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建设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职教的嗟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况值得反思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46所,占普通高校的52%。每年招收全日制新生超过300万人。近10年来,高职招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的比率从8.8%上升到49%。①据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60万人,预计201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就业市场已经开始突显压力,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依旧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巨大的毕业生源规模,却仍旧无法填补我国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空缺,综其缘由,笔者在此归纳三点:
  1.1 缺乏对高职教育的正确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没有被真正贯彻下去。其根源不仅有学校自己的原因,也有社会观念、对高职教育认识有失偏颇的原因,其表现如下:
  其一,虽然一部分高职院校拥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以及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而且在一部分专业上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但是总体上受到社会的忽视,认为高职院校是低于高等院校的一种办学,因此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目标变成了升级本科院校,这就造成高职院校的办学远离了其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很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其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认识到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企业职工的技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在和高职院校的合作中也表现出不高的积极性,在企业的实习岗位等设置上也缺乏经验和不足,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需求。
  1.2 人才培养没有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企业表现在缺乏教育职能,而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瓶颈而不能投入实训资金造成学生实际经验匮乏,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出现不匹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总结我们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外发展教育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②高职教育需要转变培养方针,重视质量,远离本科教育干扰,借鉴国外经验,走和企业合作的发展道路。
  1.3 办学设施及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从教育培养的目标来说,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服务的,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及条件以及对于技术的培训和实际训练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其办学投入应该比较高,甚至有可能高于高等院校,现在由于目前的高职院校较多地为地方财政负担,并没有纳入国家的教育经费计划,所以使得目前的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存在渠道单一和经费不足的现状,只能从不断扩大生源收取学费来应付学校日常的运转,因此不要说实验室和实训条件,本身发展下去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
  2 职教的窘境:构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已迫在眉睫
  我国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对欧美和日本的职业教育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回国后即提出要在中国推行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以推动中国实业的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可是中国在过去的百年中,我们的应用型职业教育并未得到有效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教育中,虽有大学科学教育,但是却缺乏职业教育,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则是致命的硬伤。
  基于这个前提,如下我们所提出的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以成为题中之义。简言之,在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其一,探索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建设,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能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有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其二,目前我国的教育还不是非常完善,存在高等教育独树一帜的情况,高职教育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补充,或者是高等教育的下一层次的教育类型。所以,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进行有益的尝试,形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互补的形式,使之能为我国提供各级各类的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其三,近十几年来,虽然在我国,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地位有很大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探索我国的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设置,不仅能够完善我国职教专业设置体系,更有利于为社会解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完善社会就业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职教的出路: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四大准则
  3.1 找起点:给高职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
  如前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虽已是繁盛局面,但因其发展的模式和专业体系的设置乃至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本科段统招院校大同小异,没有其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这种盲目性的发展和复制式的办校和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危害,不仅给扭曲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对学生乃至其未来的就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要找准高职教育立身的基点,在此基础上,给高职教育一个准确的专业体系建设定位。
  (1)求真。在目前竞争多样化的今天,市场经济提供了多种实现成功的道路,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自主创业成了人们实现财富梦想的又一项选择。大学生极富青春活力,有理想,追求梦想,具有强烈的成功意识,是我们国家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经过学校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后,走入社会,自主创业,因此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完善,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设置,为他们的创业打好前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务实。高职毕业生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历层次上有待提高,在职业技能上还有待锻炼和加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但是应该避免目前的注重学位的培养模式,应该寻求学历和技能提高与企业相结合的道路。学习国家在企业设置博士后流动站的做法,将高职院校的学历提高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融合到企业中来。利用企业具备实践条件和实际操作设备的优势,将学历的提高放在企业中进行,利用高职院校学位授予资格和企业技能训练条件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职人才,并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置一些针对性的专业,以满足企业专门人才的需求。   3.2 察风向: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是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
