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惕爆发货币霸权战争
美国目前的基本利率已经降到0.75,再降就是0了,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则不可能从世界资本市场筹集到足量的资金,最后就会被逼到只能增发美元的路子上去,最终导致美元的信誉崩溃,二战后已经延续了60多年的美元霸权也就走到尽头了。
从世界范围看,挽救美元和美元资产不崩溃也有一条路子,就是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多发货币来推升美元汇率,但可能性很小,至少欧洲央行不会施援手,因为老欧洲是想趁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机会把美元从货币霸权的地位上拉下来,他们已经有了许多这样的言论。欧元区国家由于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为了保货币稳定又严格限定了政府的负债规模,所以面对日益扩大的贸易赤字就只能用出售政府资产的办法来救急,这当然不能持久,因此老欧洲诸国,必然会有以欧元取代美元地位的打算,所以在次债危机爆发后老欧洲一定是隔岸观火,乐见国际资本从美国大规模流向欧洲,美欧围绕着货币霸权的争夺与冲突肯定会愈演愈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老欧洲中会是法国冲在要把美元拉下马的最前面。以及为什么英国这个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这次会和老欧洲站在了一起。
还有一种天真的看法认为,这次次债危机所形成教训已经足以深刻,发达国家会痛定思痛,重返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以及重建传统的金融秩序,这些人没有看到,在新全球化时代美国和所有发达国家已经不可能退回到过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比较优势,此外他们在尝到了用纸就可以换取物质财富的甜头后怎么会愿意放弃这个好处,这就是资本贪婪的本性。
我们也已经看到,当美元与欧元的比率下跌到16:1的时候就爆发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以及俄罗斯舰队与北约舰队在黑海的对峙,恰在爆发这场冲突的前一个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刚刚拜访过格鲁吉亚,而在这场冲突之后欧元对美元已下跌了20%。
有人会说美元最近不是很强吗?但是必须看到,美元的走强与美国资产的走弱是同时并行的,而以往都是美元强就是美元资产强。这个反差说明美元的强是回光反照,美元走强仅仅反映了全球金融资产是以美元为主体这个现实,目前美元资产要破,金融机构必须从全球调集美元来进行清算,而美国股市正在玩过山车,道指在一周内就会出现千点上下的振幅,道指在2008年11月19日已首次跌破8000点,20日又跌到7552点,而调入美国的美元主要都是在进行短线投资,没人敢进行长线操作,例如最近两个月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已下降的0.75,甚至一度变成负值,就是大量资本涌入短期国债市场,把1~2年期国债价格炒得太高了。所以美元的强势能维持多久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为清算而调集美元资金的过程会持续多久,这个又取决于美国的次债危机会持续多久,我看到2009年上半年就可能到顶。另一个是看美国的股市和债市还能挺多久,如果实在没有投资价值金融资本就会大规模撤出美国。由于美国上市公司的主体仍是制造商与流通商,随着美国实体经济在今后的加剧衰退,支持股价的企业利润也将急剧萎缩,所以美股后市还是大幅下跌的前景,我看如果道指跌破了5000点至1995年美国股市暴涨前的起点水平,美国的股市就可能没救了,这既可能是美元崩溃的转折点,也是引发战争的契机。
可能有人会说奥巴马是个保守型的新领导,奥巴马上台美国就不会打仗。这还是没有看透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保卫美元的霸权,从而可以使美国的金融资本攫取全球的实物剩余产品,这是美国资本的诉求。
但是如果在美欧之间爆发军事冲突。对东亚来说还是安全的,我以前有一个判断,就是美国的国际政策是“扰乱欧洲、稳定亚洲”,这是因为货币霸权最终得兑现成物质产品,而世界物质产品最大的顺差产生地是在亚洲,这对美欧来说都是如此,所以美欧都要拉拢东亚特别是世界的顺差冠军中国。
次债危机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次债危机的爆发对中国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也酝酿着对中国的许多新的巨大机会。
首先,中国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估计至少有1.4万亿美元是美元资产,如果加上民间持有的美元金融资产,中国所拥有的美元资产规模应在2万亿美元左右,而若这些美元资产在次债风爆中要贬损一半就是1万亿美元,已相当于中国3年的新增GDP,这是一笔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中国想不认也不行。但有失就要有得,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中国收回台湾主权的主要障碍,中国应要求美国在台湾和平回归祖国的过程中不要继续作梗,如果能用1万亿美元买得台湾和平回归,这个钱花得就值,况且在未来的美欧冲突中美国也要争取中国的支持,此时的国际环境,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机会。
