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深处的邵定春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从伐木工变为护林员,他放下油锯和斧头,开始保护起绿水青山……
  20年间,林场的一草一木,神农架的青山绿水,见证了他在此挥洒的汗水和初心不改……
  20年间,从普通护林员,到省优秀共产党员,再到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组建劳模工作室,荣誉加身,邵定春还是“过的就”(一如既往)……
  飞越半个湖北,来到湖北最西端的神农架,我们在大山深处的林区林业管理局红坪林场铁厂河管理所,见到了邵定春。
  20年,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
  为了保护生态,2000年3月,神农架林区在全省率先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也是在那一年,面对着光秃秃的山岗,邵定春放下了锯子和斧头,开始了他的护林生涯。
  “房屋全黑,被柴火烧的,四处漏风与老鼠共居一室。”回忆起20年前租住村民房屋开展工作的情景,邵定春感慨万千。2000年4月,他接受组织安排,正式作为一名护林人,来到红坪林场担任铁厂河管理所所长兼支部书记。
  “刚来时就我一个人。”邵定春花了5个月时间,硬生生地把95000亩管辖区内的山场给“啃”了一遍,不论山地峡谷,他一处也没漏下。等到了9月份,组织派来了几位护林员,管理所的工作终于走上正轨。
  邵定春的工作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管理所,“除了大雨大雪等极端天气(会休息)外,他把所当成了家”。
  2003年,管理所队员们终于结束了租房的日子。在林区管理局的统筹安排下,林场选址筹措资金设所建站,统一建设了标准管护用房,改善了工作生活条件。湘江河护林站站长、护林员徐卫平也是那个时候加入到管理所队伍中来的。1991年就已经在林业系统工作的徐卫平也是一位老林业人了。
  “天刚刚麻麻亮就必须起来,带着我们穿越无人区、巡远山都是家常便饭。”徐卫平笑着说起当时的场景。这笑容的背后,是护林工作不为人知的危险。管理所新上任的所长王成还记得自己刚刚开始护林时,就有女同志不慎摔入山崖,跌成重伤。“没有防护,走的路线又多半在没有防护的陡坡边,大小事故其实很多。”
  那时,林场刚刚结束“木材经济”,队员们工资低,一个月只有一两百块。邵定春凡事都带头干,给所里8个员工安排工作的时候,最繁琐、最困难的路线都是他带头顶在最前面。
  辛苦的背后,是对乱砍乱伐的有力震慑。“2003年的时候,偷偷砍树的现象还比较多。我们在巡护中给予重点关注。记得有一天巡护的时候听到锯子的声音,我们顺着砍伐的踪迹逮住了对方,扭送给公安机关。”
  2013年,管理所迎来了大改造,“用上了水砖(钢筋水泥),比过去好多了”。2014年,又进行了一室一厅改造,管理所加装了热水器、空调,通了网线,配备了生活设施设备,环境更好了。
  2017年10月,时任东沟管理所大沟站的站长王成被调到所里。面对当时已是神农架林业系统的“传奇”邵定春,他十分敬佩。所里的年轻护林员向铭也深有同感:“那边的绿化,土都是我们一点点挑上来垒好的;绿植都是我们一颗颗种下的;蜂箱里的蜜蜂也是邵所长带着我们一起养的”。
  20年,把带头担当刻进了骨子里
  “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水更急。”这是徐卫平对邵定春的评价。当年,人过中年的邵定春接过护林任务,成为铁厂河管理所所长、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年。
  谈到这位老所长的退休,硬汉徐卫平眼睛红了。“8月初,邵所长接到林区电话,说他可以退休了,要他办手续。”徐卫平正准备恭喜他,只听邵定春回复道:“抚育工作还没搞完,大家也信任我让我领头,那我一定把手头这个工作搞好再走。”此时,林场正集合多个管理所的力量,开展森林抚育工作,邵定春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工作队长。他放不下这项工作和大家的信任,决定干完再退休。
  “大型联合攻坚活动里,大家都服他。” 20年的所长生涯,邵定春总会把包含陡坡、尖锐山岩的部分安排给自己,把带头担当写在了骨子里。论所站情况,铁厂河所面积最大、战线最长、情况最复杂;论个人管护面积,他的片区位置最偏远、管护面积最大、居住的“插花户(住在国有林场中,耕种的土地和所拥有的林子被林场包围的农户)”最多,邵定春没有丝毫埋怨。走完一条管护线路,他往往是天不亮就出门,黑透了才下山,饿了只能吃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赶不回来就在农家借宿。一年300天以上都在野外巡护,每年步行约6000余公里,一年要走坏起码6双鞋,双脚成了“量天尺”,脑子也成了“活地图”。
  “活地图”不是一天养成的。“我也曾经迷过路。”邵定春回忆道,当时在管理所下辖的三角架这个地方,有一处位置还探的不是特别清楚。“吃这口饭就必须把每一处都搞到位,不巧的是一到那里就起了雾,又下起雨,手上也不像现在有可以定位的工具,心里着实有点慌。不得已,我参照老经验,爬到树上望起了山势,终于心里有了点数。”这次经历让邵定春也印象深刻。
  作为管理所所长,邵定春把护林任务装在心里,落在脚下;作为支部书记,他更是把党员带头践行到了巡山护林中。他首创将党小组建在巡护线路上,把“主题党日”活动搬到了森林抚育现场,坚持党建全过程管理,让党员干部職工在学中干、干中学,既锻炼了林业人艰苦奋斗的意志,又规范落实了“规定 特色”。邵定春还带头组建了党员“远山巡护队”,由党员带头,开展远山巡护。他们一出发就是几天,背着帐篷,带着书本,住在山上、学在山上,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很多普通职工自觉加入了巡护队,解决了远山巡护的难题。
  虽然即将退休,邵定春依然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走在队伍的第一位。“我没觉得有多么苦,已经很满足了。”他带着笑容说道。几年前,林场领导考虑到他年纪较大,又长期工作在深山一线,准备将他调到相对较轻松的防火检查站工作。邵定春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找到领导沟通,认为还有同志比他更困难,更需要组织照顾,坚持把这一机会让给他人。