  在劳动力资源日益商品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尝试高职教育专业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有目的性地制定培养目标。立于市场经济需求,适应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具有就业潜力的行业及岗位,如生产制造业、第三产业,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高职院校在其专业设置上,应出实际出发,及时适应这种教学培养模式,针对社会所需人才缺口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社会实战经验,进而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特点使得培养出的人才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市场需求,研究制定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和岗位,积极展开企业需求的人才调查,掌握最新的企业所需求的知识、技能,来确定所要开设的课程,在此基础结合学校教师资源现状,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内容进行设定,上述这些内容都应该以市场为指挥棒,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3)有实操性地进行专业设置。企业所应用的最新的科学技术设备、技术、产品等不断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适应其发展步伐。所以,高职教育只有适应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才能办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学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企业、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设置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突破传统课程设置的局限;另一方面还要与教育主管单位、行业组织共同探讨和制定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和岗位培训,做好专业设置的长远性研究,确定未来的专业需要,以及层次水平需要;第三个方面就是要结合目前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将新旧专业有机结合,合理继承,灵活应变,创精品教程,培养长期专业,发展短期专业。
  3.3 寻出路: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专业建设新模式,进行订单式培养
  现在的企业,一般需要的都是招聘了无需培训或只需要简单培训的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毕业生难就业、企业缺乏人才的尴尬局面。现在很多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在努力试图打破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种校企联合的模式,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学得应有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在企业中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或者研究机构来不断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做到半工半读,他们又何乐而不为?企业的最大收获就是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定向培养的人才。
  若想实现这种校企联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高职院校、参与其中的企业之间的双重努力;校企联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短期的行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的不断升级,企业对高技能技术人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让学生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这样高职院校毕业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理想的工作。高职院校学生上课所用的训练基地可能耗资巨大,而且要不断与时代接轨也绝非易事,校企联合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实现校企联合的稳定性,还要建立一定的常态机制加以保证。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经验的匮乏是普遍现状,实现校企联合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有力保障。实现校企联合,也必须建立良好的常态机制加以监督才行。
  3.4 新尝试:在高职院校推行评师机制,尝试建立学位制
  (1)推行评师机制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可尝试将普通统招院校的评师机制引入高职院校中来,一方面可激发高职院校老师授课的积极性,鼓励高职院校老师对专业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进行择优劣汰评师机制,更能够优化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进而为高职教育专业化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2)尝试学位制有助于培养高职生对专业学习的深入。关于高等院校的学位,在我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学术性学位,另一类是专业性学位。高职院校所需引入的学位是专业性学位,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指出,专业性的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人才而设置的,高职院校培育的学生正是这样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引入学位制度,不仅是一种可行的尝试,从培养高职生的角度来说,更容易鼓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进而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专、尖、精”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注释
  ① 北方网:中国高职就业率连续两年超普通本科.http://www.enorth.com.cn,2011-11-29 14:44.
  ② 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教育体制改革文献汇编[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7.
  参考文献
  [1] 胡建强.论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9).
  [2] 周济.大学发展与科学管理.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 陈意军,李永坚.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2).
  [4] 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 石爱勤.高等职业教育谋程改革体系构建探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9(4).
  [6] 黄金莲,龙飞,莫艳云.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国建设教育,2010(5).
  [7] 仇华忠.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路.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2(4).
  [8] 周光勇等.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9] 胡晓春.建立教学管理监控体系:促进学校新发展,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4).
其他文献
公文属于应用文范畴,是办理公务的工具,要求简便易行,易于掌握。因此,公文强调规范化和程式化,比如结构多用三段式,常用分条列项、提炼主题句的表达方法,有专门的公文用语和
一、抢断球的时机抢断球是体现篮球比赛中速度与灵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国内外篮球比赛中,高速度、快节奏的打法已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场上争夺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众所周知,
羽毛球是高中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羽毛球在中国学校的普及和发展,高中羽毛球课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黔府函[2015]289号毕节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毕节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毕府呈[2015]57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毕节市市域
近年来,农村教师的流失、补充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农村教师的流失、补充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农村教师的流失、补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改
【正】黔府函[2013]141号铜仁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思南县大河坝香坝亭子坝三个土家族苗族乡撤乡设镇的请示》(铜府呈[2013]25号)及附件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思南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对神经发育的远期影响。方法:对90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进行随访,于1岁时行听力、神经系统检查及Gesells评估,对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8%患儿有程度
摘 要 随着对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要求的日增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的能力发展也受到颇多关注。本研究选取从微格教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师范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强调了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和专业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  关键词 微格教学 师范生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针对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现状,文章分析了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介绍了围绕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法,学生评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