其次,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迟早要登上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而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首先要成为亚洲大国。次债危机的爆发会极大地削弱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至少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使他们的主要精力都会消耗在搞定自己家门里的事情以及美欧之间的事情,因此是中国开始走向亚洲的好时机。中国应把自己的过剩产能向亚洲地区释放。在东亚地区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产业链。以资本输出带动产品输出,也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外需不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在次债危机的深化中,中国有扩大利用外资的绝好条件。前一段大家都在议论,为什么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已经有万亿美元之多却找不到踪影,尤其是在中国的股市和地产中难觅其踪,这不符合热钱的特点。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这些热钱不是以往的热钱,而是部分从美国资本市场中流出的正常资本,如保险基金、共同基金等。由于美国的资本市场发生崩溃导致资本需要寻找新的避风港。就转向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好的发展中国家。自去年以来大宗商品期货出现暴涨行情后,已经可以见到传统的资本市场投资基金以3~10的比例投向商品期货市场的大量报道,而流入中国是违规进入,当然不会被公开。但是这些国际资本在本国市场上就一向秉承保守原则,违规进入中国银行体系后以普通的存款方式存在,就能通过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货币利息差赚到10%收益,就不会再冒更大风险违规进入中国的地产和股市。7月份以来,随着美元再次走强,亚洲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等国的国际资本出现向美国回流趋势,而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仅仅是放慢了脚步却未发生明显撤离的情况,说明了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本来说,仍是最理想的避险之地。如前所述,当使用美元清算美国金融资产的过程告一段落,以及已可明显看出美国的金融市场已没有投资价值,国际资本就会再次大规模从美国流出,所以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就会再次出现高潮。
第四,现在是购买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设备与品牌的好时机。前面已经说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用虚拟经济的利润来补实体经济的亏损,现在虚拟经济这个血库断了流,制造产业就面临着生存危机,他们 的技术、设备和品牌就更容易被收购。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技术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如果此时能把外汇储备和通过出口顺差与海外发债等获得的外汇收入,用于大规模收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和品牌等,就可以使中国在这场危机后登上一个工业化的新台阶。
谨慎实施经济刺激计划
最近有许多媒体朋友问我,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否与1998年相似,因为当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的财政投资连同相关银行贷款共有3.2万亿,而目前是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再次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首次提出的支出规模是4万亿。我认为,这个比较只有形式上的相似,这两次中国政府启动经济最为不同的背景特点是,在1998年时,不论内需还是外需都是酝酿着巨大的扩张动力,在国内,1999年开始出现了汽车和住宅的需求上升势头,到2003年就引出了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从国际看,进入新世纪后则是新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高峰,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内需特别是外需都在不断走低,美国经济可能会走出大L型,中国则是本轮投资周期已经到了尾声,2008年前10个月的新上项目投资仅增长了32%,如果扣掉价格指数,已经决定了2009年的实际投资是负增长了。
但是我仍必须重点说明,中国经济没有抗不过去的大问题,因为我们是生产过剩,不是金融产品过剩,而且可以说所有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仅仅是怎样把国际需求转变成国内需求,而美、英等国面临的问题则是怎样把国际供给转变成国内供给,如果他们的金融商品卖不出去,他们就买不回物质产品,他们的这个矛盾必须通过国际层面来解决。而我们只需要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国内刺激计划就可以创造出需求。
但是仍必须谨慎安排好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一个是4万亿元的需求增长总量够不够,一个是结构是否合理。
从总量看我认为,4万亿元是不够的。2008年的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到16万亿元以上,但到10月末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已下降到3%,从目前的经济运行趋势看,至少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还是下滑趋势,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压抑市场化主体的新项目投资,并且会导致一批已上项目缓建,再考虑2009年的投资价格指数仍可能高达6%以上,所以2009年的实际投资可能就有10%的负增长,大约会减少1~1.5万亿元的投资额,而4万亿元是分两年,并且至少有一半不是安排到投资上面。所以政府的新增投资可能还不够补市场下降部分,要想拉动投资的新增长就必须再增加。
还必须看到,如果2009年出口能增长10%,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保“8”,但2009年肯定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开始大规模向实体经济传导的一年,出口增长率很可能是“0”,甚至是显著负增长,4万亿元就更不够了,所以10万亿元、每年5万亿元的方案应该是更理想的方案。由此而言,宏观调控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仍然偏于乐观。
