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1854-1921),是第一位系统地将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理论引入中国的学者,对思想、学术界影响深远。令人骄傲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严复手稿十五种,包括译著、专著、诗稿、信件等。他们是新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之初,文化部文物局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馆方当时请古籍文物鉴定专家鉴定确认,最终定为二级乙类珍贵文物,于1964年2月编入馆藏善本书目。至今看来,如此规模的严复手稿收藏,堪称绝无仅有。这些手稿中,一部分尚未出版面世,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这位思想家;一部分虽已出版,但手稿与出版物有不同程度差异,反映出严复学术思想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等多方面历史信息,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十五种手稿概述
馆藏严复十五种手稿,按其性质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译稿类
严复作为翻译家,其著作首先是译著。馆藏十五种手稿当中,有9种是译稿:《国计学甲部》《计学浅说》《国制不同分》《群学肄言》《国拘第九》《穆勒名学》《社会通诠》《自由释义》《政治讲义》。
第一种:《国计学甲部》手稿。由《国计学甲部》和《法意》第三十卷两部译稿组成。
《国计学甲部》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7、宽16.3厘米,版框高21.2、宽14厘米。译稿原著作者是法国巴黎法典学堂讲师齐察理。译稿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国计学指归所讲求者何事,第二章计学所论人事实多公例可立否,第三章食货之经渐成科学之历史。前两章内容主要是阐述经济学定义,论证社会科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科学为各类科学之首的地位。第三章仅有题目没有内容,可见是一部未完稿。这部手稿的翻译时间不详。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学者皮后锋《严复大传》,曾对其翻译时间和目的做出推测:“这两部经济学翻译残稿可能是甲午战争前,即严复在总办北洋水师学堂期间所做的翻译尝试,反映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注。”
《法意》原著作者是法国近代启蒙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原著出版于1748年。嚴复在1909年翻译并出版《法意》二十九卷。但《法意》第三十卷译稿并未出版。第三十卷的题目是论拂秣之拂特法典所兴后来法国王制相关者。“拂棘”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罗马帝国并没有“拂特法典”,因而“拂棘之拂特法典”推测应为罗马之“罗马法典”。《法意》第三十卷译稿共有十一章,其内容主要是罗马法典的由来以及对法国政治及法律体系的影响。
第二种:《计学浅说》译稿手稿。原著作者是英国逻辑学家、经济学家耶芳斯。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5、宽16.3厘米,版框高21.2、宽14.1厘米。原著出版于1878年,严复译稿第一册、第二册的扉页有严复手书的翻译时间:“辛亥七月十四日开译,至八月八日止”“八月初九日”。严复当时所用的是农历纪年,辛亥年是1911年。从严复手稿第一册的目录看,《计学浅说》原著有十六篇:序论第一,物用第二,生殖第三,分功第四,母本第五,分财第六,工庸第七,工会第八,合作第九,佃地第十,交易第十一,货币第十二,信用及银行第十三,信用循环第十四,政效第十五,赋税第十六。但手稿只译完了前九篇,其中第八篇的题目是行社第八,与目录不同。由此可见,严复并没有译完《计学浅说》。《计学浅说》是一部经济学著作,阐述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严复翻译这部著作也反映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第三种:《国制不同分》译稿手稿。内容与严复所译《社会通诠》第十四章一致,应为《社会通诠》译稿的一部分。《国制不同分》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5、宽21.8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社会通诠》译稿手稿缺少第十四章,与这部手稿合组,就成为这部著作的完整译稿。
