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主线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最大公因数》 设置问题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82-02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里,怎样设置有效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新旧关联,明晰探究方向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了因数和倍数,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而教材特意设置了铺地砖这个教学实例,帮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最大公因数,同时借用集合圈直观呈现两个数独有的因数和公因数,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正是学习的难点。为此,笔者没有根据教材的这一设计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已经学过的分数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新旧关联,设计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明晰要探究的方向。
  笔者先出示分数,让学生进行思考:怎样使让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得小一些,但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认为,可以将的分子分母同时都除以3,得到分数;但中的分子和分母还可以再小一些,因而可以将分子分母都同时再除以3,由此得到分数。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么才能让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化成的分数是最简单的?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明确探究方向,进而从容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内容。
  【反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的关键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分数基本性质这一知识入手,将未学知识和已学知识关联起来,带领学生探究如何将分数化为最简单的分数,由此让学生初步感知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的方法,并建立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的数学直觉,与此同时,借助如何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这一问题向学生出示课题,明确了课堂探究的方向,为下一步探究做好知识和心理准备。
  二、创设空间,催生探究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质上是一个互相交流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思考,由此促进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想在贮藏室的地面铺上地砖,贮藏室的长是18分米,宽是12分米,要采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地砖,并且地砖都是整块的。该怎么铺呢?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探究空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有的认为,用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贮藏室,长边正好需要6块,宽边正好需要4块;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边需要18块,宽边需要12块;还有学生提出,用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贮藏室,长边需要3块,宽边需要2块;此外,还有学生提出,用边长是2分米的地砖铺满,长边正好需要9块,宽边需要6块。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还有别的方案吗?学生指出,尝试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但结果能铺满宽边,铺不满长边;尝试用9分米的地砖去铺,能铺满长边,但不能铺满宽边。笔者引导学生总结以上几种方案,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边长是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可以铺满整个贮藏室,而边长是4分米、5分米、9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却不能呢?
  【反思】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将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大胆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方案,进而促进学生拓展思维。经过一定时间的交流和探究,学生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边长是4分米、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铺满贮藏室?这个问题不但催生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为下一步揭示最大公因数的本质做好了铺垫。
  三、分层引导,提高探究能力
  《最大公因数》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用集合圈来直观表示两个数独有的因数和公因数。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进行了分层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层次一:先让学生将铺地砖的几种解决方案列出算式,并思考为什么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可以作为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学生发现,1、2、3、6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由此得到结论:要想将整个贮藏室铺满,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层次二:怎样才能快速选出这个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因数的数呢?笔者出示集合图(如图1)追问学生: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从左边、中间和右边进行观察,获得了以下信息:18的因数有1、2、3、6、
  9、18;12的因数有1、2、3、6、4、12,中间圆圈的数字1、2、3、6是12和18都有的因数,因而叫做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数字是6。层次三:如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学生认为,可以借助圆圈图,先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共有的因数就放在集合圈中,哪个最大哪个就是最大公因数。
  【反思】
  以上教学,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先让学生确认要铺满贮藏室就要选择能满足条件的地砖: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接下来让学生将18和12的因数规范整理,从而推出了集合图,理解了最大公因数,最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最大公因数。通过层层推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问题是课堂探究的主线,教师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数学课堂实现高效性。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首先由日本川崎富作描述,1967年首次报告50例。自1977年起,国内屡有报告。现介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在5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30~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在我国常用的方法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为
【摘 要】针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中单一的考试形式不能公平、准确、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问题,提出在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行基于“责任制”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责任制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 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99-03  考核评价的实质是教育测量的一种做法。考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摘 要】本文从立体构成教学实践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侧重于空间、造型的主题训练,并在教学中检验。  【关键词】立体构成 主题训练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160-04  立体构成课程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研究空间立体造型规律,
本文报道60例糖尿病人血浆胃动素含量,与健康人比较,显示糖尿病人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血糖11.0mmol/L以上比11.0mmol/L以下者胃动素明显升高,其升高与血糖浓度有密切关系,检
【摘 要】魏书生,教育界的“传奇”。他一生与书为友,不断地读书、教书、写书;在教学当中创新课堂教学、创新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创新自学能力培养以及创新管理能力培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魏书生 “逆袭”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04-02  魏书生,教育界“逆袭
用浓度为10和15μg/ml的香烟烟雾凝聚物处理人胚肾原代细胞24小时,一个月左右细胞开始发生转化。转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明显,DNA合成
高效率教学意味着学生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去获取相对较高的"产出".本文运用当代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渠道,就如何有效减轻学生的脑力负担,如何有效
近十多年来,肺与气管外科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癌肿的治疗,从作者连续参加过的三次世界肺癌会议(Ⅳ届:1985年在加拿大;Ⅴ届:1989年在瑞士;Ⅵ届:1991年在澳
因果性问题是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并阐明本学科的各方面的因果关系。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因果性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