  邵定春也有遗憾,“挺对不起父母、老婆和孩子”。忙于工作的他,很少顾上家里的情况。“一年到头很难见上几面,不生病都能很难看到父亲回来。”提起邵定春,他的儿子、目前同样在神农架林业系统工作的邵荣虎也是又爱又“恨”。在回来前,邵荣虎已经在武汉一个工厂当上了副班长,要负责管理三四十人,厂里的领导也对他也非常器重。“但最后还是决定回来,通过考试后我被安排到六峡水护林站做护林员。”当时,六峡水护林站是红花果林场的一个偏僻小站,连邵荣虎在内也只有3个人。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枯燥,让他也产生了动摇,“但别人一听我是邵定春的儿子,都会很尊敬,我也不能丢脸”。   20年,最舍不得他的,还是村民
  说起邵定春,附近温水村村民周宗宪满满的不舍。“我们可是有20年的交情了,天天上山,除了下暴雨暴雪就没见他休息回过家。”说起邵定春的敬业精神,周宗宪满是佩服。
  “原来,很多村民还是老观念,乱砍乱伐的情况不时发生。山上这里黄、那里秃,和现在的绿水青山完全不能比,我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为了尽快扭转这种风气,邵定春加强了巡护强度,基本上天天都带着护林队在山里转悠。那时,他就养成了巡护走在队伍第一位的习惯,而这个第一的位置,一走就是20年,从没变过。
  “还记得那是2008年大雪封山前最后一次巡护,山路太窄,又有着积雪,一不小心我就往山下滑去。”回忆起山间的陡坡,徐卫平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走在前面的邵所长回头一把兜住了我,让我没有彻底滑下去。”
  护林员向铭刚来所里时,按照“老传统”,57岁的邵定春就带着他把所里负责的巡护路线给走了一遍。“当时最远的一趟是走青龙坡路线,早上天刚亮就出发,到走完已经是下午3点了,我都想哭了。”而支撑向铭继续走下去的,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邵定春的背影。
  而神农架山大人稀,要防护的范围巨大,一个管理所光靠几个、十几个护林员的奉献显然不够。只有发动好山里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保护好神农架的山山水水。而联系好群众、服务好群众、引导好群众,邵定春靠的是就是始终如一,待人诚恳。不论是所长、优秀共产党员,还是劳模,荣誉加身并没有改变这个大山里的汉子。
  如今,也有大大小小的媒体前来所里采访过他,“但老邵从没有端过架子”。透过周宗宪的朴素话语,我们能感受到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除了入户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邵定春还不忘和大家分享致富的经验。2003年,邵定春决定带领管理所同志发展林下产业——养蜂。在向当地农户学习,并实地考察养蜂的情况后,邵定春琢磨良久,带头养起了中华小蜜蜂。数年的摸索后,邵定春积累了充足的养蜂经验。随着2007年,国家出台政策大力鼓励发展养蜂产业,邵定春也敞开大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如今,到了收蜂蜜的时节还有不少村民邀请邵定春到家里指导帮助他们割蜂蜜。
  “每到春节,邵所长他人也很俏,不提前预约根本见不到。”向铭笑着和我们介绍。原来,2008年邵定春自学了多项年俗手艺。每到春节,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就会上门帮忙。
  靠着一点一滴的努力,邵定春与群众打成一片,换来了群众真心相待。2002年,林场与村民第一次签订了护林防火等协议。爱琢磨工作的邵定春发现,签协议解决了责任问题,但村民们对防火知识还是了解不多。第二年之后每年进入重点防火时间段前,他还会组织管理所范围内的村民进行训练,讲解防火知识和相关政策,演示如何操作各种护林防火器械。渐渐地,一张村民积极参与的防护网树了起来。如今,管理所还与扶贫户签订了协议,在重点防火期作为队员参与护林防火工作。
  “村民对我都很好,有机会我还会常回来所里看看的,退休不退党,我还是党员,要继续发光发热!”老邵爽朗的笑声一直回荡在山谷间。遠处湛蓝的天空、耀眼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林海壮美如画,我们知道,有着那么一群人,在为我们守护这一片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绿色奇迹”。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沙洋县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以创新监督方式为抓手,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支撑,抓住干部监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五分模式”,促进干部谨慎用权、规范用权,有力预防腐败行为发生。沙洋县的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被定为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唯一县级联系点,中纪委常委张纪南同志对该县经验作出重要批示。  分岗清权,排查风险。着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执纪执法、政府采购、“三险一金
他们,是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子弟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在防汛抗洪前线,在祖国的边防线……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他们闻令而