第四种:《群学肄言》译稿手稿。原著是斯宾塞在1873年出版的《社会学研究》。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7、宽17.8厘米,版框高21.7、宽14厘米。严复在译稿中注明过翻译时间,手稿第二册正文最后一页有他手书:“辛丑十一月初八夕初纂记”;第三册正文最后一页有:“壬寅六月十八日记”;第四册正文最后一页,严复用朱笔手书:“壬寅七月初十日删润记此”;第五册正文最后一页,严复用朱笔手写:“壬寅七月十四日删润毕”。由此可见这位学者的严谨学风;由此可知翻译开始时间为辛丑年(1901年),结束于壬寅年(1902年)七月十四日。手稿共有十五篇,分别为:砭愚第一,劝学第二,明体第三,喻难第四,物蔽第五,智蒙第六,情瞀第七,学诐第八,流梏第十,政惑第十一,教辟第十二,缮性第十三,达生第十四,问神第十五,成章第十六。
第五种:《国拘第九》译稿手稿。这是《群学肄言》手稿的一部分。《国拘第九》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7、宽17.5厘米,版框高21.6、宽14厘米。《群学肄言》译稿恰好缺少第九篇,两者组成完整的译稿。在译稿正文最后一页,严复手写其翻译时间:“光绪壬寅六月二十二日删润”。《群学肄言》译稿第三册翻译时间是壬寅年六月十八日,第四册的翻译时间是壬寅年七月初十;《国拘第九》翻译时间在两者之间,证明《国拘第九》是《群学肄言》手稿的第九篇。
第六种:《穆勒名学》译稿手稿。这部手稿不完整,严复在书的扉页上手书手稿的名字:“穆勒名学丙上”。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8、宽17.6厘米,版框高21.6、宽14.1厘米。手稿扉页上有严复用朱笔手写一段识语,道明这部译稿的翻译时间和严复对此书的评价:“吾译此书真前无古人,后绝来哲,不以译故损价值也,惜乎中国无一赏音。扬子云:‘期知者于千载’,吾则望百年后之严幼陵耳。癸卯二月二十七夜在京邸记。”癸卯年是1903年,说明这年二月二十七日这部译稿已经完成。《穆勒名学》译稿共有十三篇:篇一通论内籀大旨,篇二论有名内籀实非内籀,篇三论内籀基础,篇四论自然公例,篇五论因果,篇六论诸并因会合之理,篇七论观察试验,篇八论内籀四术,篇九设事以明内籀四术之用,篇十论众多之因错综之果,篇十一论繁果解例以兼用外籀为宗,篇十二论解例,篇十三杂举解例之事实。《穆勒名学》内容是关于逻辑学方法论。 第七种:《社会通诠》译稿手稿。原著是英国法学权威甄克思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简史》。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7、宽21.7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1903年ll至12月,严复翻译《政治简史》并将之命名为《社会通诠》。《社会通诠》译稿前三册共有十三章:社会形式分第一,图腾群制分第二,宗法通论分第三,豢扰禽兽分第四,种人群制分第五,耕稼民族分第六,工贾行社分第七,拂特封建分第八,国家初制分第九,产业法治分第十,国家之刑法权分第十一,国家之议制权分第十二,国家之行政权分第十三。第四册是美术通诠三篇:篇一术艺,篇二文辞,篇三古代鉴别。《社会通诠》译稿阐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由最初的蛮夷社会到宗法社会,继而进化到现代国家社会。严复在手稿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中国自秦朝以来两千余年始终停留在宗法社会,与人类社会进化的趋势不符。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宗法社会过渡到现代国家社会。
第八种:《自由释义》译稿手稿。原著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自由释义》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4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严复在1900年完成了这部著作的翻译,但仅仅是初稿,还没有润色增删。这一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自由释义》译稿在严复避难途中遗失;1903年得到该手稿的外国人将其邮还严复。严复对失而复得的手稿加以审订润色,完成后写了一篇译序,阐述了翻译这部著作的原因。清末西方自由民权的思想传人中国,历代统治者和守旧人士视自由民主学说为洪水猛兽歪理邪说。故严复在序言中提出:“则民弱者未有其国之能强也,民愚者未有其国之能智也。”手稿对于我们感受这位近代思想家的真情实感,真的弥足珍贵。严复认为穆勒《论自由》系统阐释了西方自由民主的学说,为批判专制制度,宣传民主宪政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部序论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八日侯官严复”,说明在1903年旧历六月初八日这部译稿已经完稿了。
第九种:《政治讲义》手稿。这部手稿比较特殊,它包含严复一篇文稿:《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和一篇译稿:《有机天演》。《政治講义》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6、宽16.4厘米,版框高21.2、宽14厘米。严复的这篇文稿在手稿中没有名字,它出版后的名字是《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这篇文稿是在严复1906年10月到12月间所作。1906年正是清政府开展立宪运动的年份,严复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减轻立宪运动的阻力。他在文章中论述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国王可以长期保有尊位,内阁大臣的权力也很大。中国如果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皇帝和大臣的权利和尊位并没有大的影响。由此可以证明严复支持君主立宪制的立场。
