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滋味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规则的植物之间有高低掩映,不同季节有不同意趣,菜叶们颜色不同,你走进不同角落可以嗅到不同香气……这是Leng设计的食材花园。


FUGA FARM天开自然农社的改造师Leng和张清发,他们共同创办了MOSS DESIGN STUDIO,FUGA FARM天开自然农社的改造项目,启发了他们重新思考园艺设计和人之间的关系。


沙拉园圃,羽衣甘蓝和各式沙拉菜经过设计组合在一起,设计师的用意是让这座花园既有秩序,又不失随意。

美味花园


  过去一年间,疫情让园艺设计师Leng和设计师丈夫张清发的MOSSDESIGN STUDIO很多项目都慢了下来,不过恰巧遇到了北京郊区的FUGA FARM天开自然农社的主人李羽晴恰巧出现。Leng爱植物成痴,对花草、树木和蔬菜的种植很有心得。先生喜欢亲近自然,推崇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农场主李羽晴更是仰视自然,他们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农场的改造计划开始了。在这片超过460亩地的土地上实现了一个真正可循环的、不孤立于周边的、既好看又好吃的花园农场。
  我们一进到农场就被松树夹道欢迎着,走过大棚、常规田地和果树区,就可以看到Leng设计和最爱的“食材花园”。虽然身处中式农场,Leng却不想再延续一垄只种植一种作物的方式。她希望这里是不规则的——植物之间有高低掩映,不同季节有不同意趣,不同菜叶的颜色不同,人走进不同角落,可以嗅到不同香气……像是一座真正的花园。Leng试着用法国园林对称的方式规划这里,但允许植物们交错着杂居在一起。如果不仔细看,你或许会错过脚边的芦笋和玉竹,刚伸手摸摸薰衣草沾染浓郁的香气,眼前又会出现一丛枸杞。罗勒、九层塔、牛至是Leng私心喜欢的香草,每次走过它们,Leng都会情不自禁停下来,开始手动拔草。“很解压对不對?来了就会想干活。”Leng说。羽衣甘蓝和各式沙拉菜也是这里的重要成员,Leng带客人在花园里参观时,先生会安静地跟在旁边,偶尔突然递过来一片从地里摘下来的沙拉菜叶,问:“要吃吗?”
  杂中有序的种植方式为这片花园带来了奇妙的景观。风和人类劳动中的偶然动作造成一些计划外的故事,一两丛玉米会未经播种出现在这里,已经很成气候的向日葵其实“是它高兴就自己长了一个”。原本被种植在木箱中的沙拉菜会“四处乱跑”,突然有一两棵藏进花丛中。在这里,人也会回到和自然亲密的小时候——看到不知哪里来的蛇莓变红了,你只需要蹲下来,把它塞进嘴巴里就好。在视线远处,Leng特意栽种了大片观赏草,在没有花朵的季节里,高高的细叶芒随风摇曳,增添野性的美。
  “食材花园”是农场循环式生活的核心,各个层次的“可持续”在这里交汇。花园旁边130平方米大的活动室既是观赏花园的空间,也是阅读室和简餐厅,田里的食材会在这里成为人们的菜肴。它的屋顶是由Leng的先生清理老农场时特意回收的旧木板搭建的,而剩下的旧木一部分分给了花园一侧的鸡舍,另一部分则被打碎成木屑,铺在花园的地面上,以保持水分。花园四周的石头墙和披萨烤炉也是用从老农场拆下来的石材砌成的,修剪下来的果木枝丫是烤炉的燃料,烧烤后的炉灰会回到土地,覆盖住植物,保护它们不生虫。落果在这里会被做成酵素,喷洒在植物上作为天然的防虫剂和废料。鸡舍里的鸡、鸭、鹅、兔吃园子里除下来的菜和草,它们住所旁边有几个巨大的堆肥箱,枯枝烂叶在里面静静等待分解,而后也会重回它们生长的地方。在这里,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植物的生长仍然以年为单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耐心才会更加熟络。
  从2020年11月落成至今,农场给Leng带来很多难忘的体验。在花园耕种时,主人李羽晴招募了很多志愿者。大家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纷纷赶来,埋头苦干,只是为了用脚踩一踩泥土。冬天,农场的大棚做好,Leng把薰衣草挪了进去,已经过了花期的薰衣草竟然在12月又一次开花了。“土地就是这么神奇,她会给你两三倍的回报,你选好种什么,土地会去做自己的工作。”Leng说。


