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的选择标准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其中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性回肠新膀胱术。然后分析了这两种尿流改道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结果 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在回肠膀胱术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近期并发症;而回肠新膀胱术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在回肠新膀胱术中,出现尿失禁患者有2例,需间接导尿或压腹排尿的患者有3例,其余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采用膀胱镜进行术后复查,没有发现尿道肿瘤复发。结论 相对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者,接受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然而临床治疗中,具体尿流改道方式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术式选择
  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复复发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就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然而患者在膀胱全切后选择的尿流改道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现做如下报告:
  1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共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2.8岁。本组患者有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行回肠新膀胱术。临床表现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或者尿路刺激症状。在术后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有62例患者为高级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1例肉瘤,2例腺癌。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1.2 方法 回肠膀胱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在和回盲部相距10cm-15cm的位置,取一段约20cm长的带系膜使其从回肠袢游离出来。然后将回肠的连续性恢复,并将回肠系膜缝合,同时关闭近端游离回肠袢。吻合双侧输尿管与之端侧,采用常规的方式置留输尿管支架管。在患者右下腹行回肠远端造瘘。
  而回肠新膀胱术则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在和回盲部相距10cm-15cm的位置,取一段约40cm长的带蒂回肠段,并将回肠连续性重新建立,将肠系膜裂口关闭。从对系膜缘纵行剖开带蒂回肠段后,U行排列后,采用2-0可吸收线缝制贮尿囊。使肠片下缘将尿道围绕然后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先行回肠新膀胱和双侧输尿管吻合术之,从腹壁将输尿管内置支架引出,再将回肠新膀胱前壁关闭。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后回访,最短访问3个月,最长的随访时间为6年4个月,其中平均随访时间为29个月。术后随访结果如表1所示。在回肠膀胱术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近期并发症;而回肠新膀胱术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在回肠新膀胱术中,出现尿失禁患者有2例,需间接导尿或压腹排尿的患者有3例,其余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采用膀胱镜进行术后复查,没有发现尿道肿瘤复发。
  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出现肠梗阻、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近期并发症患者7例出现近期并发症患者6例,尿失禁患者2例,间接导尿或压腹排尿的患者有3例,其余均可自行导尿
  3 讨 论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有效治疗方法,治愈率高,然而患者在全切膀胱后,其尿流改道的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有着决定性作用。
  关于根治性膀胱全切后,用作尿流改道的材料该选择肠管的哪个部位,还需由患者的肾功能决定,以及有无既往盆腔放疗史,腹部手术史等情况决定。同时还应当考虑该材料对机体的生理影响以及新膀胱的功能情况[3]。在重建尿路过程中,回肠和结肠是最常用的材料。但是我们通常多选择回肠。虽然说回肠和结肠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有着相似的发生率,但是结肠更易引发粪瘘和肾感染。且回肠取材方便,有较大的活动度,手术操作方便,腔细小,血液供应丰富,坏死与肠瘘的机率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回肠具有较小的收缩性,在去管化后形成的膀胱顺应性高,压力最低。能够保护肾功能,且达到良好的尿控率。回肠粘膜萎缩减少了尿液成份的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发生电解质紊乱[4]。在術后早期,虽然回肠分泌了较多的黏液,然而经研究发现,回肠黏膜受到尿液的影响形成早期炎症期,之后进入退性期,破坏了负责吸收的组织去微绒毛、刷状缘等,使其逐渐退变,吸收能力变为原来的1/8。最后,回肠黏膜上皮类似于尿路上皮,具备覆盖保护功能。
  回肠膀胱术有着非常简单的操作。其优点有:具备确切的疗效,很少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低,曾经还被人们称作标准的尿流改道术。可是却需要腹壁造口,终身佩带尿袋十分不方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采用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不用佩带尿袋,尿液借助腹压或者间歇性自行导尿而排空,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的首选方案为回肠新膀胱术。但是还需注意该术式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其禁忌症有:患者有尿道梗阻性病变,尿道或后尿道瓣膜结核、尿道变窄等;患者有肠道放射性照射史,或者曾有肠黏连、肠道结核等肠道病变,满足不了肠管切除长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程爱军.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2(2):134.
  [2] 柯昌兴,王剑松,徐鸿毅,等.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疗效评价[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4):250-252.
  [3] 马立强,任传蔚.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9):45-46.
  [4] 师宏斌,马强,丁彦才,等.乙状结肠直肠膀胱尿流改道术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2(1):31-32.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探讨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限于结肠粘膜的炎症性肠病,由多种病因综合交互作用引起,西医治疗作用迅速,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中医辨证施治具有疗效好,辩证用药的优点。临床治疗最好是采用中西医、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3-5年的文献,通过病因病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脑梗塞康复期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68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先天性巨结肠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症却较罕见.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rn例1.病人男性,19岁.因腹胀、腹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2天急诊入院.追
期刊
内容提要rn本书为之一.rn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社区医疗服务,为基层输送大量医疗卫生人才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丛书根据基层医疗的需要编写,内容为常见病的诊疗和常用技术.rn本
【摘要】 目的 对1例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思路,并进行学习总结。方法 从临床药师角度对1例合并多种疾病患者在特殊人群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选择等方面实行药学监护。结果 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合并用药情况建议停用对肾脏有毒性或经肾排泄的药物、将降压药物由琥珀酸美托洛尔改为富马酸比索洛尔、抗感染药物由头孢硫咪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有效避免了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降低了药物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影响分析.方法:选入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即实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2012 年期间我科收住的62例早产儿,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nCPAP进行治疗,治疗组在生后12h内给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未用药。结果:治疗组在使用固尔苏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比例为3.1%,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0例,而对照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比例为40%,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复律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84例老年人心房颤动病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纠正诱因基础上,采用西地兰或异搏定治疗。结果使用洋地黄转复62例,成功60例,转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