《有机天演》原著作者是英国沙礼卑。译稿共分引论第一和大澄第二两个章节,内容主要是阐述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简单进化到复杂,其进化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进化是渐变的过程,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代都有一点变化,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现在见到的动植物的形态和这些物种最初的形态都有很大的不同。蓝焉克为有机天演学说的建立做了很大贡献,提供了很多证据,而达尔文使有机天演学说完备而变得不可动摇。
第二类:文稿类
严复不仅翻译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自己对当时的时事政治也颇为关心,写下了为数不少阐述政治、学术思想的文稿。十五种手稿中有三种是文稿,包括:《书<百科全书>》《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
第一种:《书<百科全书>》手稿。由三篇文稿组成:《书<百科全书>》、《代提学使陈拟出洋考试布告》、《三来复》。
《书<百科全书>》手稿为绿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镌有:“高等学堂日记”,手稿长27.2、宽17.3厘米,版框高22.2、宽14厘米。《书<百科全书>》手稿鱼尾上部署有“高等学堂日记”所用稿纸,是1906至1907年安庆高等学堂的日记本,因而这三篇文稿都是严复在1907年所著。《书<百科全书>》主要是严复对西方百科全书的理解和评价。他对百科全书的评价很高:“盖以一部之书举古今宇内”,无论宗教、历史还是地理、自然科学都在其中。他认为我国的图书集成,比之百科全书在功用上有所不及。这种观点被戴逸等当代清史研究者所继承,他认为:《大英百科全书》开始了英国近代化进程;而同时期中国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还是总结古代文化。
《代提学使陈拟出洋考试布告》中的“提学使”,是陈伯陶。这篇文稿是1907年5月到7月,严复应邀在南京主持出洋考试时所写。
《三来复》并不是严复本人的译著,严复在手稿中手书这部著作的著译者:“吉灵原本、杜德机译”。这部文稿是严复看过《三来复》译文所写的读后感,由严复读后感可知,这部译著是部小说,小说内容是一个少年所经历轶事。
第二种:《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5、宽21.4厘米,版框高21.9、宽18.3厘米。这篇文稿是严复在1914年所著政论文章。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决定了一个国家长久的强盛,“中华民国”的立国精神是忠孝节义。国家要长久的富强,就要弘扬教育民众忠孝节义的精神。对于如何弘扬引导立国精神,文中提出五种具体措施:1.在师范生和小学生课本中编入史书记载的忠孝节义之事。2.把一些忠孝节义之事实制为流行歌曲。3.地方设忠孝节义祠堂。4.人民有奇节卓行为地方机关公认,由大总统予以褒奖。5.古代和当今忠孝节义之事编纂成集,广泛传播。
第三种:《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手稿。绿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镌有:“高等学堂日记”,手稿长23.4、宽16.7厘米,版框高19、宽14.2厘米。这部文稿又分两篇文稿:《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
《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内容主要是严复对英国宪政特征的论证,认为:“英之政制,以独治为行法,以众治为立法。”在立法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由众人讨论制定;而执行法律的时候,责任专一,权力独立。立法权属于议院,行法之权掌握在由英王领导的内阁诸大臣手中。立法权与行法权分离,内阁诸臣不得成为两议院议员。但立法权和行法权并非完全分立,内阁诸臣可以兼任州郡地方代表。 《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文稿在手稿中没有题目,此为出版后题目。文稿内容主要论述发展教育事业,应以发展物理科学教育为重。他认为我国以前的教育模式有一定弊端:从三育而言,偏重德育而体育、智育太少。在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下,人才稀少、国家贫弱。想要国家繁荣富强,必要发展物理科学教育;但物理科学教授方法与别的学科不同,要教授学习者观物专心之法,使学习者的心与实物径接。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这种认识,如今早已成为共识。
