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污染物汇入阈值研究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洪湖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定量提出污染物汇入阈值,在构建洪湖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丰、平、枯水期典型出入湖流量、污染物汇入情况下洪湖水质时空分布情况,采用试错法试算了各水期主要入湖口污染物汇入阈值.结果表明,蓝田、湖心A、桐梓湖、下新河等4个距离污染物汇入口较近的水质控制点,NH3-N、TP浓度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湖心B、排水闸、杨柴湖、小港等4个距离污染物汇入口较远的水质控制点,NH3-N、TP浓度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洪湖NH3-N、TP浓度总体呈西北部、北部>中部>东部>南部,水质总体呈现由北向南变好趋势;主要入湖口污染物汇入浓度阈值呈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但总体差别不大,NH3-N、TP年汇入污染物总量阈值分别为2 537.77、116.53 t/a.研究成果可为洪湖水质达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现有水环境容量在流域的应用,构建了“控制单元划分—功能区建立—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污染物削减量—污染管控”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以辽东沿海诸河中污染较重的庄河为例进行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结果 表明,综合考虑行政区划、水文条件、监测断面、污染源分布等水环境功能条件,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和3个功能区;将最枯季水文条件下的地表水环境容量作为评价管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庄河扣除非点源影响的COD、氨氮(NH3-N)、总磷(TP)地表水环境容量分别为563.1、24.6、4.3 t/a;庄河小于屯控制断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经常发生区域性暴雨,容易形成涨落迅猛、峰型尖瘦的高含沙洪水过程,次洪沙峰量级预报的准确度对汛期调水调沙工程调度,特别是对高含沙量洪水事件十分重要.针对黄河中游水沙预报难度大、精度偏低的现状,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开展秃尾河和湫水河两个流域的次洪最大含沙量的预报预警研究.结果 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大含沙量量级模拟预报平均合格率分别在85%、90%以上,模型精度较高.
以武汉市茶山刘分流制排水区域为例,基于4场雨水径流水质水量监测资料,采用初始冲刷无量纲累积分析M(V)曲线分析了雨水径流初始冲刷效应,并使用SPSS软件对4场降雨事件的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武汉市雨水径流污染物COD、TP、TN、NH3-N的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分别为地表水Ⅴ类标准的4.9、6.2、13.0、9.7倍,雨水径流污染负荷较高;降雨强度和前期干旱天数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截流前40%~60%的径流量可截流大部分污染物;降雨强度不大时,雨水径流中SS与COD、TP、TN有较强的
为明确常州市可用水量,贯彻落实“以水而定”,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来水水源,提出县级行政区可用水量核算方法,核算了各分区不同水平年、不同来水频率的地表水可用水量、地下水可用水量、非常规水可用水量和外调水可用水量,将可用水量核算结果进一步分配至各县级行政区并提出优化配置建议,核算结果可为常州市的未来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发展趋势,有助于认识其对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结合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相关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权—物元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个中心城市水资源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太原、郑州、济南、银川、青岛等中心城市处于临界安全等级,呼和浩特、西宁、兰州、西安等中心城市处于较不安全等级.研究结果对指导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为研究西南山区暴雨作用下坡面泥沙输移变化过程,进行了不同雨强下的坡面冲刷试验,判定了坡面泥沙输移激增时间节点,研究了雨强对坡面泥沙输移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坡面细沟开始合并的时间点可作为坡面泥沙输移激增判定条件;雨强与泥沙激增时间点、泥沙垮塌时间点及泥沙进入水槽时间点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与坡面平均输沙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雨强是坡面泥沙输移变化最主要的因素.研究结果对西南山区水沙灾害防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太湖中的水华爆发对太湖及其沿岸居民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保证提前预测蓝藻密度非常重要.为精确预测太湖蓝藻密度,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维卷积模型,筛选并优化激活函数,提出一种基于1D CNN-SLSTM的预测模型预测蓝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1D CNN-SLSTM模型的RRMSE、MMAPE、MMAE值分别比单独使用LSTM模型降低30.38%、1.85%、16.89%,R值和NNsE值则提升了0.08、0.17,验证了使用扩展型指数线性单元激活函数(Selu)的LSTM神经网络(1D
为解决传统灰水足迹模型污染物容许限值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三角模糊数理论,建立了改进的灰水足迹模型和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湖北省的灰水足迹评估中.结果 表明,2017年,湖北省COD、总氮、氨氮、总磷的灰水足迹依次为三角模糊数(129.8×108,259.7×108,346.2×108)、(360×108,720×108,1440×108)、(541.5×108,1083×108,2166×108)、(14.8×108,295 × 108,2360× 108) m3.其中最可能值与传统灰水足迹评价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四方面选取武汉市16项指标构建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灰关联分析法对武汉市2013~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8年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小幅上升,总体平稳.其中2013年武汉市水资源承载综合值处于V2级别,为较弱水平;2014~2018年武汉市水资源承载综合值处于V3级别,为中等水平;社会子
基于2020年最新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采用风险商模型评估了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内三个河段六个代表性测站的氨氮生态风险状况.结果 显示,金沙江的氨氮风险明显高于川江和赤水河,其中金沙江宜宾站的氨氮风险最高,其短期风险商(SSRQ)和长期风险商(LLRQ)的均值分别为0.131、0.630,均属于中等级别,表明宜宾站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虽然未超出容许限值,但不可忽略;川江的氨氮风险明显低于金沙江和赤水河,其中川江朱沱站的氨氮风险最低,SSRQ、LLRQ的均值分别为0.052、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