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味花园
过去一年间,疫情让园艺设计师Leng和设计师丈夫张清发的MOSSDESIGN STUDIO很多项目都慢了下来,不过恰巧遇到了北京郊区的FUGA FARM天开自然农社的主人李羽晴恰巧出现。Leng爱植物成痴,对花草、树木和蔬菜的种植很有心得。先生喜欢亲近自然,推崇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农场主李羽晴更是仰视自然,他们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农场的改造计划开始了。在这片超过460亩地的土地上实现了一个真正可循环的、不孤立于周边的、既好看又好吃的花园农场。
我们一进到农场就被松树夹道欢迎着,走过大棚、常规田地和果树区,就可以看到Leng设计和最爱的“食材花园”。虽然身处中式农场,Leng却不想再延续一垄只种植一种作物的方式。她希望这里是不规则的——植物之间有高低掩映,不同季节有不同意趣,不同菜叶的颜色不同,人走进不同角落,可以嗅到不同香气……像是一座真正的花园。Leng试着用法国园林对称的方式规划这里,但允许植物们交错着杂居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你或许会错过脚边的芦笋和玉竹,刚伸手摸摸薰衣草沾染浓郁的香气,眼前又会出现一丛枸杞。罗勒、九层塔、牛至是Leng私心喜欢的香草,每次走过它们,Leng都会情不自禁停下来,开始手动拔草。“很解压对不對?来了就会想干活。”Leng说。羽衣甘蓝和各式沙拉菜也是这里的重要成员,Leng带客人在花园里参观时,先生会安静地跟在旁边,偶尔突然递过来一片从地里摘下来的沙拉菜叶,问:“要吃吗?”
杂中有序的种植方式为这片花园带来了奇妙的景观。风和人类劳动中的偶然动作造成一些计划外的故事,一两丛玉米会未经播种出现在这里,已经很成气候的向日葵其实“是它高兴就自己长了一个”。原本被种植在木箱中的沙拉菜会“四处乱跑”,突然有一两棵藏进花丛中。在这里,人也会回到和自然亲密的小时候——看到不知哪里来的蛇莓变红了,你只需要蹲下来,把它塞进嘴巴里就好。在视线远处,Leng特意栽种了大片观赏草,在没有花朵的季节里,高高的细叶芒随风摇曳,增添野性的美。
“食材花园”是农场循环式生活的核心,各个层次的“可持续”在这里交汇。花园旁边130平方米大的活动室既是观赏花园的空间,也是阅读室和简餐厅,田里的食材会在这里成为人们的菜肴。它的屋顶是由Leng的先生清理老农场时特意回收的旧木板搭建的,而剩下的旧木一部分分给了花园一侧的鸡舍,另一部分则被打碎成木屑,铺在花园的地面上,以保持水分。花园四周的石头墙和披萨烤炉也是用从老农场拆下来的石材砌成的,修剪下来的果木枝丫是烤炉的燃料,烧烤后的炉灰会回到土地,覆盖住植物,保护它们不生虫。落果在这里会被做成酵素,喷洒在植物上作为天然的防虫剂和废料。鸡舍里的鸡、鸭、鹅、兔吃园子里除下来的菜和草,它们住所旁边有几个巨大的堆肥箱,枯枝烂叶在里面静静等待分解,而后也会重回它们生长的地方。在这里,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植物的生长仍然以年为单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耐心才会更加熟络。
从2020年11月落成至今,农场给Leng带来很多难忘的体验。在花园耕种时,主人李羽晴招募了很多志愿者。大家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纷纷赶来,埋头苦干,只是为了用脚踩一踩泥土。冬天,农场的大棚做好,Leng把薰衣草挪了进去,已经过了花期的薰衣草竟然在12月又一次开花了。“土地就是这么神奇,她会给你两三倍的回报,你选好种什么,土地会去做自己的工作。”Leng说。
在这里,时间过得很慢,因为植物的生长以“年”为单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耐心才会更加熟络。
自热激活
“以前要么对自己太苛刻,要么就太放纵,我觉得其实都是不在意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的表现。”沈思倩说,“还是要在意自己吃了什么、有没有好好睡觉呀。”在真正关注到“吃”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前,思倩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时她工作节奏快,正餐就是录制间隙的一份盒饭。因缘际会之下,她开始关注“食物”的来源。她慢慢深入一步发现,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不是一张摆拍照片带来的瞬时虚荣,而是一把钥匙,它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选择。