花园旁边130平方米大的活动室既是观赏花园的空间,也是阅读室和简餐厅,田里的食材会在这里成为人们的菜肴。

  在这里,时间过得很慢,因为植物的生长以“年”为单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耐心才会更加熟络。


时间久了不会氧化的Cyber Plants冷压有机蔬果果汁和莓果谷物能量碗。


Cyber Plants创始人沈思倩,想通过一杯绿色纯植物、没有任何添加的蔬果汁,唤醒大家哪怕一点点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不是逃离大城市的投降宣言,不是一张摆拍照片带来的瞬时虚荣,不是衣食无忧基础上的矫揉造作,而是一把钥匙:无论境遇如何,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那把钥匙,它能真切地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选择,或至少是片刻的抽离。

自热激活


  “以前要么对自己太苛刻,要么就太放纵,我觉得其实都是不在意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的表现。”沈思倩说,“还是要在意自己吃了什么、有没有好好睡觉呀。”在真正关注到“吃”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前,思倩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时她工作节奏快,正餐就是录制间隙的一份盒饭。因缘际会之下,她开始关注“食物”的来源。她慢慢深入一步发现,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不是一张摆拍照片带来的瞬时虚荣,而是一把钥匙,它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选择。
  Cyber Plants就是思倩输出自己理念的出口。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用有机蔬果冷压制作的果汁、康普茶和莓果谷物能量碗等健康食物。有趣的是,比起令人完全放松的空间,它们出现的场景更像是一个科技实验室。水泥、玻璃、不锈钢、红砖,工业文明的产物始终伴随在来寻找补给的客人左右,这是思倩与建筑师Yoshihiro Kamiyama有意创造的氛围。正如店名中的Cyber(赛博)总令人想起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与高科技过剩产生的颓败,又和Plants (植物)意喻的生机勃勃对冲。到固定时间,天花板上的喷淋设备会发出“嗤嗤”声响,雾气会从金属管中洒下,为店内的温室植物补充水分。Yoshihiro Kamiyama把这片小型森林搬进室内,安置在Cyber Plants一层最靠南的一侧。事实上,从建筑内部的任何方向,你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光线。整栋建筑也像一株活体植物一样,以三维螺旋的方式向上延伸。到达天台时,远处是城市的摩天大樓景观,眼前是屋顶花园种植的羽衣甘蓝等叶菜,一种奇妙的体验产生了——原始生机在钢筋水泥中被小心留存,并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土壤、自然、植物仍然在为来访者输送能量,供他们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这是大城市的田园时代。
  思倩说,从2020年至今,Cyber Plants慢慢找到了对的人群,虽然这里是素食基底,但是思倩希望他们所供应的一切都是一种轻巧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找回和自己的链接,肠胃、身心都舒服起来。这其实也是她个人经历的映照。


Cyber Plants空间的果汁等候区里,可以看到阳光房里内种植的有机果蔬。


像极了“化学制剂”的康普茶。

  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一把钥匙,无论境遇如何,它都能真切地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选择。


毛家门前的一片草地。在种满了花草植物的菜园和花园中间,她特意留出这块安静的草坪,用来日常野餐、朋友小聚。我们在草地上布置出的野餐美食里,大部分的果实和素材,如土豆、沙拉,樱桃气泡饮的食材,均来自花园和菜地的产物。


花园里的小径,两边开满了绣球花。花园里四季都有花开,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观。

甜蜜的辛劳


  在自家的“生态植物园”里,睫毛经历着体力上的辛劳,却也享受着收获的乐趣。看着自己种下的植物,从发芽到成长,最后结成能量的果实,被美美地端上餐桌,也是一场精神上的“可持续”洗礼。
  睫毛的一天通常从清晨五点开始。她住在北京郊区的乡村,家里有三只大狗,一只小猫。她的家由老厂房改造,房前有水流过,庭院里种满了花、菜和树木。照顾这样一个“生态植物园”其实并不轻松,日常的除草修剪工作,就会先用掉她一天的四个小时。她会分区域开展劳动,但夏天雨后,杂草长得飞快,有时今天才除干净这一区,第二天又有小草长出来了。植物不停生长,与它们相伴的体力活就永无止境。
  睫毛每天都很忙,除了照顾家里的生态园子,她还有两家餐厅、一家咖啡店和四家民宿要经营,“一天巡一家店,一周就要过去了”。但说起花园里这些实实在在的操劳,睫毛却显得享受又放松。黎明即起,辛苦劳动,汗流浃背,肚子空空去吃个早饭然后洗个澡,上午居然都还没过完——这好像是植物们送给她的,只属于他们的时间。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睫毛,操作台上的食材,来自自家种植


