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只讲人治不讲法治吗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匡政文化学者,主要关注儒家现代性、现当代史常识重建。主编过“华语新经典文库”“非主流文学典藏”“独立文学典藏”“独立学术典藏”等丛书。为《醒狮国学》《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很多人对儒家没好感,是以为儒家只讲人治,不讲法治,这是对儒家很大的误解。任何政治思想,都无法否定人的主导作用。尤其古代,君王被看作权力之源,儒家虽提出天下为公,但只是一种理想,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控制君王的权力成为首要的政治问题。孔子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为政以德”,想用德性为权力树立基本的政治原则。
  用宪法控制政治权力,是近代的思想,但不能因此就忽视了人的德性与良知的重要。孔子说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看似为人治思想,其实是在为执政者立法。孔子说这些话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执政者公正无私,言端行正。因为君王有德行了,才可能任用贤德之士,否则用的可能是小人,再好的法律,握在小人手中,终究是会找到变通之术的。
  孔子还有一句名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常被视为儒家赞成人治的证明,也是一种误解。这里的政是指政令,意思是,如果执政治只以政令行事,用刑法来整治规范民众,民众只求免于受罚,心中并无耻辱感。但如果用德行来进行身教,用礼治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有耻辱感,因内心认同而服从管理。这里孔子针对的还是执政者,认为执政者不能用自己都无法尊崇的政令行事,而要“道之以德”,需自己以身作则。
  还有一个重要误解,便是对“礼”的误解。其实,礼的基本精神,与现代的宪法精神有相通之处。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就有今天宪法的意思。礼不仅体现为一种外在的制度表现,更关注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规范。《周礼》一书,就是专讲政治制度的,在中国古代来说,它的作用和当代宪法非常类似。孔子只是反对单纯的用酷刑治国,强调的是一种更为整体的法治精神。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种整体的法治精神被称作“礼”。儒家主张礼治,并不否定刑罚,但期望执政者把刑罚当作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法治精神的全部。所以《礼记》中说:“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刑不过是防期奸的一种办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用宪法精神治国,不能只用单纯的刑罚来惩治老百姓,这样才能让民众“有耻且格”。
  到孟子时,对人治和法治的关系认知也非常明确。孟子说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可视为他的代表言论。在他看来,只有人治(徒善)是搞不好政治的,同样只有法律也不会自己实现。所以,对执政者的德性要求与法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个观点即使今天看来,依然是极有价值的。所以他说:“省刑罚,薄稅敛”,又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要求的都是执政者要以德为自己立法,不能只用武力来迫使老百姓服从。孟子还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对比如今社会现实,相信人们会有更多体会。
   荀子对人治和法治关系思考的就更多。他说:“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又说“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还说过:“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在荀子看来,国家的兴衰都是“人”与“法”互相作用的结果。他还清楚的认识到,法治的稳定和持久性是人治所无法比的:“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原来坚守了“千岁之法”的人,就可视为千岁的信士了。
  “人”与“法”的辩证关系,到今天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如今虽讲以法治国,但出现的诸多法治怪象仍值得人们深思。如何确立一部“千岁之法”,当然是首要任务,但即使有了“千岁之法”,如果忽略了人的因素,社会依然难说完整。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律不断发展和完善,其间不乏堪可告慰的辉煌。1840年鸦片战争后,经过与西方文化反复的比较和冲撞,传统文化自身的不足日益暴露,由于我们文化认识的偏差,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一度成为批判的矛头所向,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坐井观天与西学东渐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曾经让国人享有无上荣光,但也让国人长期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成就所铸造的思
期刊
人类历史上,文化的起落,往往是外因内缘相互作用的结果。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二○○七年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命题首次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首次以全会决定的方式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也是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大唐的盛世景象,在造就大唐的文学辉煌的同时,也激起了大唐诗人的宏伟壮志,成就了大唐的一部分书生。大多数书生一改魏晋名士崇尚空谈,笑傲山林,放浪形骸的做法,把眼光瞄准了政治舞台,他们热衷于业绩和功名,积极向上,自觉投身于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用行动呼应着社会,展现着他们昂扬的抱负;然而,另一方面,大唐的黑暗和没落又造成了书生的不平,他们用诗笔抒写他们心理的牢骚,展示着他们的落拓境遇的同时,走向了自我封闭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很深厚的思想就是“信而好古”。中国古代人都以复古、好古为一种美德。“五四”以后才认为复古是不好的,谈到复古就认为是一种贬义。在古代,能够好古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儒家的人都好古,人家要穿西装,我们不穿西装,要穿长衫,这就是好古。人家用钢笔,我们写毛笔,这也是好古。人家住高楼大厦,我们住四合院,住老房子。人家提皮包,我们提竹篮,这都是信而好古。人家读洋书,我们要读古书。这是现象,本质是
期刊
旧时的官吏,可以不读四书五经,“食货”知识却是必要的,《汉书·食货志》完全可以作为官吏上岗的培训教材。  食货志记载了一个时代的财利货物、百姓衣食、赋税、徭役,经济思想策略等内容。从食货志足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富民兴邦策略和执政能力。   食货志就是“富民经”  民富则国有,民穷则国空,靠读四书五经科举做官的人有些会用圣人的大道理教育小民,不懂“食货”,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官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当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记者:詹总,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看过贵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刊,内容丰富多彩,极有文化底蕴,说明东洋炭素是一家注重企业文化的企业,先请詹总讲一下贵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贵企业都举办过哪些跟文化有关的活动?  詹国彬: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东洋炭素的企业价值观就是三个满意:客户满意、老板满意、员工满意。我们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这三个满意展开,它
期刊
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老大嫁作商人妇”,道尽了琵琶女的哀伤,其实,若翻检明清山西商人的经商史,会发现,更悲惨的是青春韶华之年嫁给商人的妇女。  清代文人纪昀曾说:“山西人多商于外……率二三年一归省,其常例也。一二十载不得归,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讯者,亦往往有之。”明代蒲州富商王现、张允龄走口外,下吴越做生意,都是在新婚燕尔之后告别亲人,一去十几年。对于女人们来说,婚姻的开始就
期刊
中国服饰有着悠久的文化,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一直被赋予了浓重的伦理及政治色彩,“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该穿什么,不该穿什么,一直以一种显性的隐性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灌输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  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都汇聚交错于家庭和家族。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靠血缘的纽带把家庭与社会连结起来。  中国文化的特质包括重视家庭伦理,重视“孝”的观
期刊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一次郊游,见一位女子烙煎饼,手腕一旋,饼就准确地落在箩筐里,不由叹息到:“这样的手腕,如果用来学书法,定为一代宗师,竟专此小技!”不料身边一老人说“先生书生之言耳!天下之大、千品万类、六行八道,各有所长,共专一类,其他必有所废,则天下畸形矣!.”王羲之深思良久,恍然大悟。  寻人生之本   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一个人的本色、天赋,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它
期刊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艰难求索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经济落后的状况,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但文化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  中华文化的复兴,关系到中国人精神信仰的重建与修正,也必将影响世界未来文明的走向。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目标,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研究员万军。   记者:中国的文化复兴有机遇更有挑战,您觉得目前中国文化复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万军:依我看来,当前中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