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法定传染病病种考析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关于民国时期法定传染病的种类有不同的说法,最常见有9种说、10种说、11种说与13种说,各种说法不仅在传染病病种上有差异,而且在颁行的时间上差异也较大.民国时期的法定传染病病种在1916年定为8种,即霍乱、痢疾、伤寒、天花、白喉、猩红热、鼠疫、斑疹伤寒;1928年定为9种,即新增"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44年定为10种,即新增"回归热",此后再无变动.指定传染病先是回归热和疟疾,当"回归热"升为法定传染病后,指定传染病为疟疾和黑热病.法定传染病和指定传染的确立,表明民国政府已介入传染病的管理。

其他文献
1733年英国人斯蒂芬·海尔斯(Stephen Hales,1677-1761)将一个黄铜管的一端插入马的颈动脉,另一端与一个玻璃管相接,测到了马的血压。
期刊
2005年9月14日,英国伦敦大学维尔康医学史研究中心(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主任哈罗德·库克(Harold Cook)教授应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史学研究中心之邀,作了题为“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Willem ten Rhijne在日本,1674-1676”的学术报告。参加报告的有医史学研究中心的师生、兄弟院校
期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施奠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6日18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
期刊
期刊
1983年,托姆·斯特拉塞(Tom Strasser,1922-2001)和弗朗兹·格罗斯(Franz Gross)等人创立了世界高血压联盟(WILL)。托姆任该联盟首任秘书长直至1995年,退休后在执委会担任国际联络活动顾问。WHL的任务是在人群中推进高血压防治工作,这也是托姆一生中的工作。
期刊
著名中医学家谢海洲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15日逝世。谢海洲,字鸿波,男,汉族,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21年3月3日生,河北秦皇岛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40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攻读植物学。
期刊
新安医学是指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的徽州区域综合性医学.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学伴随着徽学的兴旺发达而有过辉煌的历史.新安医学不仅有庞大的医家群体,宏富的医学著述,其一些学说学派更曾主导着全国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潮流.总结新安医学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三方面:文化的交融性、学术的传承性、流派的区域性。
19世纪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使酒变成醋的细菌:叫胶醋酸杆菌;它会"吐"出一根根微小的丝.后来经过人工培育繁殖,制取到一种完全新型的无纺织物,人们叫它细菌布。
期刊
期刊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的学术年会于12月10日在海口市召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医史学学者及其他中医工作者59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