第三类:诗稿类
严复也是诗人,国博藏十五种手稿中有诗稿两部:《怀吕开州》《国际律》两种。
第一种:《怀吕开州》手稿。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3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严复一生创作诗歌有273首,《怀吕开州》诗稿包含严复所作诗歌111首。这些诗歌是旧体诗,体裁包括七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这些诗歌也显示了严复深厚的国学功底。虽然内容上没有直接反映严复的思想政治主张,但他通过这些诗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可与政论文章相互发明。
第二种:《国际律》手稿。主要内容也是严复的诗稿、文稿,包含42首诗歌和3篇文稿:《国际律》、《大学预科<同学录>序》、《新译<日本帝国海军之危机>序》。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5厘米,版框高21.7、宽18.3厘米。
第四类:文稿加书信类
此类有《庚辛函稿》一部。
《庚辛函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7.2、宽16.7厘米,版框高21.7、宽14厘米。包含四篇文稿:《英文汉解》《孙译<化学导源>序》《题曾伯厚<西山永慕图>》《<袖珍英华字典>序》,四封信函:《与毓月华贝勒书》《与中堂书》《与王君》《上泽公书》。
二、十五种手稿出版情况
严复十五种手稿出版情况分三类:
第一类:未出版的著作。十五种手稿中未出版的手稿有三种:《国计学甲部》《计学浅说》《有机天演》(手稿《政治讲义》中)。
第二类:严复去世后,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严复手稿为底本,仅在1986年1月中华书局版《严复集》和2014年7月福建教育出版社《严复全集》中出版的著作有六种:《美术通诠》(手稿《社会通诠》第四册)《书<百科全书>》Ⅸ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手稿《政治讲义》中)、《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手稿《Ⅸ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中)、《庚辛函稿》。
第三类:已出版的著作,Ⅸ社会通诠》《群学肄言》Ⅸ国拘第九》《国制不同分》《穆勒名学》《自由释义》《論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怀吕开州》《国际律》,在严复生前曾多次出版。
上述第二类与第三类有重复的,实际上这两类是十二种,连同第一类的三种,还是十五种。
三、由十五种稿本可见
严复学术思想变化
严复的十五种手稿有三种未出版,十二种已出版。出版后的严复著作与手稿原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题目和内容两个方面,这些差异反映了严复学术思想的变化。
例如《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手稿,出版后的名字是《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手稿内容核心,是他在文章中论述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中国如果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中国的皇帝和大臣的权利和尊位并没有大的影响。这部著作写作目的,是减轻清政府立宪运动的阻力。因此认为最初拟定的题目《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并没有完全概括自己文章的核心思想。而在新的题目中严复强调了“宪政”二字,并概括了文章论证英国立法权与行法权未分立的中心思想,最终将《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定为出版题目。
四、严复手稿的书法艺术价值
《清史稿·林纾严复传》记载:“严复,初名宗光,字又陵,一字几道,侯官人。早慧,嗜为文。闽督沈葆桢初创船政,招试英俊,储海军将才,得复文奇之,用冠其曹。则年十四也。”可见其传统文化包括书法有极高造诣。书论方面有《论书》五古诗及《麓山寺碑》题跋等,富于真知灼见。1911年还购藏了唐李邕《麓山寺碑》拓本。手稿所见,严复书法颇具功底,十五种手稿基本都是行楷,书写时间从1900年到1914年,正当46岁到60岁壮年,书风成熟而书体差别不大,基本属于王羲之书体,兼融宋徽宗瘦金体,而且有苏东坡笔意。根据学者研究,其书法主要是学帖,而不是清后期人们趋之若鹜的所谓“碑学”。二王、颜真卿、苏东坡、瘦金体兼容并蓄,书体从端楷到行草,而最擅长是实用性强的行楷、行草。手稿字迹,笔画清劲舒展、修长迤逦,结体绵密婉丽,笔势洒脱俊逸,才情逸气自然流露笔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五、十五种手稿的意义
