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全国饲料生产形势

来源 :中国畜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产情况据样本企业数据测算,2021年6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508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增长19.5%。从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026万吨,环比下降6.9%,同比增长53.5%;蛋禽饲料产量256万吨,环比下降4.2%,同比下降8.4%;肉禽饲料产量807万吨,环比下降2.2%,同比增长3.3%;水产饲料产量277万吨,环比增长17.9%,同比增长18.9%;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11万吨,环比下降6.4%,同比增长11.4%。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要素可参与分配的价值红利加快释放,数据交易市场将是实现数据定价和数据确权的新实践,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将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
《针闻书》是成书于16世纪的日本医书,以丰富的图像和“腹虫”病因论为特色。在分析、呈现《针闻书》的成书背景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其“腹虫”致病的图像特点、观念以及相应治疗方法,指出该书对病因的理解和想象与中国医学的差异及原因,提出其针灸理论具有“缺失经脉”“脏腑为纲”“重视补泻”三方面特点,讨论与中医针灸理论的承袭关系,并初步推断书中所隐含的多元文化影响因素。
融媒体是媒体宣传的新理念,集多种媒体的优势于一体,基于媒体互补进行全面整合,集中多种资源融合发展,现已成为媒体行业转型的必经之路。报业发展中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将融媒体建设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报业选择合适的人才,而且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报业转型发展都具有深刻意义。如何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媒体现已成为报业发展关注的焦点。文章以融媒体建设为切入点,结合报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媒体建设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跨文化传播,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者群体实现互相交流的行为。更为全面的解释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其三个因素是 :认知要素、言语语言与非言语语言,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 :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现代陶瓷不仅是为了实现基本功能,更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为什么现代陶瓷设计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和美学,它的内涵是什么改进了。继续本文从日用陶瓷设计中整体造型的控制、线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线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美感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传递和装饰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探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的造型元素,希望能给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幼儿时期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等待着幼儿教师的临摹与描绘。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该阶段是培养幼儿优秀品质与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养成的良好品质与习惯将会使幼儿受益终生,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幼儿因年龄较小,他们对于“劳动”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很多幼儿并不明白劳动是什么,想要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师就要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劳动,并将劳动教育融合与日常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
《左传·昭公元年》的“风淫末疾”“女,阳物而晦时”两语,历代论者多有歧解。杜预以“末疾”为四肢缓急之病,而贾逵则认为系“首疾”。今人普遍信从杜说,实际其说不及贾说恰切。古人惯以“末”为首,“风淫末疾”当谓风气过盛导致头眩之疾。对“女,阳物”之说,杜预认为因女子系男子附属物,故谓之“阳物”,宋元学者则据《周易》解释此语,皆不确。清代黄生、俞正燮、罗汝怀等人从文理、训诂等方面阐明“女”乃“近女”之略语,“物”当训“事”,“女,阳物而晦时”谓男女交接乃动用阳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励措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例如:员工表彰、薪资奖励、职位提升等。其中,升职加薪成为企业员工激励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然而这样一种传统手段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过于单调,同时也会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力求突破这种传统激励模式,从多个角度、全方面实施激励,以实时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旅游大数据在中国的现状、问题及未来为切入点,从其发展历程、市场主体与建设模式、构成、产品与服务形态4个方面剖析了旅游大数据的产业格局形成过程;分析了顶层规划缺失、运营模式不清、学界业界互动不够、政企数据共享困难、人才培养缺位五大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展望了旅游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首次从产业发展视角对旅游大数据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模式建议。
以祁连山南坡4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实验室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0~20 cm)和深层(20~50 cm)土壤TC(全碳)、TN(全氮)含量及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使用通径分析方法揭示环境因子对土壤TC、TN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直接作用效应:土壤碳氮相互作用显著,pH对土壤碳氮含量直接作用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