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人类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陶器。每每看到那些远古的土陶,就会想,我们祖先喝的第一口热汤,是不是用这土陶加热的?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今天依然还有人在生产砂陶,制作砂陶的四川省荥经县古城村人依然徘徊在传统手工艺的边缘,“土与火”——人类第一次壮举的生产艺术,在这里竟然从古演到今。
古城烟云
三月的油菜花把古城村遮掩得严严实实。古城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严道古城遗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年前,这里的砂器和四川的蜀布、邛杖沿着南方丝绸之路销往四方。
严道古城湮灭了,原来方圆十几里的城墙只剩下几堆土丘,在一个叫城楼子的地方,还有一段几十米的残垣断壁。然而,散发着清幽之光的黑色砂器留下了,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在严道古城遗址下面,埋藏着多少秘密?谁也不得而知。
据史书记载,荥经砂器起源于战国时期。2000多年来,荥经砂器是怎样走过来的?
当地老人曾宪华说:“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做砂器的。以前的砂器简单得很,不是砂锅就是砂罐。”也许砂器是荥经人娱乐的古老版本,“自娱自乐”的荥经砂器至今依然是脚踩黑泥,手捏黑砂。
严道古城位于四川省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国道108线从这里经过,公路两侧的店铺前,家家户户都堆放着荥经砂器,高高低低绵延近1公里,颇为壮观。
这里曾是汉代严道城所在。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置严道县,封战功卓著的同父异母弟樗里疾于此,号严君,严道古城因而得名。这里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汇地,是汉代重兵把守的边关。邛竹、蜀布、漆器以及中原地区的盐、铁、粮等生活用品,通过这里远销到今印度、阿富汗等地。中原及巴蜀等地则通过交换获取笮马、牦牛、铜矿等。汉文帝时,邓通奉命于严道铜山冶铜铸钱,一时“邓氏钱,布天下”。直至唐武德三年,始改严道为荥经。
“古城烟云”是荥经的八景之一,民间流传诸葛亮南征时曾屯兵于此,布下“八阵图”以御敌兵,每当营中炊烟升起之时,渺若烟雨。其实不然,诸葛亮南征并没有经过荥经,只是这里在焙烧砂器时,冉冉升起的烟帘笼罩着严道古城,形成了一道久久不散的“古城烟雨”胜景。
在村民曾宪华家的背后,有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曾宪华和相亲们称之为“官路”,卵石铺排的“官路”方向与108国道(川云西路)一致,从山脚下一直通向云雾缭绕的天边。这条“官路”其实就是南方丝绸之路,铺路的卵石硕大如磨盘,每块大小几乎一样,路面平整,经历2000年风雨却没有发生沉陷,显然路基是被夯实了的。
铺路石在油菜花的映照下显得光亮整齐。曾宪华用手刨了刨松软的泥土,果然泥土中有不少砂器的碎片。这些毫不起眼的碎片在向人们暗示着往昔的辉煌。
关于砂器的传说,曾宪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个朝廷官员路过荥经古城坪,由于山路难行,一行人走得腰酸腿痛,于是就在古城坪停下休息。这位官员口渴难忍,派随从为他找开水。当时,古城坪人烟稀少,人们生活贫困,随从找了几户人家都找不到烧开水的家什。其中,有一户主人便抠砣泥巴来捏个窝窝,里面装满水,放在杉丫火堆上烧。把水烧开后,送给这位官员喝。官员连声称赞,说从来没有喝过这样甜的水。官员走后,古城坪的人们便开始学着用泥巴做成各式各样的烧水、煮饭的器物,用杉丫煅烧,就成了砂锅的雏形。经过人们的实际运用和改进,荥经砂锅就传下来了。
《荥经县志》载,荥经六合乡古城村多黏土,砂器生产历史悠久。据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的秦、汉墓葬文物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砂器生产。
千年孤独
古城村临近严道古城墙,这一带盛产一种黄白色的黏土,土质细腻,黏性很强,是生产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民间称作白善泥。这种黏土不含毒害元素,因而荥经砂器用作炊具、餐具安全可靠,是绝对环保的用具。白善泥的惟一产地就是荥经古城坪一带,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储量极为丰富,据考证,常规开采可维持千年。