美国目前的基本利率已经降到0.75,再降就是0了,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则不可能从世界资本市场筹集到足量的资金,最后就会被逼到只能增发美元的路子上去,最终导致美元的信誉崩溃,二战后已经延续了60多年的美元霸权也就走到尽头了。
从世界范围看,挽救美元和美元资产不崩溃也有一条路子,就是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多发货币来推升美元汇率,但可能性很小,至少欧洲央行不会施援手,因为老欧洲是想趁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机会把美元从货币霸权的地位上拉下来,他们已经有了许多这样的言论。欧元区国家由于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为了保货币稳定又严格限定了政府的负债规模,所以面对日益扩大的贸易赤字就只能用出售政府资产的办法来救急,这当然不能持久,因此老欧洲诸国,必然会有以欧元取代美元地位的打算,所以在次债危机爆发后老欧洲一定是隔岸观火,乐见国际资本从美国大规模流向欧洲,美欧围绕着货币霸权的争夺与冲突肯定会愈演愈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老欧洲中会是法国冲在要把美元拉下马的最前面。以及为什么英国这个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这次会和老欧洲站在了一起。
还有一种天真的看法认为,这次次债危机所形成教训已经足以深刻,发达国家会痛定思痛,重返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以及重建传统的金融秩序,这些人没有看到,在新全球化时代美国和所有发达国家已经不可能退回到过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比较优势,此外他们在尝到了用纸就可以换取物质财富的甜头后怎么会愿意放弃这个好处,这就是资本贪婪的本性。
我们也已经看到,当美元与欧元的比率下跌到16:1的时候就爆发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以及俄罗斯舰队与北约舰队在黑海的对峙,恰在爆发这场冲突的前一个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刚刚拜访过格鲁吉亚,而在这场冲突之后欧元对美元已下跌了20%。
有人会说美元最近不是很强吗?但是必须看到,美元的走强与美国资产的走弱是同时并行的,而以往都是美元强就是美元资产强。这个反差说明美元的强是回光反照,美元走强仅仅反映了全球金融资产是以美元为主体这个现实,目前美元资产要破,金融机构必须从全球调集美元来进行清算,而美国股市正在玩过山车,道指在一周内就会出现千点上下的振幅,道指在2008年11月19日已首次跌破8000点,20日又跌到7552点,而调入美国的美元主要都是在进行短线投资,没人敢进行长线操作,例如最近两个月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已下降的0.75,甚至一度变成负值,就是大量资本涌入短期国债市场,把1~2年期国债价格炒得太高了。所以美元的强势能维持多久就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为清算而调集美元资金的过程会持续多久,这个又取决于美国的次债危机会持续多久,我看到2009年上半年就可能到顶。另一个是看美国的股市和债市还能挺多久,如果实在没有投资价值金融资本就会大规模撤出美国。由于美国上市公司的主体仍是制造商与流通商,随着美国实体经济在今后的加剧衰退,支持股价的企业利润也将急剧萎缩,所以美股后市还是大幅下跌的前景,我看如果道指跌破了5000点至1995年美国股市暴涨前的起点水平,美国的股市就可能没救了,这既可能是美元崩溃的转折点,也是引发战争的契机。
可能有人会说奥巴马是个保守型的新领导,奥巴马上台美国就不会打仗。这还是没有看透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保卫美元的霸权,从而可以使美国的金融资本攫取全球的实物剩余产品,这是美国资本的诉求。
但是如果在美欧之间爆发军事冲突。对东亚来说还是安全的,我以前有一个判断,就是美国的国际政策是“扰乱欧洲、稳定亚洲”,这是因为货币霸权最终得兑现成物质产品,而世界物质产品最大的顺差产生地是在亚洲,这对美欧来说都是如此,所以美欧都要拉拢东亚特别是世界的顺差冠军中国。
次债危机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次债危机的爆发对中国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也酝酿着对中国的许多新的巨大机会。
首先,中国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估计至少有1.4万亿美元是美元资产,如果加上民间持有的美元金融资产,中国所拥有的美元资产规模应在2万亿美元左右,而若这些美元资产在次债风爆中要贬损一半就是1万亿美元,已相当于中国3年的新增GDP,这是一笔巨大的国民财富损失,中国想不认也不行。但有失就要有得,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中国收回台湾主权的主要障碍,中国应要求美国在台湾和平回归祖国的过程中不要继续作梗,如果能用1万亿美元买得台湾和平回归,这个钱花得就值,况且在未来的美欧冲突中美国也要争取中国的支持,此时的国际环境,正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机会。
其次,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迟早要登上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而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首先要成为亚洲大国。次债危机的爆发会极大地削弱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至少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使他们的主要精力都会消耗在搞定自己家门里的事情以及美欧之间的事情,因此是中国开始走向亚洲的好时机。中国应把自己的过剩产能向亚洲地区释放。在东亚地区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制造产业链。以资本输出带动产品输出,也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外需不足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三,在次债危机的深化中,中国有扩大利用外资的绝好条件。