睫毛用院子里的果实蔬菜做出的创意美食,她常常会在家里用现有的食材尝试一些美食小创意,觉得不错便推广到自己经营的餐厅里


沙拉里的蔬菜均来自院里的菜地。
  过了今年六月,睫毛就搬进这里满七年了。当初拿到这个院子是三个月后的初秋时节,她花了两个月定下了自己想在这里种下的树:海棠、柿子、樱花、杏树、樱桃树是家里的第一批“居民”,它们现在已经很茁壮,藏在院子的各个地方。剩余的种植则随心所至,她说,自己不喜欢做太细致的规划,端看花园给到她什么样的灵感。在这里,观赏类植物和食用植物混合种植,因为对她而言两者没有不同,“菜也是开花的,只是它们可食用而已。”自己开始种植后,睫毛发现正常情况下,一粒种子从发芽到成长再到可以成为叶菜端上餐桌,最少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但世面上的大多数蔬菜都经历过隔天频率的施肥,成长时间被大大压缩,香气也少了许多。相比之下,睫毛小院子的自给自足就更显得珍贵了。“香气”是她提到食材时常用的词,她经营餐厅,对美食充滿热爱,擅长烹饪,甚至对味道有些挑剔,其实,这不过是大自然教给她的基本功,自然给到的养分得以让它们茁壮成美好的食材,作为烹饪者自然得用心对待,用最适合的烹饪方式让食材的优点全然展现。
  进入花园走过小径,旁边的植物会扫到你的小腿,有时也要留意高处的树枝。经过这样一段专注跋涉,当走到睫毛的房门前,眼前豁然开朗。这片开敞的草坪便是睫毛的“临时灵感”,原本她想在这里做一片以白绿色系为主的花园,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决定要让这座花园“留白”,让其成为一个极私密又开放的草坪,每当朋友们来此聚会,这片草坪总是他们逗留的地方,草坪上野餐的食材:沙拉菜和香草都来自她不远处的菜园,搭配烤羊排的小土豆的产地则是家里的花房,不久前睫毛刚收获了两大筐。四季更迭,自然却从不吝惜馈赠,初夏樱桃成熟时,睫毛便用樱桃熬了果酱,用做基底调制了几杯“季节限定”的樱桃气泡水,“我觉得,把花园里的食物都吃掉是对它们最好的尊重”,依时而食,其实不过是人对自然的真诚感知,“我小的时候特别不喜欢穿鞋,感知季节都是用脚,光脚跑在地上不冷的时候,就知道夏天快要来了。”她这么告诉我们。
  每一天,睫毛怀着对自然万物尊重的心,到园子里劳动,翻土、播种,循环往复,虽然辛苦她却会从这些事情里得到愉悦,因为干活的时候她能够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思考一些平时无法沉下来去思考的事。此刻,草坪四周的蔷薇刚凋谢,盛放之后是大量残花需要修剪。花园里的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一道用心的工序都会让植物变得更好。睫毛说,“想到这里,你就不会只喜欢这里开满花的时候了,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可持续’吧。”
  的确,真正的园丁会爱花园里的每个季节。每到三四月,花园里弥漫海棠花、苹果花、杏花和樱花的气味;五月,这里则属于蔷薇科植物,“空气都是甜的,因为被自然滋养着。”

