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意撬动“礼品文化”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品业务员创业谋变
  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的肖文菲,大学毕业后给自己定的职业方向是做销售。她认为做销售最能锻炼自己,最能积累人脉和社会资源。
  于是,2006年7月,肖文菲进入广州海珠区一家礼品公司做业务员,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每天给不同的单位至少打30个联系电话,并至少到1家有意向的单位拜访洽谈,然后签单,跟踪服务……这是肖文菲工作的常态。一年下来,她就因业绩突出受到老板的欣赏。再过了两年,她就有了10万元积蓄。而最重要的,则是她如愿以偿地在礼品行业积累起了丰富的资源,包括供货商资源、大量的买家资源等。
  2009年9月,颇有志向的肖文菲离开了工作三年的礼品公司,要独立创业。她只有10万元创业本金,创业时自然要精打细算;而且不能失败,一旦亏了,想翻身重新创业就难了。顶着9月时广州的骄阳酷暑,肖文菲到处寻找合适的店面。经过反复对比后,她最终选择了位于广州番禺沙溪酒店用品礼品商贸城一处面积20平方米的店面作为自己的创业地点。
  2009年12月,她的“芳菲礼品销售部”终于开张了。在经营模式上,她复制的是打工时所在公司的模式:从不同礼品厂家选择最合适的礼品进货;然后以电话营销、登门拜访等方式对外销售,销售主要面向会议、较大的单位。
  在礼品进货的选择上,肖文菲以她的经验和感悟,精挑细选,百里挑一。会议的纪念礼品,她选择了青花瓷、精美文具、高档茶叶等;单位发放的福利礼品,她主要选择的是小电器、小厨具等实用型产品。而由于创业资金十分有限,她所谓的进货,只是就选中的每一样礼品进一两种样品,陈列在店铺中而已。而且,她以在礼品行业的人脉关系,进这些样品时能不付钱就不付钱,以赊的形式“先把各种产品拿过来摆在店铺中再说”。也正是用这种办法和人脉资源,她的礼品销售部才能顺利开张并运作下去。
  在礼品销售上,肖文菲也充分发挥以前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她和招聘来的两名助手,像她以前打工时一样辛勤地打电话联系老客户、开拓新客户。对有意向的客户,她尽量邀请来她的店铺参观选择;不愿意来的,她就带上样品登门拜访。
  2010年12月,在开业一周年之际,肖文菲对店铺进行了盘点,并对一年来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这一年中她平均每月销售出约10万元的礼品,每月毛利润约3万元,除去租金、工资及各种费用后,每月有七八千元的净利润。
  对这样的经营状况,肖文菲既满意,也不满意。满意的是,实际上,在一年内她已经把创业时的投资赚回来了,店的生存也完全没有问题;不满意的是,赚的这点钱就相当于一份打工收入,这样继续下去的话,还不如继续在以前的礼品公司打工。如何才能有更多的销售额,更高的利润呢?
  肖文菲反复思考,却没能得出答案。她以前的老板就是这样经营的,那个老板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要发展得更好更快,看来就要突破,要改变以前的经营模式。但大家都这样经营,新的模式岂是容易创造出来的?肖文菲想不出新思路,无奈之下,只决定做一个小小的改变:为她经营的礼品印制一本精美的宣传册。
  受启发要做“纸上礼品”
  由于肖文菲的店铺所在的商贸城较为偏僻,而且主要是批发业务,平常人流稀少,有意向的客户一般不愿来参观,来了也很难找到位置;而肖文菲或助手带着样品去拜访客户的话也很不方便,因为一般只能带三五种样品,业务推广受到了很大局限。因此她决定为经营的所有礼品印制一本精美的宣传册,图文并茂,既方便携带,给客户介绍时也少费些口舌。
  为了印宣传册,肖文菲把手头的六七万元流动资金全投进去了。但宣传册印出来后,刚开始的推广效果却并不好。肖文菲对此并不着急。她认为把宣传册逐渐派出去,放到潜在客户那里,客户需要的时候就拿起来翻一下选择礼品,总会带来生意。她真正着急的,是这种用宣传册来辅助推广的办法与原来的模式并没有太大不同,销售额仍然很难有大的提升。如何创造一种能突破发展的新模式,才是她日思夜想,重点考虑的。
  2011年3月,肖文菲带着宣传册去拜访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化工公司的销售总监陈先生。陈总监看着宣传册,对上面精美的礼品赞不绝口。但在十几分钟的交流后,陈总监说:“我们对礼品的需求量很大,不过说实话,我们的代理商大会、公司年会等,已经有固定的礼品供应商了。短期内,我们不可能换供应商。但同时,像我们这样的上市公司,平常跟政府、客户打交道的频率非常高,零散的礼品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你的礼品样式多,有特色,价格也合理,倒是非常适合我们日常这种零散的需求。这样吧,我们有需求了,我就在你的礼品册上选礼品,然后给你打电话,你就派人把礼品送过来,我再送给客户……”
  一桩生意就这么谈了下来。其后的日子,肖文菲发现这家公司日常零散的礼品需求确实不少。但正因为需求多,时间一久,陈总监有点不耐烦了,打电话给肖文菲说:“有些体积大点的或易碎的礼品,我带着去见客户实在不方便;有时客户来我这里,我给人家,人家可能也嫌带着麻烦,往往会很客气地推辞掉,不接受。人家不要,我很尴尬。要不这样吧,你再印个简易的礼品册,把你们最受欢迎的、价格又差不多的礼品,印到几页简易礼品册上。我去拜访客户或客户来我这里,我就把礼品册给他,他随便挑一种,挑好了给你个电话,你就把礼品送到他指定的地点。这样避免了很多麻烦。当然啦,你们送货时要注意技巧,如果是送货到他单位,当着他的同事,要说是他自己在网站订购的,不要说是我们送的礼……”
  客户的要求就是上帝的旨意,肖文菲当然马上答应了。
  而在答应的同时,她敏锐地意识到,陈总监的这个办法实在很有创意。自己苦思冥想的模式创新,是不是可以就此得到启发呢?