2月底,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見》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  什么是“低级红”“高级黑”?  所谓“低级红”,就是把党的信念和政治主张简单化、庸俗化,一些行为甚至违反常理的,不少情况下其实是一种“黑”。“高级
时钟悄然指向2015年,岁月的起承转合之间,心中难免翻腾回忆与梦想。  过去的2014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深化改革、依法治国、高压反腐、群众路线……构成了大变革时代的新常态,这将深远影响今后若干年。  这一年,湖北省委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坚持讲政治
抓住“因地制宜”法宝  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朱铺村,以村办党史教育馆为主要学习阵地,以党建为乡村振兴核心驱动力,以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村级产业群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方针,充分整合城乡优势资源,加强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训,积极引进回乡能人创业,筑巢引凤吸引农业品牌入驻,党群合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了类型多样、模式互补、和谐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朱铺村也因产业发展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为充分发挥市级8大行业党委和各级各类行业党组织、集聚区党组织作用,推进“两新”组织复工复产复市,武汉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党建引领 稳企赋能”专项行动。  组织赋能  1  行业主管部门要拿出务实管用措施,有序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复工复产。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两新”组织集聚区党组织和各类行业性党组织要及时了解“两新”组织党员人才职工的困难和需求。“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
竹溪县全面把脉问诊党建“疑难杂症”,建党建“问题库”,通过数据比对,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问题来源分四类:即各级组织部门基层党建工作暗访发现反馈的问题;全縣9个基层党建督导组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的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年终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中自查暴露出的工作“短板”;组工干部日常工作调研搜集的问题等。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压实领导责任,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即可“销号”,并将“问题”整改落
稳中求进是今年组织工作的总基调。做好今年的组织工作,应提前谋划、全面部署、大力推进,狠抓短处、细处、要处,确保基层党建“整县推进、整乡提升”目标顺利实现。  从短处入手,提升高度。现行基层党建工作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县市层面,基層党建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党建责任压得还不够实。有些单位“一把手”对党建工作不上心,党建应知应会的“不知不会”,本单位的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也不清楚
7月1日,武汉市气象台台长刘火胜签发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排練气象服务专题信息,在自备的“党员先锋队测天”笔记本上庄重地记下了一笔。  这是武汉市气象局全力服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展军运气象服务品牌化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世界军人运动会催生的气象服务品牌之一“党员先锋队测天”已在武汉三镇小有名气。  今年3月,武汉市气象局机关党委研究成立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气象服务党员先锋队。先锋
今天的党课,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党群科支部应当如何践行初心使命、担当作为促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基础在基层,重点在支部。我认为支部工作有“五要”:政治站位要高、工作作风要实、工作能力要强、服务意识要优、纪律要求要严。  党群科的职能职责是从事政治工作、执行政治任务。讲政治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一切工作皆有政治”的理念,要把講政治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带头树牢政治意识,在带头展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