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园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e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江苏省淮安市古城墙遗址公园为案例,介绍公园设计的背景、景观设计的构思、主体空间设计、植物配置等,探讨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对历史元素传承及延伸。最后总结出通过对现有黑松Pinus thunbergii的保留、文渠的修复、破损城墙砖的再次应用以及文化碑林长廊的展示等方法,对淮安历史文化起到了传承及延伸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设计;古城墙保护;历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6-0048-03
  1 项目背景
  公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大道和南巽路交界处,占地面积约65000m?.是淮安市东南入城的轴线焦点。基地地块之西北向,毗邻旧居民区,建筑破旧且杂乱。东南及西南向为大片农田,视野开阔。基地内西北角有历代残留的城墙遗址,西面为古城墙门楼,北面有一小山丘连着城门,并有遗留下来的大片黑松Pinus thunbergiio南向地势较为平坦,空间开阔。
  2 淮安的历史文化
  楚州(原县级淮安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块沃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楚州儿女,名人辈出:文学家有汉赋的创始人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唐代诗人吉中孚、赵嘏,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明代著名传记小说集《剪灯夜话》作者瞿佑,《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2.1 古城墙历史演变
  古城墙遗址公园自古便是一座城池,淮安三联城,型制特别,雄伟坚固。建制如云,外围犬牙交错,古有江淮平原重要军事堡垒。解放后,淮安三城逐渐拆除,现存巽关以北约500m的土堰高约2m、长约80m的庆城门(西门)砖墙基,庆城门门洞仍依稀可辨。这些都是研究古城淮安及中国城市建设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2 淮安在南漕北运的重要性
  淮安是历代南漕北运的重要中枢,是“漕运通乎七省”漕运总督驻节之地。秦汉之后,邗沟和泗水一直是长江黄河之间水上交通干线。隋朝统一后,修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水上干线改道盱眙城对岸的泗州和由泗州入淮的汴水。大运河的贯通,不仅使运河漕运量猛增,而且物资交流也空前活跃。淮安的古城建设过程中,水关和河渠在淮安城市发展史上曾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引运河水,流贯城内四方,使三城可以“内外通舟,浅三城水”,因此被称为“一郡风气,血脉相关”。淮安市古城墙遗址公园城楼与文渠紧紧相连。
  3 公园之规划设计原则及主题
  中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之所以能吸引无数中外游人,并让人百看不厌,风景洵美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
  3.1 公园规划原则
  公园规划设计构思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现有景观、保持公园原有文化特色为原则。以人为本,创造“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在保留原有元素的基础上,对楚州历史文化进行提取,应用于景观构架中,起到弘扬和传承楚州历史文化的作用。
  3.2 公园主题
  古城墙公园被楚州大道及南巽路两大城市主干道分割成4个地块,连接着新旧城区,其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的名片。4个地块设计时被赋予了不同的主题,即“和谐自然、延续文脉、城市绿洲、古都传承”,4个主题在统一中独立,互相呼应,并贯穿于整个公园之中。
  山林之美,贵于自然,自然者,存真而已。淮安府旧城东南,离城墙30m,有一座延绵约150m、高约7~8m的蛟龙冈,冈上遍植黑松,以固水土,故亦名五里松。远眺凝望,万株深翠绵亘半空,犹如一条苍龙,令人为之一振。松Pinusspp,作为象征淮安人不畏风霜的坚贞品格和体现其奋发向上、凌云壮志的圣树,备受人们爱重。这种情感世世代代延续至今,已形成一种珍贵的心里积淀。城墙上延绵的松林是淮安的标记,成为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记忆,是自然的恩赐。
  古代楚州的辖境,即在以淮安为中心的淮河下游一带。这是一叶漂在水上的陆舟,湖环河绕;是一方饱经忧患的土地,刻满沧桑;是一个数千年来英杰奇才接踵辈出的名人故里;是一片荡激着诗情、凝溢着画意的云水之乡。清初,河道总督署迁至清江浦,随之而来的四道二十四厅,公私园邸占街溢巷。淮安因漕、河两总督驻节,加之盐榷运萃聚一隅,成为超过一般省会的繁华重地,与杭州、苏州、扬州并列为运河上“四大都会”。
  现代淮安城市飞速发展,但淮安人不曾忘记这一片土地上有过的自然风光,古城与新城发展区之间造出一片绿洲,寓意人与自然、发展与生态的和谐共存。古城墙遗址是晋至清代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址周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文脉在设计上应以“传承”的方式,保留优秀的文化元素,通过新的表达手法再现历史文脉是这次设计的重占。
  4 公园布局设计
