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增敏剂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
  
  张女士今年68岁,有15年糖尿病史,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初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前注射优泌林70/30总量达6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同时服用络活喜等降压药物。入院时检查血压为:150/90mmHg,体重指数28.8,空腹血糖为9.0mmo/L,餐后2小时血糖为14.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4%。因该患者较胖,经检查发现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尚可,而血糖控制不佳,因而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如太罗),每日1次,每次1片。1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张女士的血压、血糖都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也减少到50单位,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7%。
  
  解读
  
  从发病机制上说,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理,而且还可引发高血压和血脂代谢的异常。治疗这些伴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单纯考虑降低餐后或空腹血糖,而要从“源头”考虑,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获得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并帮助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代谢异常。
  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是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血糖药物,其降血糖机理在于能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最近完成的一项糖尿病预防研究证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使60%的糖耐量异常者恢复正常,因此,该类药物具有延缓糖尿病发展的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罗格列酮治疗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产生降压作用。同时,人体内的瘦素可能会通过其自身受体及受体后机制来直接影响血压,研究发现,患者经罗格列酮治疗后,瘦素水平显著升高,可通过增加瘦素的含量而实现其降压作用。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只有在胰岛尚有一定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胰岛无分泌胰岛素功能(如1型糖尿病),则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伴随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基础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推荐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作为一线用药。
  还需要特别指出:①改善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来纠正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成为防治胰岛素抵抗人群高血压的有效措施,这种防治宜尽早开始,即在糖尿病前期状态时(如IGT、IFG,甚至血糖正常,但血浆胰岛素已显著升高)进行才有效。②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而非胰岛素抵抗本身引起高血压还提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如不改善胰岛素抵抗,仅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虽然血糖下降了,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这种降糖治疗带来的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使血压升高。在IGT阶段高血压,但糖尿病阶段血压变为正常者,胰岛素治疗可有潜在升压作用,高血压可能再现。故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时,可同时联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避免或减轻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有助于防止血压升高。
  (编辑/钟卉)
其他文献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了对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前景的新观点:“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进入21世纪。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如何进行临床研究?用什
期刊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是共存的。英国对5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20年临床试验观察,结论是严格地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病变,但却不能阻止大血管的病变。所以,迫切需要对糖尿病进行全面综合性防治,严格控制糖尿病的“十高一低”,大幅度地降低其并发症。  1高血糖就像一碗发馊的汤水,流到哪里就会影响哪里。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所有的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侵害。血管易被含高葡萄糖的黏稠血液堵塞,可形成动脉
期刊
糖尿病病友在出游前,一定要事先告诉导游或同行者自己的病情,尤其是合并慢性并发症或高血压、冠心病者,以便及时得到关照。如出现以下意外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希望以下建议能为您的出行带来方便和安全。    高血糖症    如出现口干、口渴、尿多时,应监测血糖,任何时候发现血糖高于16.7mmol/L,应咨询医生(火车站和机场一般都有医务室)或就近求医,按医嘱调整降糖药。高血糖症还可引起机体失水,神志清楚并
期刊
国内首家糖尿病儿童康复乐园开园    2007年1月4日,国内首家糖尿病儿童康复乐园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宣布成立。据专家介绍,目前儿童糖尿病发病数占到了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且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并且患儿及其家庭普遍缺乏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由于家长对糖尿病儿童的饮食、运动、监控、用药、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导致患儿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群体迫切需要
期刊
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沙尘暴肆虐的时期。据有关部门预测,由于去年是暖冬,天气干燥,雪量偏少,今春我国一些地区有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沙尘污染。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的微尘颗粒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和细菌,极易在人群中传播感染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属于特殊人群,由于他们体内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弱,移动和吞噬能力差,一旦感染病原体。很难及时清除,从而使感染症状加重,病情不易控制。那么,在沙尘暴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应该如
期刊
妊娠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    在怀孕过程中,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胎盘可产生越来越多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如人泌乳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它们具有升高血糖、产生酮体、促进代谢紊乱的作用,所以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但另一方面,胎盘又产生更多分解胰岛素的酶,使本身不足的胰岛素更加缺乏,从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酮体等产生明显增多。另外,因为妊娠的原因以及代谢产物的增多,可以造成孕妇本身大血
期刊
解读    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相信每个人都亲身体验过或者旁观过这种现象。用医学术语来描述,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出现不合适的反应,即机体被抗原物质致敏后,再次受到同一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过敏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性。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敏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过敏原可能是食物、风尘、虫螨、花粉、异味、药品等。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制剂,在目前的
期刊
不知道是第几次和衣而睡了,这些日子,赵先生总是感觉身体很疲倦。他患2型糖尿病已近三年,38岁就已是公司主管的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策划工作。他的工作都是又累又细的活,而且“变数”很大,日攻夜战赶出来的工作,常常要面临推倒重来的“命运”。无法准点就餐的生活,加上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频繁波动的血糖,在一年前他终于被迫放弃药物治疗,改用胰岛素。但繁重的工作带给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半夜醒来后,他起
期刊
妙用药物控制餐后高血糖 吴学贵    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一直不达标。部分原因就是应酬多、吃大餐多,导致餐后血糖高,影响了HbAlc的达标。而且,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反之,餐后血糖降得越低,越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餐后
期刊
陈女士今年57岁,患2型糖尿病8年。两年前的一天晚上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急送至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抢救后转危为安。陈女士深感后怕,不明白为何自己得了冠心病却一直没有感觉。原来,这是因为陈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之一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作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一部分与其他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如周围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