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大潮,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问题。现大部分流动家庭的家长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很多家长明确表示“自然成长”,出现“养而不教”的现象。有些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低下。调研分析:家庭和外部两大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的主因。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从现有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2.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在调查中,有65%的父母一天工作要10至12小时。这是流动人口迫于为追求更多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
  二、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机会缺乏。学校教育机会的缺乏,包括客观上不能上学和主观上不愿上学两种情况。
  客观上不能上学,就是指无校可上。主观上不愿上学,指的是流动家庭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首先,流动家庭聚居区对家庭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同老乡住在一起会带来一种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对于那些因为方言口音而难以同当地人交流和感到受当地人歧视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言尤有裨益。另一方面,同当地居民住在一起则使流动家庭特别是其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由于流动家庭居住地方经常变动,带来社区环境的经常变动,从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对于许多流动家庭来说,城市生活是不稳定的,他们居无定所,面对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很难保证给子女提供稳定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3.同龄群体。所谓同龄群体,指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群集合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流动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流动家庭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其同龄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数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在农村中由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上的亲近,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往往比较多,有时一个村子的孩子差不多就组成一个同龄群体。而在流入城市后,由于原有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本上消失,流动家庭子女的同龄群体数量明显减少。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儿童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同龄群体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这种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从而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4.大众传媒。流动家庭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后,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大众传媒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丰富的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知识,激励孩子向成功人物学习;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娱乐需要,充实了孩子的课余生活,缓解了孩子的孤独苦闷情绪。
  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作用,不健康传媒中(包括影视、读物等)大量的暴力、色情信息腐蚀了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灵,大量的虚假信息混淆了孩子的视听,孩子因为过量的信息而产生了迷航现象,显得无所适从。
  5.地方制度。从地方制度因素来说,流动家庭在子女家庭教育上出现的各种失调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以及为维护和巩固这种城乡分割体系而设立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最大影响就是户籍歧视,流动家庭及其子女往往因为其农村户口兼流动人口而被当作“三等公民”,遭遇诸多不合理的待遇。
  三、对策及建议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流动人口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是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能充分推动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作为具有专业教育水平的学校,要作为一个“主动者”,将家长拉到“教育圈子”里,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教课堂,引领家教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个案分析、个别指导等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受益的既是学校、家长,更是学生。作为社区,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除了宣传家庭教育知识,还可以建设社区图书室等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其他文献
小学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画理论教学与绘画实践练习,两者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教师在小学中国画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技法教学。该文探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小学中国画教学三维目标的角度与具体措施,并探索验证小学中国画教学三维目标落实效果的方法。
作为21世纪的主人,学生们是祖国的未来。但随着国家逐渐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加之生活条件颇为优越,很多学生不爱护公共财物,缺乏道德修养。特别是在借阅图书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据我们了解,某校一个年级开展了“书香班级”的特色读书活动,该年级同学已经养成了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各班都建立了班级小书柜,并且每班都有一定的藏书量,同学们手中
期刊
在书法上,他五体兼攻、技法娴熟.在人生路上,他年少获得大名、中学时就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生活中,他具有独特的敏感,是一位大智若愚式的人物,这就是蒋向前.早年他于汉碑和“二王”行草一脉用功甚勤,功力深厚,气息醇古,颇具魏晋风度.自南下深圳后,在这座充满机遇和奇迹的现代化都市里,他波澜不惊,淡泊处世,极少参加各类活动.不理解的人以为他故作清高,熟悉的人方知他的内心简单纯粹,纯粹得只剩下艺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书画痴,这是蒋向前内心的最好写照.
期刊
现实中电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进步使得人类信息的传播与交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她所代表的是世界科技潮流,给世界的变化是巨大的,给教育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网络信息化在家校合作教育中,会以复杂多变的方式显现自己的作用,从而促使学校在具体实施家校合作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去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家校合作的时效性,不断积极探索,不断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
期刊
一、研究概述  对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海淀培智于文校长在《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丰富内涵》一文中指出:“二者是内容与目标的关系。”我国特教专家陈云英教授在《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中也指出:“将‘实用语文’课程的性质确定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基础性学科。”  我们深切感到,要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语文和生活如何“整合”是关键。我们既不能像普小那样简单链接,也不能像单纯生活主题课那样去除语
期刊
2021年9月3日下午,“永远跟党走”——宝安区美术作品展在深圳市宝安区旭生美术馆开幕,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晋文,市文联副秘书长、组联部主任江冠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区文联主席史文集,区文联党支部书记、二级调研员赖为杰及西乡街道、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单位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期刊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不仅能为学生营造出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同学关系,而且还能让全班同学轻松愉快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抓好班风建设,就抓住了繁杂的班级工作之关键。下面我就这三个层面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做法。  一、抓习惯,奠定优良班风的基础  1.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班主
期刊
期刊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西方的智慧》导读”“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基于通识教育的“五维目标”,以问题引领,通过教师精讲、主题汇报、专题研讨、读书报告四个环节,对英国思想家罗素的经典著作《西方的智慧》进行导读的教学.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问题式教学与知识分子精神,注重经典性、融通性、积极性和学生高度参与的主体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英语网课为例,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揭示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对于依托各个平台所开设的英语网络课程的技术接受度,问卷调查表明:英语网课有一定的有用性,在疫情期间承担起了历史所付予的重任;其中易用性高于有用性,说明网络平台符合认知习惯.最后结果:受试并没有对英语网络课程表示高度肯定,说明被迫推上历史舞台的网课尚不成熟,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提出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