自2000多年前设严道治所以来,这一带一直人丁兴旺,且为交通重镇,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具,古人就地取材,采黏土为料烧制各种陶器。而荥经一带盛产的原煤也为制陶提供了必需的燃料和辅料。在黏土中加上煤灰就烧制成了闻名于世的黑陶,也就是今天所见的荥经砂器。
据史书记载,到民国时期,这里共有窑13座,主要生产敞口砂锅、坦砂锅、甑饭砂锅、烘锅、水缸、炉具、药罐等。解放后,荥经砂器种类日渐增多,主要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花盆、禽畜食槽,甚至还有节煤炉、蜂窝煤炉等灶具,产品达40余种。
虽然古城村村民祖祖辈辈做砂器,但并没有出现做砂器的财主,因为做砂器只能糊口,并不能发财。解放初期,古城村有六家砂器家庭作坊,“但规模都小,做的多是砂锅,或是药罐,赚不了多少钱。”曾宪华说。解放后,政府在这里成立了国营砂器厂,虽说是国营厂,但也没有看到多少机器,依然是手工捏制,国营砂器厂风雨飘摇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倒闭了。
20多年前,曾宪华开始备料,准备恢复砂器生产。那时的生产工艺可能和2000多年前没有什么差别,用脚踩的工具将灰杵细,用手拉风箱“煽风点火”,随后点燃烧砂锅的炉火。近年来,荥经县喂长毛兔的人多了,曾宪华就做兔子钵钵,一天做几百个都供不应求。扩大生产,脚踩杵灰太慢,改用牛拉石碾子碾灰,还是太慢,最后他尝试用粉碎机加工。1987年,他掀掉旧瓦房,盖起了古城村第一家楼房。这一年,曾宪华光荣引退,他的儿子们接过他的衣钵,曾家有了新的砂器传人。
荥经砂器制作工艺简单,制作出来的砂器原始古朴。荥经砂器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工艺茶具,这一类价格较高;第二类是花盆,吸水透气,上面镌刻青龙等花饰,特别适合喜阴的兰草生长;第三类为传统日杂类,即砂锅、药罐等。荥经砂器的色泽是黑黑的,与宜兴紫砂相比而言,似乎有些难看;摸上去,感觉手在砂布上磨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细的黑砂茶壶也出现了。相较紫砂来说,它又别有一番韵味。黑砂壶可以放在火上烧煮,紫砂却不能。
砂器印象
古城村里1公里长的砂器街犹如两堵窄墙包围着公路。谈到砂器的前途,古城村人的目光不免有些迷茫。目前他们的砂器生产仍然滞留在家庭作坊式,既无规模效应,更谈不上营销策划和产品研发等。
古城村几乎家家有作坊,户户卖砂器,当路过的车辆减速行驶时,村民们便充满了渴望,期待有人下车购买。但这种渴望并没有让他们维持多久,砂器围路蔚为大观,但看着粗犷的砂器,让大多城里人望而生畏。不过,古城村的人做不成砂器,并不影响他们的生计,他们全都是亦工亦农的双重身分,农闲时以烧窑为主,农忙时则在田里劳作。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窑。沿着坑洼的土路走进店铺后面的乡间,石棉瓦和青瓦在田间与菜地间盘桓,粉尘与蛛网掩着这些房顶与墙面,三三两两的妇女时不时拿些坯子到外面来,也有人将烧坏的砂器从作坊里扔出来。在前期的一些工序中,包括搅拌、筛料等非重体力和技术含量不高的活都是由妇女来完成的。
荥经砂器用以炖肉、煮菜,能保持营养和鲜味。用于盛装熟食,即使在夏秋季节,放置12小时也不变味。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古老的砂器算是绿色环保生态产品。
而如今,药罐扔了,砂锅淘汰了,在这个重视外观光洁的时代,粗黑的砂器实在处境尴尬。好在眼下栽花种草的人多了,荥经砂器仍有它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世间变幻万千,古城烟云依然。荥经砂器,一个土陶时代的产物还顽强地生存着。
2008年初,荥经砂器传统制作工艺,被正式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来,生生不息的荥经砂器的故事还将流传。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今天依然还有人在生产砂陶,制作砂陶的四川省荥经县古城村人依然徘徊在传统手工艺的边缘,“土与火”——人类第一次壮举的生产艺术,在这里竟然从古演到今。
古城烟云
三月的油菜花把古城村遮掩得严严实实。古城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严道古城遗址,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年前,这里的砂器和四川的蜀布、邛杖沿着南方丝绸之路销往四方。
严道古城湮灭了,原来方圆十几里的城墙只剩下几堆土丘,在一个叫城楼子的地方,还有一段几十米的残垣断壁。然而,散发着清幽之光的黑色砂器留下了,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在严道古城遗址下面,埋藏着多少秘密?谁也不得而知。
据史书记载,荥经砂器起源于战国时期。2000多年来,荥经砂器是怎样走过来的?