  肖文菲仔细分析了这种“通过送礼品册来送礼”的办法,越发感觉到其适用范围很广:给重要人物送礼,送到办公室不合适,送到家里不可能,送个礼品册让他自己挑就非常妥贴;单位里发福利,或是大型会议发纪念品,有人喜欢这,有人喜欢那,众口难调,如果每人发个礼品册让自己挑,就皆大欢喜……
其他文献
电影念头:要圆父亲一次表演梦  姚金飞说,产生拍《我的父亲》的想法,是在得知父亲突然患上肺癌之后。当他知道这个消息,脑子一下子就蒙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将癌症这个词与自己的父亲联系起来。在他心目中,父亲虽然身体略显精瘦,但健康而有力,平时也很少生病。当姚金飞匆忙赶回青岛在医院见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的时候,他的心在那一刻被刺痛了。一向乐观幽默、精神矍铄的父亲,此刻已被病痛折磨的奄奄一息。  那一刻,姚金飞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如果有一把清亮的好嗓子,也有不惧场的好性格,还有喜欢诗的好品味,那么这样的人,定会喜欢朗诵诗。  有多少人呢?依照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对生活里喜欢诗的人的统计——“倘若不把每个人必上的学校/和诗人自己算在内,一千个人当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A.J.贾克布斯毕业于美国的布朗大学,著名的常春藤名校,据说其入学竞争极其激烈,所以可以想见A.J.顶着聪明的头脑徜徉在校园里时,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但再得意也是要毕业的,走进社会的A.J.先是在《娱乐周刊》找到一份
每天上下班走过那条马路,都会看到那个修车摊。两旁并无多少过客,只有一个老者,在静静地坐着。或是抽一支烟,或是于傍晚时分喝两口酒。一个人,一席摊,一杯酒。岁月就在他的静默中不动声色地流去。  小区里有一老人,常坐瓜藤下。晨听笼鸟,暮拉二胡。他只选安静的时候独奏。夜色上来,光线暗淡,他就一个人坐在藤椅上,轻轻地拉起他的乐器。咿咿呀呀,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厚重与沧桑。  下到村里,见一位年迈的阿婆,
最近。根据法国一家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生态环境报告的统计,每3周用洗衣机洗一次牛仔裤,用烘干机把牛仔裤烘干,然后再用电熨斗熨好。这样下来一年就要消耗240千瓦小时的能量,相当于在一小时之内同时点上4000个60瓦的电灯泡所消耗的能量。根据这份报告的统计。干洗牛仔裤更是“一场环境灾难”。  我发现这事儿真的很有趣。我得提醒你一句。洗牛仔裤还要熨,就凭这一点。熨牛仔裤的人就让所有的人相形见绌了。如果你还
去年3月,美国美食专栏作家Nonna Joann Bruso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她在麦当劳里买了一份Happy Meal,然后,就放在了自己家的书架上,她的丈夫担心这样做会有怪味,会招来蚂蚁和老鼠,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担心都没有发生,几天过去了,Nonna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味道好极了!  更让人惊奇的是,一年过后,Nonna发现她的Happy Meal虽然看上去有些疲惫不堪,可是好像还
“人人都爱温特沃斯·米勒”,这位凭借热门美剧《越狱》一炮而红的多国混血帅哥,在世界各地都极为吃香。在中国,粉丝们亲切地称他为“米帅”。米勒还代言了中国服装品牌ME
学校有一条小路,植满了白玉兰。在阳春三月,玉兰花开了一树又一树。她就坐在树下看厚厚的书,暖风吹来,丰腴的花瓣落在书上,有清冽的香,带着一点点的凉。  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像策马奔腾的将军,脚下生风,张扬了不羁的青春,一个急刹车惊了她。就像千百年前,春风得意马蹄疾,书生惊了姑娘,层层叠叠的玉兰花裹在风中又落下。他好看的眉眼有了尴尬,却不知如何开口。末了,她侧侧身子,让出小路,他低头骑着车摇晃而过。像千百
她似乎总是很快活,每次在QQ上见她,我未及开口,她的话已一串一串地冒出来;姐姐我买了辆新车,没几天,跑了几千里了。去陆浑湖吃鱼啦,国花园看牡丹啦,郊区挖野菜啦,啊,疯死了……我这些天不写字,忙死了,去跳舞啊、练剑啊、晒太阳啊、做菜啊,好玩儿的事情做不完,要是有三头六臂就好了,哈哈……昨天搬新家,环境真好,窗外的月季花大朵大朵地开,阳光也大朵大朵地开,走到哪儿都是扑鼻的香呢……今天整理房间。电脑、打
16岁,在凤凰镇与同学骑自行车逛老街,沿途有不少清静的老铺。往往会下车去一家叫“纸上生莲”的老书店,一待就是半日。是上百年的老书店,店里墨香悠悠,店门的柜台上有一方紫印,买了书,老板会在书的尾页盖上紫印,清晰的四字“纸上生莲”,字的旁边是一朵熠熠生辉的紫莲花。   店面小,店内的高低架上摆着几盆小盆栽,盆栽里的花曳曳开放。在书架的顶层,有一些年代久远的画集,我们会踮脚拿下几本画集,坐在木头台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