  在空间布局方面,本案提倡多元化空间,主城楼、龙光阁、主轴线,被城市干道分割的4个板块,起到空间组织联系和视觉参照的作用。南巽路西段与主城楼相垂直,也是本案的中轴线,主城楼又连接着西北地块及西南地块,南巽路东段则与东北地块和东南地块紧紧相连,使公园的4个地块虽然被分割,却仍为一个整体(图1)。
  4.1 西北地块——和谐自然
  和谐自然是主题,文化传承也在项目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双层水榭屹立在西北地块南边文化游园广场上,与湖对面的景观亭遥遥相望。文化广场上,景墙及石雕展示了淮安的历史文化。穿过文化游园广场,商船雕塑将漕运再现在游人面前,让游客再次感受到浓浓的楚州漕运文化。沿着湖边,穿过随廊写意(图2),便到了书艺画舫(图3)。书艺画舫可观赏书画,也是赏月乘凉的好去处。画舫的北面则为水的源头,潺潺流水从城墙遗址蛟龙冈缓缓流出,让人可与自然亲密接触,也寓意历史之河源远流长。
  4.2 西南地块 延续文脉
  该区由文渠贯穿于整个地块并蜿蜒延续到西北地块城墙遗址中,让人想象到漕运时代的繁华和忙碌。龙光闸的保留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连接龙光闸与主城楼的则为文化碑林长廊,它既是历史文化的展示长廊,也是名家书法再现的载体。
  4.3 东北地块 城市绿洲
  孔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为寓教于景,陶冶情操,东北地块结合地块形状设置了城市广场、长寿廊、阳光草坪,让游客体验动静结合的休闲娱乐,享受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图4)。
  4.4 东南地块——古都传承
  水开拓了园林的平面疆域,其虚涵舒缓给人以宁静幽深之美。地块南边的河流仿佛是运河再现,将其延伸到北面,使整个地块俨然一半岛,再点缀商船雕塑于河中,使漕运之景更加逼真。“半岛”中设置了长廊、草地、园路,旨在体现历史文化,寓景于教。
  5 植物配置
  种植设计上严格保留了西北地块城墙遗址上的黑松,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景观。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结合外来树种,以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相结合的原则,适地适树,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配置手法上则以自然配置的手法,结合微地形的变化,或疏或密,围合出不同的空间,同时营造出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景观效果。中国园林栽植树木,不单为绿化,还要具有画意,讲究意境。与城墙遗址的黑松相连接的是大片疏林草坪,以黑松为背景,栽植了大片山樱花Prunus serruldata和梅花Prunus mume,花开时,远看便似在绿色的画布上画上了一片粉红色的花海。湖岸线弯曲流畅,岸边以垂柳Salix babylonic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为主调树,配以碧桃Amygdalus persica‘Duplex’、海桐球Pittosporum tobira,营造了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也满足了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相搭配的效果。湖岸边与水的接壤处以水生植物加以点缀,形成以水生鸢尾Iris tectorum、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等植物为主的湿地景观区,恣意随性,自然而野趣。
  6结语
  古城墙公园的建立不仅仅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更是淮安及楚州地区历史的展现,是对楚州历史文化的诠释和传承。黑松、主城楼、城墙、运河、龙光闸的保留,文化游园、文化碑林长廊的设计,商船雕塑、景墙的点缀无一不在述说着楚州的历史故事,为居民营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公园景观。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研究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森林公园(一二期)项目,比较一期和二期的规划建设成果,总结出在规划建设过程及后期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借此促进郊野公园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帮助市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绿化成果,为今后郊野公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建设;运营维护  1.北京市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北京市2007年正式启动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公园环
期刊
摘要:楚园林依托于源远流长的楚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楚文化视角入手,通过查找文献资料、文学作品及考古成果等途径还原先秦楚园林的原貌,总结出楚园林的总体意境:与自然高度融合,讲求虚实互补、有无相生的空灵美,追求自由奔放、浩瀚热烈的气质,浪漫主义色彩浓厚。从园址、水景、建筑、植物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其造园要素的特点。藉此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关键词:楚文化;楚园林;