手稿中未出版的三种,是尚未面世的孤本,学术价值极高,将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更新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六种是出版物的原著底本,也是这六部著作的唯一手稿本,其学术研究价值也毋庸置疑。其他六种曾经被多次出版的严复著作的手稿,它们大部分既是初稿又是修改稿。因其在严复著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严复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而不论从未出版面世,还是已经多次出版面世,这十五种手稿基本都兼具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作为近代思想家严复的手稿,其历史价值显而易见;作为历史名人墨迹,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作为近代自然科学译著,具有科学史价值。
一、十五种手稿概述
馆藏严复十五种手稿,按其性质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译稿类
严复作为翻译家,其著作首先是译著。馆藏十五种手稿当中,有9种是译稿:《国计学甲部》《计学浅说》《国制不同分》《群学肄言》《国拘第九》《穆勒名学》《社会通诠》《自由释义》《政治讲义》。
第一种:《国计学甲部》手稿。由《国计学甲部》和《法意》第三十卷两部译稿组成。
《国计学甲部》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7、宽16.3厘米,版框高21.2、宽14厘米。译稿原著作者是法国巴黎法典学堂讲师齐察理。译稿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国计学指归所讲求者何事,第二章计学所论人事实多公例可立否,第三章食货之经渐成科学之历史。前两章内容主要是阐述经济学定义,论证社会科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科学为各类科学之首的地位。第三章仅有题目没有内容,可见是一部未完稿。这部手稿的翻译时间不详。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学者皮后锋《严复大传》,曾对其翻译时间和目的做出推测:“这两部经济学翻译残稿可能是甲午战争前,即严复在总办北洋水师学堂期间所做的翻译尝试,反映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注。”
《法意》原著作者是法国近代启蒙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原著出版于1748年。嚴复在1909年翻译并出版《法意》二十九卷。但《法意》第三十卷译稿并未出版。第三十卷的题目是论拂秣之拂特法典所兴后来法国王制相关者。“拂棘”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罗马帝国并没有“拂特法典”,因而“拂棘之拂特法典”推测应为罗马之“罗马法典”。《法意》第三十卷译稿共有十一章,其内容主要是罗马法典的由来以及对法国政治及法律体系的影响。
第二种:《计学浅说》译稿手稿。原著作者是英国逻辑学家、经济学家耶芳斯。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5、宽16.3厘米,版框高21.2、宽14.1厘米。原著出版于1878年,严复译稿第一册、第二册的扉页有严复手书的翻译时间:“辛亥七月十四日开译,至八月八日止”“八月初九日”。严复当时所用的是农历纪年,辛亥年是1911年。从严复手稿第一册的目录看,《计学浅说》原著有十六篇:序论第一,物用第二,生殖第三,分功第四,母本第五,分财第六,工庸第七,工会第八,合作第九,佃地第十,交易第十一,货币第十二,信用及银行第十三,信用循环第十四,政效第十五,赋税第十六。但手稿只译完了前九篇,其中第八篇的题目是行社第八,与目录不同。由此可见,严复并没有译完《计学浅说》。《计学浅说》是一部经济学著作,阐述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严复翻译这部著作也反映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关注。
第三种:《国制不同分》译稿手稿。内容与严复所译《社会通诠》第十四章一致,应为《社会通诠》译稿的一部分。《国制不同分》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5、宽21.8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社会通诠》译稿手稿缺少第十四章,与这部手稿合组,就成为这部著作的完整译稿。
第四种:《群学肄言》译稿手稿。原著是斯宾塞在1873年出版的《社会学研究》。译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7、宽17.8厘米,版框高21.7、宽14厘米。严复在译稿中注明过翻译时间,手稿第二册正文最后一页有他手书:“辛丑十一月初八夕初纂记”;第三册正文最后一页有:“壬寅六月十八日记”;第四册正文最后一页,严复用朱笔手书:“壬寅七月初十日删润记此”;第五册正文最后一页,严复用朱笔手写:“壬寅七月十四日删润毕”。由此可见这位学者的严谨学风;由此可知翻译开始时间为辛丑年(1901年),结束于壬寅年(1902年)七月十四日。手稿共有十五篇,分别为:砭愚第一,劝学第二,明体第三,喻难第四,物蔽第五,智蒙第六,情瞀第七,学诐第八,流梏第十,政惑第十一,教辟第十二,缮性第十三,达生第十四,问神第十五,成章第十六。