Cyber Plants就是思倩输出自己理念的出口。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用有机蔬果冷压制作的果汁、康普茶和莓果谷物能量碗等健康食物。有趣的是,比起令人完全放松的空间,它们出现的场景更像是一个科技实验室。水泥、玻璃、不锈钢、红砖,工业文明的产物始终伴随在来寻找补给的客人左右,这是思倩与建筑师Yoshihiro Kamiyama有意创造的氛围。正如店名中的Cyber(赛博)总令人想起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与高科技过剩产生的颓败,又和Plants (植物)意喻的生机勃勃对冲。到固定时间,天花板上的喷淋设备会发出“嗤嗤”声响,雾气会从金属管中洒下,为店内的温室植物补充水分。Yoshihiro Kamiyama把这片小型森林搬进室内,安置在Cyber Plants一层最靠南的一侧。事实上,从建筑内部的任何方向,你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光线。整栋建筑也像一株活体植物一样,以三维螺旋的方式向上延伸。到达天台时,远处是城市的摩天大樓景观,眼前是屋顶花园种植的羽衣甘蓝等叶菜,一种奇妙的体验产生了——原始生机在钢筋水泥中被小心留存,并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土壤、自然、植物仍然在为来访者输送能量,供他们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这是大城市的田园时代。
思倩说,从2020年至今,Cyber Plants慢慢找到了对的人群,虽然这里是素食基底,但是思倩希望他们所供应的一切都是一种轻巧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找回和自己的链接,肠胃、身心都舒服起来。这其实也是她个人经历的映照。
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一把钥匙,无论境遇如何,它都能真切地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选择。
甜蜜的辛劳
在自家的“生态植物园”里,睫毛经历着体力上的辛劳,却也享受着收获的乐趣。看着自己种下的植物,从发芽到成长,最后结成能量的果实,被美美地端上餐桌,也是一场精神上的“可持续”洗礼。
睫毛的一天通常从清晨五点开始。她住在北京郊区的乡村,家里有三只大狗,一只小猫。她的家由老厂房改造,房前有水流过,庭院里种满了花、菜和树木。照顾这样一个“生态植物园”其实并不轻松,日常的除草修剪工作,就会先用掉她一天的四个小时。她会分区域开展劳动,但夏天雨后,杂草长得飞快,有时今天才除干净这一区,第二天又有小草长出来了。植物不停生长,与它们相伴的体力活就永无止境。
睫毛每天都很忙,除了照顾家里的生态园子,她还有两家餐厅、一家咖啡店和四家民宿要经营,“一天巡一家店,一周就要过去了”。但说起花园里这些实实在在的操劳,睫毛却显得享受又放松。黎明即起,辛苦劳动,汗流浃背,肚子空空去吃个早饭然后洗个澡,上午居然都还没过完——这好像是植物们送给她的,只属于他们的时间。 过了今年六月,睫毛就搬进这里满七年了。当初拿到这个院子是三个月后的初秋时节,她花了两个月定下了自己想在这里种下的树:海棠、柿子、樱花、杏树、樱桃树是家里的第一批“居民”,它们现在已经很茁壮,藏在院子的各个地方。剩余的种植则随心所至,她说,自己不喜欢做太细致的规划,端看花园给到她什么样的灵感。在这里,观赏类植物和食用植物混合种植,因为对她而言两者没有不同,“菜也是开花的,只是它们可食用而已。”自己开始种植后,睫毛发现正常情况下,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成长再到可以成为叶菜端上餐桌,最少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但世面上的大多数蔬菜都经历过隔天频率的施肥,成长时间被大大压缩,香气也少了许多。相比之下,睫毛小院子的自给自足就更显得珍贵了。“香气”是她提到食材时常用的词,她经营餐厅,对美食充滿热爱,擅长烹饪,甚至对味道有些挑剔,其实,这不过是大自然教给她的基本功,自然给到的养分得以让它们茁壮成美好的食材,作为烹饪者自然得用心对待,用最适合的烹饪方式让食材的优点全然展现。
进入花园走过小径,旁边的植物会扫到你的小腿,有时也要留意高处的树枝。经过这样一段专注跋涉,当走到睫毛的房门前,眼前豁然开朗。这片开敞的草坪便是睫毛的“临时灵感”,原本她想在这里做一片以白绿色系为主的花园,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决定要让这座花园“留白”,让其成为一个极私密又开放的草坪,每当朋友们来此聚会,这片草坪总是他们逗留的地方,草坪上野餐的食材:沙拉菜和香草都来自她不远处的菜园,搭配烤羊排的小土豆的产地则是家里的花房,不久前睫毛刚收获了两大筐。四季更迭,自然却从不吝惜馈赠,初夏樱桃成熟时,睫毛便用樱桃熬了果酱,用做基底调制了几杯“季节限定”的樱桃气泡水,“我觉得,把花园里的食物都吃掉是对它们最好的尊重”,依时而食,其实不过是人对自然的真诚感知,“我小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穿鞋,感知季节都是用脚,光脚跑在地上不冷的时候,就知道夏天快要来了。”她这么告诉我们。
每一天,睫毛怀着对自然万物尊重的心,到园子里劳动,翻土、播种,循环往复,虽然辛苦她却会从这些事情里得到愉悦,因为干活的时候她能够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思考一些平时无法沉下来去思考的事。此刻,草坪四周的蔷薇刚凋谢,盛放之后是大量残花需要修剪。花园里的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一道用心的工序都会让植物变得更好。睫毛说,“想到这里,你就不会只喜欢这里开满花的时候了,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可持续’吧。”
的确,真正的园丁会爱花园里的每个季节。每到三四月,花园里弥漫海棠花、苹果花、杏花和樱花的气味;五月,这里则属于蔷薇科植物,“空气都是甜的,因为被自然滋养着。”
亲身种植过便会知道,要经过多少时间和打理,才会结出果实,那是能量累积的果实,如果不好好珍惜,便是辜负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