当地老人曾宪华说:“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做砂器的。以前的砂器简单得很,不是砂锅就是砂罐。”也许砂器是荥经人娱乐的古老版本,“自娱自乐”的荥经砂器至今依然是脚踩黑泥,手捏黑砂。
严道古城位于四川省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国道108线从这里经过,公路两侧的店铺前,家家户户都堆放着荥经砂器,高高低低绵延近1公里,颇为壮观。
这里曾是汉代严道城所在。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置严道县,封战功卓著的同父异母弟樗里疾于此,号严君,严道古城因而得名。这里曾经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交汇地,是汉代重兵把守的边关。邛竹、蜀布、漆器以及中原地区的盐、铁、粮等生活用品,通过这里远销到今印度、阿富汗等地。中原及巴蜀等地则通过交换获取笮马、牦牛、铜矿等。汉文帝时,邓通奉命于严道铜山冶铜铸钱,一时“邓氏钱,布天下”。直至唐武德三年,始改严道为荥经。
“古城烟云”是荥经的八景之一,民间流传诸葛亮南征时曾屯兵于此,布下“八阵图”以御敌兵,每当营中炊烟升起之时,渺若烟雨。其实不然,诸葛亮南征并没有经过荥经,只是这里在焙烧砂器时,冉冉升起的烟帘笼罩着严道古城,形成了一道久久不散的“古城烟雨”胜景。
在村民曾宪华家的背后,有一条依稀可见的小路,曾宪华和相亲们称之为“官路”,卵石铺排的“官路”方向与108国道(川云西路)一致,从山脚下一直通向云雾缭绕的天边。这条“官路”其实就是南方丝绸之路,铺路的卵石硕大如磨盘,每块大小几乎一样,路面平整,经历2000年风雨却没有发生沉陷,显然路基是被夯实了的。
铺路石在油菜花的映照下显得光亮整齐。曾宪华用手刨了刨松软的泥土,果然泥土中有不少砂器的碎片。这些毫不起眼的碎片在向人们暗示着往昔的辉煌。
关于砂器的传说,曾宪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很久以前,有个朝廷官员路过荥经古城坪,由于山路难行,一行人走得腰酸腿痛,于是就在古城坪停下休息。这位官员口渴难忍,派随从为他找开水。当时,古城坪人烟稀少,人们生活贫困,随从找了几户人家都找不到烧开水的家什。其中,有一户主人便抠砣泥巴来捏个窝窝,里面装满水,放在杉丫火堆上烧。把水烧开后,送给这位官员喝。官员连声称赞,说从来没有喝过这样甜的水。官员走后,古城坪的人们便开始学着用泥巴做成各式各样的烧水、煮饭的器物,用杉丫煅烧,就成了砂锅的雏形。经过人们的实际运用和改进,荥经砂锅就传下来了。
《荥经县志》载,荥经六合乡古城村多黏土,砂器生产历史悠久。据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的秦、汉墓葬文物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已有砂器生产。
千年孤独
古城村临近严道古城墙,这一带盛产一种黄白色的黏土,土质细腻,黏性很强,是生产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民间称作白善泥。这种黏土不含毒害元素,因而荥经砂器用作炊具、餐具安全可靠,是绝对环保的用具。白善泥的惟一产地就是荥经古城坪一带,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储量极为丰富,据考证,常规开采可维持千年。
自2000多年前设严道治所以来,这一带一直人丁兴旺,且为交通重镇,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具,古人就地取材,采黏土为料烧制各种陶器。而荥经一带盛产的原煤也为制陶提供了必需的燃料和辅料。在黏土中加上煤灰就烧制成了闻名于世的黑陶,也就是今天所见的荥经砂器。