第五种:《国拘第九》译稿手稿。这是《群学肄言》手稿的一部分。《国拘第九》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7、宽17.5厘米,版框高21.6、宽14厘米。《群学肄言》译稿恰好缺少第九篇,两者组成完整的译稿。在译稿正文最后一页,严复手写其翻译时间:“光绪壬寅六月二十二日删润”。《群学肄言》译稿第三册翻译时间是壬寅年六月十八日,第四册的翻译时间是壬寅年七月初十;《国拘第九》翻译时间在两者之间,证明《国拘第九》是《群学肄言》手稿的第九篇。
第六种:《穆勒名学》译稿手稿。这部手稿不完整,严复在书的扉页上手书手稿的名字:“穆勒名学丙上”。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4.8、宽17.6厘米,版框高21.6、宽14.1厘米。手稿扉页上有严复用朱笔手写一段识语,道明这部译稿的翻译时间和严复对此书的评价:“吾译此书真前无古人,后绝来哲,不以译故损价值也,惜乎中国无一赏音。扬子云:‘期知者于千载’,吾则望百年后之严幼陵耳。癸卯二月二十七夜在京邸记。”癸卯年是1903年,说明这年二月二十七日这部译稿已经完成。《穆勒名学》译稿共有十三篇:篇一通论内籀大旨,篇二论有名内籀实非内籀,篇三论内籀基础,篇四论自然公例,篇五论因果,篇六论诸并因会合之理,篇七论观察试验,篇八论内籀四术,篇九设事以明内籀四术之用,篇十论众多之因错综之果,篇十一论繁果解例以兼用外籀为宗,篇十二论解例,篇十三杂举解例之事实。《穆勒名学》内容是关于逻辑学方法论。 第七种:《社会通诠》译稿手稿。原著是英国法学权威甄克思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简史》。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7、宽21.7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1903年ll至12月,严复翻译《政治简史》并将之命名为《社会通诠》。《社会通诠》译稿前三册共有十三章:社会形式分第一,图腾群制分第二,宗法通论分第三,豢扰禽兽分第四,种人群制分第五,耕稼民族分第六,工贾行社分第七,拂特封建分第八,国家初制分第九,产业法治分第十,国家之刑法权分第十一,国家之议制权分第十二,国家之行政权分第十三。第四册是美术通诠三篇:篇一术艺,篇二文辞,篇三古代鉴别。《社会通诠》译稿阐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由最初的蛮夷社会到宗法社会,继而进化到现代国家社会。严复在手稿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中国自秦朝以来两千余年始终停留在宗法社会,与人类社会进化的趋势不符。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宗法社会过渡到现代国家社会。
第八种:《自由释义》译稿手稿。原著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自由释义》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4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严复在1900年完成了这部著作的翻译,但仅仅是初稿,还没有润色增删。这一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自由释义》译稿在严复避难途中遗失;1903年得到该手稿的外国人将其邮还严复。严复对失而复得的手稿加以审订润色,完成后写了一篇译序,阐述了翻译这部著作的原因。清末西方自由民权的思想传人中国,历代统治者和守旧人士视自由民主学说为洪水猛兽歪理邪说。故严复在序言中提出:“则民弱者未有其国之能强也,民愚者未有其国之能智也。”手稿对于我们感受这位近代思想家的真情实感,真的弥足珍贵。严复认为穆勒《论自由》系统阐释了西方自由民主的学说,为批判专制制度,宣传民主宪政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部序论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八日侯官严复”,说明在1903年旧历六月初八日这部译稿已经完稿了。
第九种:《政治讲义》手稿。这部手稿比较特殊,它包含严复一篇文稿:《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和一篇译稿:《有机天演》。《政治講义》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6.6、宽16.4厘米,版框高21.2、宽14厘米。严复的这篇文稿在手稿中没有名字,它出版后的名字是《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这篇文稿是在严复1906年10月到12月间所作。1906年正是清政府开展立宪运动的年份,严复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减轻立宪运动的阻力。他在文章中论述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国王可以长期保有尊位,内阁大臣的权力也很大。中国如果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皇帝和大臣的权利和尊位并没有大的影响。由此可以证明严复支持君主立宪制的立场。
