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都市空间中的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gyuzhucend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是城市观指导下进行建筑创作的重要体现。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系列复杂的都市空间问题也相应被激发,尤其体现在都市空间联系断裂、城市公共空间丧失以及历史遗存面临危机等几个层面上。本研究力图从整合交通体系、织补城市断链、补充公共空间及保护历史遗存四个方面,探讨在应对不同都市空间问题与矛盾时,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都市空间问题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1.复杂的都市空间问题愈演愈烈
  近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有限的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的膨胀加重了城市的集聚效应,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从城市的构成要素来看,则体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1](P53)。多样化交通方式的不断涌现、新建筑类型的层出不穷以及城市空间环境的改变,一方面使城市面貌与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也导致复杂的都市空间问题愈演愈烈。
  1.1都市空间联系的断裂
  步行作为一种最原始的交通模式,曾将城市中的公共活动场所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不受机动交通干扰的传统城市中,街道空间尺度宜人,承担着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上演着多样化的城市公共活动。随着现代都市规模扩张,以汽车为主导的机动交通正不断将步行空间吞噬,在改变传统亲切的城市肌理的同时,也颠覆了既有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此外,由于土地使用权、投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多元化与缺乏控制的开发模式也加剧了城市空间的“碎片化”趋势。如此一来,失落的公共空间不断产生,“它们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2](P3)。
  1.2城市公共空间的丧失
  简·雅各布斯把人的活动描述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3],良好的公共空间不但能满足使用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促使空间中更多活力的产生,增强公众的场所归属感。然而,这样的城市活力正伴随着公共空间的丧失而逐渐消退。首先,现代交通的入侵打破了原有街道生活的氛围,大尺度街道和停车场成为城市环境中盛行的开敞空间类型;其次,城市对高容量空间的需求导致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高层孤岛”现象阻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线及步行可达性,使得城市空间中单一的街道—建筑二级模式愈发凸显;其三,政府通常为体现政绩而塑造其城市景观环境,大量空泛的装饰性绿化背后,可被市民利用的小型绿地、活动空间及活动设施却严重不足,公共空间消极且匮乏。
  2.“建筑空间城市化”概念解析及研究意义
  建筑与都市空间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若片面强调它们之间的层次划分和孤立研究而非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必然导致各种城市构成要素的分离,使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环境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1](P54)。面对当下都市空间面临的问题,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也应从单纯的形式、风格设计转向为参与城市设计的过程。
  本文研究的“建筑空间城市化”强调创造一种特殊的建筑空间——从构成上讲它是主体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属于建筑设计的范畴;同时它又具备城市公共空间属性,对城市公众开放,容纳提供多种行为活动的可能性,并作为城市整体空间体系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城市形象并解決城市问题。
  3.“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策略与方法
  3.1 整合交通体系
  在协调和解决不断加剧的机动交通矛盾问题上,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一是作为新式交通枢纽防止交通堵塞和污染,二是保留并改善城市交通系统,尤其强化步行交通。
   (1)新式交通枢纽以交通和人流集散功能为主,是城市建筑利用三维空间“多基面”形式的典型代表;大量人流结合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为城市区域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如日本东京多摩广场站,作为城市的中央交通枢纽,其下方是主要车道、公交路线和火车站,而丰富的户外空间与多功能商业中心则在二层交替出现,于建筑内部形成一系列露天广场和人行通道,连接人与场所,鼓励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
   (2)城市中的交通道路作为城市的肌理,承载着城市的文脉以及市民的使用习惯,如何在新建筑设计中尊重保留城市道路并同时优化交通系统,是一个值得关注且有趣的话题。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扩建方案就此给出了一种回答——该扩建部分包含创意工作室、餐厅和商店等功能,连续的螺旋形在被保留的公共街道上空形成一道拱门,满足车辆的正常穿过,同时其屋顶作为花园开放给市民作散步休闲使用,并引导参观人流进入建筑内部。
  3.2 织补城市断链
  城市形态和肌理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在现代都市机动交通和无控制开发模式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变得松散、不连续。本文研究的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对城市断链的织补,主要体现在加强城市空间连续性、建筑与城市空间联系性、建筑单体空间及功能之间联系性三个层面上。
   (1)加强城市空间连续性。当城市各街区之间联系因为机动交通干道的划分而变得支离破碎时,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通过将缺乏整体感、形式感与场所感的城市空间进行有机重组,加强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库哈斯的IIT 依利诺伊理工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处在高架铁路将校园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后所形成的“无人区”,在研究了所有可能的人行轨迹之后,库哈斯用路径将活动中心切割为一个由街坊、巷道、广场构成的“交通枢纽”,将之融入整体环境以缝合断裂的校园空间。
  (2)加强建筑与城市空间联系性。公共性建筑空间打破建筑与城市空间之间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僵持状态,通过视线交流和步行可达,以一种“触媒”的形式激发城市与建筑在空间层面上的联系与渗透,实现活力的流通。在都市实践的深圳大芬美术馆,我们也看到设计师意图将周边社区中的三条不同标高的“街道”向美术馆延伸、贯通,使美术馆与周边社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居民的自由通达与活力聚集。
   (3)加强建筑单体空间及功能之间联系性。区域内建筑单体各自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城市中不同时期的新旧建筑,它们虽能不依赖其余空间而被独立使用,却由于过度分离而弱化了城市的连续性,对此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往往以共享空间的模式联系二者。纽约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检票大厅是一个球面围合的独立中庭,它作为一个后来加建的功能性新建筑,不仅将发利大厦与历史火车站连接起来,形成火车站的新入口和检票大厅,还将时代广场与最近改造的西切尔西区通过商业通廊联系了起来。
  3.3补充公共空间
  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补充,包括应对高密度发展趋势、减缓高层孤岛现象、加强城市生态景观、激发城市多样性活动等。
   (1)面对城市高密度开发下公共空间越来越少的现状,建筑设计往往采取底层架空、屋面异化等处理手法,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尽大可能为城市争取公共活动场所。严迅奇设计的香港大学中心图书馆及周边教学楼在高密度空间围合下,顺应地形向上向下全局铺开布置体量,形成多种架空庭院与观望活动平台,创造了在平地上无法企及的丰富且不断变化的空间体验。
   (2)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构成和质量,建筑底部的城市化设计不但能加强建筑与街道的联系,还能弱化大尺度规划间距退让带来的“高层孤岛”现象,还原街道的场所本质。诺曼·福斯特的香港汇丰银行通过底层架空处理,连接前后两条道路和楼前广场的城市公共空间,保证了城市公共空间基面的视线和步行可达性。
   (3)建筑空间的城市化设计不但通过视觉途径实现对城市生态资源的利用,更以引导人群聚集活动等知觉途径提升环境的价值。Snohetta设计的挪威国家歌剧院荣获了2009年度欧洲建筑密斯·凡·德·罗奖,该建筑在满足严格剧院功能的同时,在面向首都奥斯陆及奥斯陆峡湾景色一面,通过斜坡屋顶为市民提供了极佳的活动及观景平台,使传统意义上高贵冷漠的剧院建筑以另一种开放姿态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去。