期刊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及其实施途径的落实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方面的一项内容。在多规合一背景下,市域层面的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实施途径,然而其具体规划对象乃至功能类型仍然没有形成统一认知。通过研究市域绿地的核心概念与相关问题,提出市域绿地不同于单类用地,复合了多功能的市域绿地类型应以主导功能为依据进行分类。  关键词:海绵喊市;绿地系统;市域绿地;绿地类型;多规合一  1.海绵城
期刊
11月25-27日,由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及《广东园林》编辑部承办的2015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园林植物应用的现状与前景分论坛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生态园林,美丽广东”,邀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发棣,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学科带头人余世孝等5位业内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21名研究生
期刊
11月28日,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第二次会议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生态专题分享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绿色生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晓丽、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出席并致辞。来自全省园林行业的四十多位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相互交流,气氛热烈,共同分享在风景园林行业的丰硕成果。  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朱纯在会上首先宣布了建议增补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委员的名单
期刊
摘要:以广州东漖村为试点,在调查分析村内传统风貌建筑的遗产价值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原址保护与迁移保护相结合的方法来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并就迁移保护中的几个技术问题作初步探讨,为城中村改造中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州东漖;传统风貌建筑;迁移保护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5-06-15  
期刊
摘要:翠湖位于昆明市主城核心地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分析昆明市翠湖公园及周边片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打造“云南省城市花园客厅”的规划目标以及把整个翠湖及周边片区作为一个“大翠湖公园”进行规划的发展策略,进而把“大翠湖公园”划分为外围主题产业园区、中部翠湖环路景观带、现有翠湖公园景观区三个景观功能分区。  关键词:风景园林;旧城更新;溶解公园;溶解城市;泛化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期刊
摘要:采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市内1 8条不同类型城市林荫道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着重探究林荫道宽高比(D/H)对其景观效果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影响。结果表明:D/H≤1的林荫道是比较适合行人步行的林荫道;1≤D/H≤4的林荫道空间感稳定,比较适合人车混行的林荫道;而D/H>4的林荫道产生的围合感比较弱,不建议设计成林荫道。  关键词:林荫道;宽高比;空间结构;景观;感受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有机更新、整体保护、可持续保护理念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古镇保护理念。以塘栖古镇为例,介绍在保护理念指导下的塘栖古镇的景观规划设计,对目前塘栖景观建设的不足进行总结且提出拓宽资金来源、修景与修理、完善相关制度与注重历史文化相应的主要对策,为类似的古镇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理念;古镇;景观规划设计;塘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
期刊
摘要:结合树木生理学相关原理,评估广州市3所大学校园内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非洲楝Khaya senegalensis以及白兰Michelia alba3个速生树种截干后的生长特点,探讨截干对大树生理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截干破坏树体结构,制造难以愈合的大型截口,导致根系衰弱,严重影响树木健康,并不能减少危险性树木的安全隐患。对于体量较大的危险性树木,应当采取恰当措施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