《有机天演》原著作者是英国沙礼卑。译稿共分引论第一和大澄第二两个章节,内容主要是阐述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简单进化到复杂,其进化是为了更好地生存繁衍。进化是渐变的过程,每一种动植物每一代都有一点变化,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现在见到的动植物的形态和这些物种最初的形态都有很大的不同。蓝焉克为有机天演学说的建立做了很大贡献,提供了很多证据,而达尔文使有机天演学说完备而变得不可动摇。
第二类:文稿类
严复不仅翻译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自己对当时的时事政治也颇为关心,写下了为数不少阐述政治、学术思想的文稿。十五种手稿中有三种是文稿,包括:《书<百科全书>》《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
第一种:《书<百科全书>》手稿。由三篇文稿组成:《书<百科全书>》、《代提学使陈拟出洋考试布告》、《三来复》。
《书<百科全书>》手稿为绿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镌有:“高等学堂日记”,手稿长27.2、宽17.3厘米,版框高22.2、宽14厘米。《书<百科全书>》手稿鱼尾上部署有“高等学堂日记”所用稿纸,是1906至1907年安庆高等学堂的日记本,因而这三篇文稿都是严复在1907年所著。《书<百科全书>》主要是严复对西方百科全书的理解和评价。他对百科全书的评价很高:“盖以一部之书举古今宇内”,无论宗教、历史还是地理、自然科学都在其中。他认为我国的图书集成,比之百科全书在功用上有所不及。这种观点被戴逸等当代清史研究者所继承,他认为:《大英百科全书》开始了英国近代化进程;而同时期中国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还是总结古代文化。
《代提学使陈拟出洋考试布告》中的“提学使”,是陈伯陶。这篇文稿是1907年5月到7月,严复应邀在南京主持出洋考试时所写。
《三来复》并不是严复本人的译著,严复在手稿中手书这部著作的著译者:“吉灵原本、杜德机译”。这部文稿是严复看过《三来复》译文所写的读后感,由严复读后感可知,这部译著是部小说,小说内容是一个少年所经历轶事。
第二种:《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5、宽21.4厘米,版框高21.9、宽18.3厘米。这篇文稿是严复在1914年所著政论文章。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决定了一个国家长久的强盛,“中华民国”的立国精神是忠孝节义。国家要长久的富强,就要弘扬教育民众忠孝节义的精神。对于如何弘扬引导立国精神,文中提出五种具体措施:1.在师范生和小学生课本中编入史书记载的忠孝节义之事。2.把一些忠孝节义之事实制为流行歌曲。3.地方设忠孝节义祠堂。4.人民有奇节卓行为地方机关公认,由大总统予以褒奖。5.古代和当今忠孝节义之事编纂成集,广泛传播。
第三种:《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手稿。绿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版心上部镌有:“高等学堂日记”,手稿长23.4、宽16.7厘米,版框高19、宽14.2厘米。这部文稿又分两篇文稿:《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
《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内容主要是严复对英国宪政特征的论证,认为:“英之政制,以独治为行法,以众治为立法。”在立法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由众人讨论制定;而执行法律的时候,责任专一,权力独立。立法权属于议院,行法之权掌握在由英王领导的内阁诸大臣手中。立法权与行法权分离,内阁诸臣不得成为两议院议员。但立法权和行法权并非完全分立,内阁诸臣可以兼任州郡地方代表。 《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文稿在手稿中没有题目,此为出版后题目。文稿内容主要论述发展教育事业,应以发展物理科学教育为重。他认为我国以前的教育模式有一定弊端:从三育而言,偏重德育而体育、智育太少。在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下,人才稀少、国家贫弱。想要国家繁荣富强,必要发展物理科学教育;但物理科学教授方法与别的学科不同,要教授学习者观物专心之法,使学习者的心与实物径接。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这种认识,如今早已成为共识。
第三类:诗稿类
严复也是诗人,国博藏十五种手稿中有诗稿两部:《怀吕开州》《国际律》两种。
第一种:《怀吕开州》手稿。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3厘米,版框高21.8、宽18.3厘米。严复一生创作诗歌有273首,《怀吕开州》诗稿包含严复所作诗歌111首。这些诗歌是旧体诗,体裁包括七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这些诗歌也显示了严复深厚的国学功底。虽然内容上没有直接反映严复的思想政治主张,但他通过这些诗歌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可与政论文章相互发明。