   (4)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还能创造出全新的城市活力场所。 如瑞典马尔摩大学中心设计,面向水面的大跨度出挑屋顶覆盖着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底界面是面向水面缓缓升起的活动坡地,白天这里是建筑的入口空间及城市活动场所,晚上在屋顶出挑端部悬挂白色幕布,此地即转化为电影放映厅;当侧面帆布墙在严寒的冬季被拉起,广场则转变成为一个具有城市尺度的“房间”,阻挡了寒风和恶劣天气。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各构成要素间无序的组合和混乱的拼凑,“不但降低了整个城市的运作效率,也造成了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环境整体性和特色的丧失”[1](P53)。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坚持空间开放性为重要原则,通过可达性、多样性、功能復合性、边界模糊性等特征,实现城市空间的整合,成为促进当代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当然,面对当下城市发展,传统的城市各研究学科分离模式已不再适用,解决当下的城市问题不仅需要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建筑城市一体化”设计意识,还需要景观建筑师、政府、开发商和业主等多部门的协力配合。
  
  [参考文献]
  [1]王一. 从城市要素到城市设计要素[J]. 新建筑,2005(03):P53~54
  [2](美)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 朱子瑜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P3
  [3](加)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金衡山译. 译林出版社,2006
  [4]卢济威等. 城市密集区开发中的历史保护方式探索[J]. 现代城市研究,2007(08):P42
  [5]卢济威. 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 建筑学报,2004(01)
  [6]董贺轩等. 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09(01):P32
  [7](美)柯林·罗. 拼贴城市[M]. 童明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张为平. 隐形逻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P3
  [9](荷)赫曼·赫茨伯格. 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M]. 刘大馨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P73
其他文献
摘要:高层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学科最基本的知识架构,我们需要对高层建筑展开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而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在住宅和商业办公建筑结构中,以此为基础,为了实现此类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优化,提高结构设计的科学性、经济学、本文通过某项目实例,对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果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结构;实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暖通工程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建筑室内温度、湿度的主要工程项目。其中暖通空调是暖通工程施工中最常用到的一种设备,其安装技术方法以及安装质量的好坏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建筑暖通工程质量的。本文对暖通空调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暖通空调;安装技术;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暖通空调设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演愈烈。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工程成本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控制好工程造价,这样就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
期刊
摘 要:城市道路设计时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是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城市道路设计角度为出发点,指出了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客观分析,突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山地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背景条件下的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展开研究,并针对山地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旨在能够促进相关实践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山地城市 ;道路设计;问题;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跟进,全国各地均在加强城市建设力度。在建筑工程中,每一项细节都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特别是工程的框架结构,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更是框架结构中的关键环节,每一个操作步骤不规范,都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失败。由于混凝土框架可以结构布局灵活多变、施工速度快、整体浇筑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具有较强的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在实际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框架结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列举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同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建筑企业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问题;原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营销、建设、管理权限分散,职责不清,腐败问题严重  很多建筑企业采用多级管理模式,子公司、孙公司数量繁多,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
期刊
摘要: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点环节,得到了人们广泛关住。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可有效地、合理地使建筑结构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本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抗震设计的改进建议,为今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改进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地震频率越来越高,建筑加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学校的校舍,需要进行充分的加固,确保学生的安全可靠,能够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于校舍的抗震加固工程,需要结合相关的经验数据,制定出完善的体系,采用较低的成本,进行结构的可靠加固,同时它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方面都需要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注意,才能够真正实现可靠质量的实现。  关键词: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质量    中
期刊
摘要:论文主要从几方面论述了旧城复兴中的历史传承问题    关键词:旧城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以资本为主导,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模式,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政府确定改造的项目及范围以及希望预期,然后规划单位按政府的意图制定下该地块的开发框架,政府再与开发商联合组织方案投标,对投标方案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肯定是最符合政府和开发商目的的方案,即以商业目的及政绩工程为
期刊
【摘要】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存在裂縫、渗漏情况,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检测分析,找出地下室开裂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解决了地下室底板开裂及渗漏水问题。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开裂;渗漏;处理。  中图分类号:TV697.3+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地表层广泛分布着冻土层,土层冻结过程中,由于土体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力,使基础及其上部结构产生变形,,而跨年度施工带地下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