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大潮,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问题。现大部分流动家庭的家长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很多家长明确表示“自然成长”,出现“养而不教”的现象。有些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低下。调研分析:家庭和外部两大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的主因。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从现有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2.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在调查中,有65%的父母一天工作要10至12小时。这是流动人口迫于为追求更多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
二、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机会缺乏。学校教育机会的缺乏,包括客观上不能上学和主观上不愿上学两种情况。
客观上不能上学,就是指无校可上。主观上不愿上学,指的是流动家庭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首先,流动家庭聚居区对家庭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同老乡住在一起会带来一种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对于那些因为方言口音而难以同当地人交流和感到受当地人歧视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言尤有裨益。另一方面,同当地居民住在一起则使流动家庭特别是其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由于流动家庭居住地方经常变动,带来社区环境的经常变动,从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对于许多流动家庭来说,城市生活是不稳定的,他们居无定所,面对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很难保证给子女提供稳定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3.同龄群体。所谓同龄群体,指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群集合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流动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流动家庭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其同龄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数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在农村中由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上的亲近,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往往比较多,有时一个村子的孩子差不多就组成一个同龄群体。而在流入城市后,由于原有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本上消失,流动家庭子女的同龄群体数量明显减少。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儿童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同龄群体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这种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从而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4.大众传媒。流动家庭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后,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大众传媒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丰富的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知识,激励孩子向成功人物学习;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娱乐需要,充实了孩子的课余生活,缓解了孩子的孤独苦闷情绪。
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作用,不健康传媒中(包括影视、读物等)大量的暴力、色情信息腐蚀了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灵,大量的虚假信息混淆了孩子的视听,孩子因为过量的信息而产生了迷航现象,显得无所适从。
5.地方制度。从地方制度因素来说,流动家庭在子女家庭教育上出现的各种失调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以及为维护和巩固这种城乡分割体系而设立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最大影响就是户籍歧视,流动家庭及其子女往往因为其农村户口兼流动人口而被当作“三等公民”,遭遇诸多不合理的待遇。
三、对策及建议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流动人口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是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能充分推动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作为具有专业教育水平的学校,要作为一个“主动者”,将家长拉到“教育圈子”里,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教课堂,引领家教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个案分析、个别指导等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受益的既是学校、家长,更是学生。作为社区,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除了宣传家庭教育知识,还可以建设社区图书室等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从现有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2.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在调查中,有65%的父母一天工作要10至12小时。这是流动人口迫于为追求更多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
二、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机会缺乏。学校教育机会的缺乏,包括客观上不能上学和主观上不愿上学两种情况。
客观上不能上学,就是指无校可上。主观上不愿上学,指的是流动家庭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首先,流动家庭聚居区对家庭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同老乡住在一起会带来一种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对于那些因为方言口音而难以同当地人交流和感到受当地人歧视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言尤有裨益。另一方面,同当地居民住在一起则使流动家庭特别是其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由于流动家庭居住地方经常变动,带来社区环境的经常变动,从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对于许多流动家庭来说,城市生活是不稳定的,他们居无定所,面对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很难保证给子女提供稳定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3.同龄群体。所谓同龄群体,指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群集合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流动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流动家庭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其同龄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数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在农村中由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上的亲近,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往往比较多,有时一个村子的孩子差不多就组成一个同龄群体。而在流入城市后,由于原有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本上消失,流动家庭子女的同龄群体数量明显减少。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儿童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同龄群体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这种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从而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4.大众传媒。流动家庭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后,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大众传媒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丰富的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知识,激励孩子向成功人物学习;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娱乐需要,充实了孩子的课余生活,缓解了孩子的孤独苦闷情绪。
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作用,不健康传媒中(包括影视、读物等)大量的暴力、色情信息腐蚀了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灵,大量的虚假信息混淆了孩子的视听,孩子因为过量的信息而产生了迷航现象,显得无所适从。
5.地方制度。从地方制度因素来说,流动家庭在子女家庭教育上出现的各种失调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以及为维护和巩固这种城乡分割体系而设立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最大影响就是户籍歧视,流动家庭及其子女往往因为其农村户口兼流动人口而被当作“三等公民”,遭遇诸多不合理的待遇。
三、对策及建议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流动人口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是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能充分推动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作为具有专业教育水平的学校,要作为一个“主动者”,将家长拉到“教育圈子”里,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教课堂,引领家教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个案分析、个别指导等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受益的既是学校、家长,更是学生。作为社区,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除了宣传家庭教育知识,还可以建设社区图书室等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流动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