前一段大家都在议论,为什么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已经有万亿美元之多却找不到踪影,尤其是在中国的股市和地产中难觅其踪,这不符合热钱的特点。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这些热钱不是以往的热钱,而是部分从美国资本市场中流出的正常资本,如保险基金、共同基金等。由于美国的资本市场发生崩溃导致资本需要寻找新的避风港。就转向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好的发展中国家。自去年以来大宗商品期货出现暴涨行情后,已经可以见到传统的资本市场投资基金以3~10的比例投向商品期货市场的大量报道,而流入中国是违规进入,当然不会被公开。但是这些国际资本在本国市场上就一向秉承保守原则,违规进入中国银行体系后以普通的存款方式存在,就能通过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货币利息差赚到10%收益,就不会再冒更大风险违规进入中国的地产和股市。7月份以来,随着美元再次走强,亚洲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等国的国际资本出现向美国回流趋势,而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仅仅是放慢了脚步却未发生明显撤离的情况,说明了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本来说,仍是最理想的避险之地。如前所述,当使用美元清算美国金融资产的过程告一段落,以及已可明显看出美国的金融市场已没有投资价值,国际资本就会再次大规模从美国流出,所以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就会再次出现高潮。
第四,现在是购买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设备与品牌的好时机。前面已经说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用虚拟经济的利润来补实体经济的亏损,现在虚拟经济这个血库断了流,制造产业就面临着生存危机,他们 的技术、设备和品牌就更容易被收购。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技术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如果此时能把外汇储备和通过出口顺差与海外发债等获得的外汇收入,用于大规模收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和品牌等,就可以使中国在这场危机后登上一个工业化的新台阶。
谨慎实施经济刺激计划
最近有许多媒体朋友问我,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否与1998年相似,因为当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的财政投资连同相关银行贷款共有3.2万亿,而目前是在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再次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首次提出的支出规模是4万亿。我认为,这个比较只有形式上的相似,这两次中国政府启动经济最为不同的背景特点是,在1998年时,不论内需还是外需都是酝酿着巨大的扩张动力,在国内,1999年开始出现了汽车和住宅的需求上升势头,到2003年就引出了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从国际看,进入新世纪后则是新全球化浪潮的一个高峰,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内需特别是外需都在不断走低,美国经济可能会走出大L型,中国则是本轮投资周期已经到了尾声,2008年前10个月的新上项目投资仅增长了32%,如果扣掉价格指数,已经决定了2009年的实际投资是负增长了。
但是我仍必须重点说明,中国经济没有抗不过去的大问题,因为我们是生产过剩,不是金融产品过剩,而且可以说所有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都没有大问题,因为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仅仅是怎样把国际需求转变成国内需求,而美、英等国面临的问题则是怎样把国际供给转变成国内供给,如果他们的金融商品卖不出去,他们就买不回物质产品,他们的这个矛盾必须通过国际层面来解决。而我们只需要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国内刺激计划就可以创造出需求。
但是仍必须谨慎安排好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一个是4万亿元的需求增长总量够不够,一个是结构是否合理。
从总量看我认为,4万亿元是不够的。2008年的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到16万亿元以上,但到10月末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已下降到3%,从目前的经济运行趋势看,至少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还是下滑趋势,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压抑市场化主体的新项目投资,并且会导致一批已上项目缓建,再考虑2009年的投资价格指数仍可能高达6%以上,所以2009年的实际投资可能就有10%的负增长,大约会减少1~1.5万亿元的投资额,而4万亿元是分两年,并且至少有一半不是安排到投资上面。所以政府的新增投资可能还不够补市场下降部分,要想拉动投资的新增长就必须再增加。
还必须看到,如果2009年出口能增长10%,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保“8”,但2009年肯定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开始大规模向实体经济传导的一年,出口增长率很可能是“0”,甚至是显著负增长,4万亿元就更不够了,所以10万亿元、每年5万亿元的方案应该是更理想的方案。由此而言,宏观调控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仍然偏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