致的渊智园中可见一斑,宛若江南的小园林一样,而人
期刊
摘要:锡剧流行于江南苏锡常一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此次将沈从文的小说《三三》改编成锡剧,本身就是一种开拓与创新。笔者通过饰演现代锡剧《三三》男主人公“少爷”的经历,来谈论小说改编成锡剧的心得。  关键词:小说?锡剧?《三三》?心得  大型现代锡剧《三三》,改编自作家沈从文的同名小说,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为这部情感丰富、细腻真挚的文学作品注入新的内涵。小说《三三》是一部内容简单、情节没有多少起伏的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