据史书记载,到民国时期,这里共有窑13座,主要生产敞口砂锅、坦砂锅、甑饭砂锅、烘锅、水缸、炉具、药罐等。解放后,荥经砂器种类日渐增多,主要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花盆、禽畜食槽,甚至还有节煤炉、蜂窝煤炉等灶具,产品达40余种。
虽然古城村村民祖祖辈辈做砂器,但并没有出现做砂器的财主,因为做砂器只能糊口,并不能发财。解放初期,古城村有六家砂器家庭作坊,“但规模都小,做的多是砂锅,或是药罐,赚不了多少钱。”曾宪华说。解放后,政府在这里成立了国营砂器厂,虽说是国营厂,但也没有看到多少机器,依然是手工捏制,国营砂器厂风雨飘摇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倒闭了。
20多年前,曾宪华开始备料,准备恢复砂器生产。那时的生产工艺可能和2000多年前没有什么差别,用脚踩的工具将灰杵细,用手拉风箱“煽风点火”,随后点燃烧砂锅的炉火。近年来,荥经县喂长毛兔的人多了,曾宪华就做兔子钵钵,一天做几百个都供不应求。扩大生产,脚踩杵灰太慢,改用牛拉石碾子碾灰,还是太慢,最后他尝试用粉碎机加工。1987年,他掀掉旧瓦房,盖起了古城村第一家楼房。这一年,曾宪华光荣引退,他的儿子们接过他的衣钵,曾家有了新的砂器传人。
荥经砂器制作工艺简单,制作出来的砂器原始古朴。荥经砂器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工艺茶具,这一类价格较高;第二类是花盆,吸水透气,上面镌刻青龙等花饰,特别适合喜阴的兰草生长;第三类为传统日杂类,即砂锅、药罐等。荥经砂器的色泽是黑黑的,与宜兴紫砂相比而言,似乎有些难看;摸上去,感觉手在砂布上磨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细的黑砂茶壶也出现了。相较紫砂来说,它又别有一番韵味。黑砂壶可以放在火上烧煮,紫砂却不能。
砂器印象
古城村里1公里长的砂器街犹如两堵窄墙包围着公路。谈到砂器的前途,古城村人的目光不免有些迷茫。目前他们的砂器生产仍然滞留在家庭作坊式,既无规模效应,更谈不上营销策划和产品研发等。
古城村几乎家家有作坊,户户卖砂器,当路过的车辆减速行驶时,村民们便充满了渴望,期待有人下车购买。但这种渴望并没有让他们维持多久,砂器围路蔚为大观,但看着粗犷的砂器,让大多城里人望而生畏。不过,古城村的人做不成砂器,并不影响他们的生计,他们全都是亦工亦农的双重身分,农闲时以烧窑为主,农忙时则在田里劳作。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窑。沿着坑洼的土路走进店铺后面的乡间,石棉瓦和青瓦在田间与菜地间盘桓,粉尘与蛛网掩着这些房顶与墙面,三三两两的妇女时不时拿些坯子到外面来,也有人将烧坏的砂器从作坊里扔出来。在前期的一些工序中,包括搅拌、筛料等非重体力和技术含量不高的活都是由妇女来完成的。
荥经砂器用以炖肉、煮菜,能保持营养和鲜味。用于盛装熟食,即使在夏秋季节,放置12小时也不变味。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古老的砂器算是绿色环保生态产品。
而如今,药罐扔了,砂锅淘汰了,在这个重视外观光洁的时代,粗黑的砂器实在处境尴尬。好在眼下栽花种草的人多了,荥经砂器仍有它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人世间变幻万千,古城烟云依然。荥经砂器,一个土陶时代的产物还顽强地生存着。
2008年初,荥经砂器传统制作工艺,被正式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看来,生生不息的荥经砂器的故事还将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