第二种:《国际律》手稿。主要内容也是严复的诗稿、文稿,包含42首诗歌和3篇文稿:《国际律》、《大学预科<同学录>序》、《新译<日本帝国海军之危机>序》。手稿为红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9.6、宽21.5厘米,版框高21.7、宽18.3厘米。
第四类:文稿加书信类
此类有《庚辛函稿》一部。
《庚辛函稿》手稿为黑格稿本,四周双边,单鱼尾,手稿长27.2、宽16.7厘米,版框高21.7、宽14厘米。包含四篇文稿:《英文汉解》《孙译<化学导源>序》《题曾伯厚<西山永慕图>》《<袖珍英华字典>序》,四封信函:《与毓月华贝勒书》《与中堂书》《与王君》《上泽公书》。
二、十五种手稿出版情况
严复十五种手稿出版情况分三类:
第一类:未出版的著作。十五种手稿中未出版的手稿有三种:《国计学甲部》《计学浅说》《有机天演》(手稿《政治讲义》中)。
第二类:严复去世后,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严复手稿为底本,仅在1986年1月中华书局版《严复集》和2014年7月福建教育出版社《严复全集》中出版的著作有六种:《美术通诠》(手稿《社会通诠》第四册)《书<百科全书>》Ⅸ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续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手稿《政治讲义》中)、《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手稿《Ⅸ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中)、《庚辛函稿》。
第三类:已出版的著作,Ⅸ社会通诠》《群学肄言》Ⅸ国拘第九》《国制不同分》《穆勒名学》《自由释义》《論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怀吕开州》《国际律》,在严复生前曾多次出版。
上述第二类与第三类有重复的,实际上这两类是十二种,连同第一类的三种,还是十五种。
三、由十五种稿本可见
严复学术思想变化
严复的十五种手稿有三种未出版,十二种已出版。出版后的严复著作与手稿原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题目和内容两个方面,这些差异反映了严复学术思想的变化。
例如《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手稿,出版后的名字是《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手稿内容核心,是他在文章中论述英国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中国如果实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对中国的皇帝和大臣的权利和尊位并没有大的影响。这部著作写作目的,是减轻清政府立宪运动的阻力。因此认为最初拟定的题目《论英国治制非三权分立》,并没有完全概括自己文章的核心思想。而在新的题目中严复强调了“宪政”二字,并概括了文章论证英国立法权与行法权未分立的中心思想,最终将《论英国宪政两权未尝分立》定为出版题目。
四、严复手稿的书法艺术价值
《清史稿·林纾严复传》记载:“严复,初名宗光,字又陵,一字几道,侯官人。早慧,嗜为文。闽督沈葆桢初创船政,招试英俊,储海军将才,得复文奇之,用冠其曹。则年十四也。”可见其传统文化包括书法有极高造诣。书论方面有《论书》五古诗及《麓山寺碑》题跋等,富于真知灼见。1911年还购藏了唐李邕《麓山寺碑》拓本。手稿所见,严复书法颇具功底,十五种手稿基本都是行楷,书写时间从1900年到1914年,正当46岁到60岁壮年,书风成熟而书体差别不大,基本属于王羲之书体,兼融宋徽宗瘦金体,而且有苏东坡笔意。根据学者研究,其书法主要是学帖,而不是清后期人们趋之若鹜的所谓“碑学”。二王、颜真卿、苏东坡、瘦金体兼容并蓄,书体从端楷到行草,而最擅长是实用性强的行楷、行草。手稿字迹,笔画清劲舒展、修长迤逦,结体绵密婉丽,笔势洒脱俊逸,才情逸气自然流露笔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五、十五种手稿的意义
手稿中未出版的三种,是尚未面世的孤本,学术价值极高,将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更新的第一手资料。还有六种是出版物的原著底本,也是这六部著作的唯一手稿本,其学术研究价值也毋庸置疑。其他六种曾经被多次出版的严复著作的手稿,它们大部分既是初稿又是修改稿。因其在严复著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严复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而不论从未出版面世,还是已经多次出版面世,这十五种手稿基本都兼具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作为近代思想家严复的手稿,其历史价值显而易见;作为历史名人墨迹,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作为近代自然科学译著,具有科学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