  亲身种植过便会知道,要经过多少时间和打理,才会结出果实,那是能量累积的果实,如果不好好珍惜,便是辜负了土地。


睫毛家里的氛围亦呼应着院子里的自然气息,家中的几颗绿植也都养育了好几年,长得茂密健硕。
其他文献
建筑师Valentina Moretti和她的丈夫Francesco Matricardi及三个孩子——双胞胎Antonio Leone和 Luigi Camillo(6岁)以及Giovanni Battista(3岁)。现年35岁的Valentina Moretti已获得许多国际奖项和荣誉,并于2014年与其丈夫共同创立室内设计工作室AMOAMA Architettura。客厅中,灰色Stand
期刊
凜冬已至,嗜甜如命!无论是入口即化的马卡龙,还是甜腻暖人的奶油,从色彩、形态到质感都“热量十足”的设计,补充急缺的美感卡路里!
期刊
一年一度的設计行业盛会“设计上海”2021于2021年6月6日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幕。在为期四天的展会中,当代设计、精典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新材料与应用、配饰设计、限量设计、TALENTS 八大主题板块的参展品牌和设计师带来了各自的全新设计作品和产品系列“。设计上海”2021深耕在全球设计领域备受关注的“再生设计”话题,与业内专业人士一同,探索再生设计理念的革新、技术的更新、材料的创新,引
期刊
張大千的东方自然美学、20世纪60年代的怀旧风、几何、极简主义……东与西、新与旧交融碰撞,喜迎新的一年,在轻松大胆中尽显对未来的无惧与希冀!  金色的华丽与自然主义的质朴无声碰撞,让空间有了天人合一的无声气场。
期刊
祝羽捷的家是上海市郊的一座三层小楼,房子旁有一条小水泾,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这个家的“C位”属于书房,它位于小楼顶层,与露台相连,自然光充沛。祝羽捷将写字台置于房间中央,桌面上零散地摆放着笔筒、墨水、记事本,当灵感来袭时,创作者的一切常用物都触手可及。“我每天至少有1/3的时间在书房度过,这个空间必须舒服、自在。”祝羽捷说道。对于写作者而言,该空间还具有一个重要优势——它距离客厅最远,避免
期刊
餐桌承載着无限记忆,水果和蜡烛混合在一起的香气,是日复一日的生活。  工艺精美的手工水晶杯、家居连锁店里的基本款或是廉价却生动的一次性餐具……姿态可爱地“站”在一起,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轮廓和轨迹。  陈旧、破碎、混乱未尝不是一种美。那些被定格的日常瞬间,记录着某一日的那道光线和回忆的气味。  物质世界既是日常,也是个体存在的印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介质。
期刊
你或许没有发现,在这片葱郁茂密的森林里,竟然隐藏着一个沙发。它宛如一块覆满苔藓的岩石,与周围环境完美融为一体。这款沙发运用了先进的3D扫描技术以及传统的纺织工艺,将自然界中的元素巧妙转化为室内家具。面料都带有斑驳的痕迹,采用岩灰色调,夹杂着苔藓的绿色,模仿被青苔覆盖的石头。这组惟妙惟肖的家具系列叫作Designby Nature,由瑞典Front设计工作室为Moroso设计,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
期刊
录像进阶  经历了一年的特殊时期,全球艺术家对生活、工作与空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理解,其创作、展示录像作品的方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超越屏幕、突破画面、走入场景,这是美国艺术家Alex Da Corte对影像与空间关系的愿景,在上海 Prada荣宅举办的展览“橡胶铅笔恶魔”正展现了这种理想。该展览转译了Da Corte在2018年创作的同名录像作品,将其中的51幕影像在19个不同色彩的大型背投影立方
期刊
绕着中心庭院的客厅、茶室和餐厅,在视觉上环绕一体,是一家人最喜欢的互动区域。  生活的点滴让我反思工作的意义,我们希望能让生活安静下来,沉浸在生活本身。餐厅对望,茶室和客厅一览无余。  一层的茶室,像是个风雅的凉亭,嵌入客厅和餐厅之间,一家人在这里聊聊天,落日余晖刚好能洒在这‘亭子’里……  当部分父母为求一处学区房在市区绞尽脑汁的时候,任泉灏夫妇却放弃了北京城里的景山学籍,将家搬到昌平区的一个小
期刊
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坦承:“我也一直感到难以置信。”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Safdie Architects)设于波士顿的总部仅有约80位成员,如此精简的队伍却已造就包括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重庆来福士等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型项目,也难怪当被问到如何以如此精简的队伍创造复杂的超大规模综合体建筑时,这位年过八旬的现代主义高产建筑师会这么回应。  事實上,建筑师萨夫迪很清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