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社会认知思想探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荀子的社会认知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认知学说的理论基石。“天人相分”是荀子社会认知思想的逻辑起点,“性伪之分”是其社会认知思想的主要基础,“隆礼重教”是其社会认知思想实现的主要路径。荀子社会认知思想实现有其独特的心理机制:在智能相结合、知情相分的基础上,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来研究人对社会中诸多事物的认知。
  关键词:荀子;社会认知;知情相分
  一、荀子社会认知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天人相分:荀子社会认知思想的逻辑起点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对“天”、“人”的不同理解造就了不同的天人观。《荀子·天论》篇系统阐述了荀子的天人观,胡适评价荀子的“天”论是:“用老子一般人的‘无意志的天’来改正儒家、墨家的‘赏善罚恶’有意志的天;同时却又能免去老子、庄子天道观念的安命守旧种种恶果。”[1]就是说荀子提出“天”是自然物质,是一种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的被认知客体。荀子认为“人”是“社会人”,具有“凡以知,人之性也(《荀子·解蔽》)”的认知主体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关系”,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既强调“天”和“人”互有不同,各有其职分,也主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的天人相合的观点。[2]“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总是相伴而生的,没有不讲天人之分的天人合一,也没有不讲天人合一的天人之分。”[3]天人之分和天人合一,二者构成了荀子的天人思想。
  (二)性伪之分:荀子社会认知思想的主要基础
  荀子的人性论建立在批评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孟子的一系列错误在于孟子“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就是不懂“性”和“伪”的区别。因而荀子在谈人性之前首先界定了“性伪之分”,即“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以“性朴论”质疑荀子人性论被普遍征引的“性恶论”。各持己见的人性观引致了理解人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班杜拉在其著名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中将人性和行为因果关系总结为若干模型:心理动力学理论、特质论、激进的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论、互利互惠的决定主义等。[4]笔者赞同把“性朴论”作为荀子的人性论,认为荀子的人性和因果关系就是一种社会认知论,即荀子认为“人”天生是“朴”的,其生理的情感,例如“好利”、“嫉妒”等性情,如果放纵的话,会产生种种“恶”。这是荀子独特的人性论,区分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意在强调其“性伪论”,即人的可塑性,这也是其贯通天道、人道的自然哲学的义理。
  (三)隆礼重教:荀子社会认知思想实现的主要路径
  先秦以降,诸子大都谈论“礼”,从周公制礼,到孔子崇礼治,再到荀子将“礼”作为自己社会学说的核心范畴,认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荀子甚至还将“礼”提升到学术层次,建构了“礼”的起源、内容、重要性及必要性、社会功能等系统的理论框架。此外,荀子还认为“礼”的起源是人类生存的需要,“礼”涵盖了人类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荀子的社会认知思想中,他将人社会认知的途径主要归结为“隆礼重教”,认为人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即通过接近良师益友、自我修身、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等方式,并充分运用环境等客观因素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主体因素的作用,来进行社会化的进程。
  二、荀子社会认知思想实现的心理机制
  (一)“制天命”的认知主体
  荀子在《解蔽》篇中还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强调发挥人的认知主动性,要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的片面性和主观偏见,以便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和人生智慧。再者,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联系起来,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这一尊重人、人为贵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心理学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精合感应”的认知心
  “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认知思维是认识器官的一种作用,思维总要依赖认知器官。荀子把“心”看做是理论思维的器官,叫做“天君”,并十分重视“心”在认知中的作用,即“心居中虚,以治五官(《荀子·天论》)”,要发挥“心”的能动作用,即“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荀子·解蔽》)”,就需要保持“心”的虚一而静的状态。“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荀子·解蔽》)”特别要指出的是荀子在论述“虚一而静”时认为人有记忆功能,且可以学习不同模块的知识,也强调不能因为旧有知识影响新知识的学习。
  “心”能“知”建立在对感官器官传达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与现代信息加工学说有些一致。但同时荀子思想在理性思维与感性器官的关系问题上也存在着矛盾性,一方面承认“心”要依赖感觉器官,认为认知从感觉经验开始,另一方面也认为理性思维作用高于感性器官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心”的主观作用。
  (三)“相持而长”的情欲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荀子之“情”是当代心理学所指的“情感”,包括感情和情绪,一般而言,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认知是先于情感的,情感又影响认知。荀子提出了六情绪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认为人的欲望“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养五綦者有具,无其具,则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荀子·王霸》)”是由生理因素、环境刺激因素、人的认知三方面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心理学家S·沙其特提出的情绪形成的三因素说有些殊途同归。   (四)“性伪合”的认知预期
  “性伪合”的认知预期是荀子相分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消除各对对立物的对立,以致使社会人不“以己为物役矣”(《荀子·正名》)。至于“伪”的途径,从先秦开始诸多思想家都在强调后天“习”的作用,我国古代心理学史上把这一心理规律概括为“性习论”。荀子也是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来探究人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但更强调后天的作用,提出“伪”的发生需要“性”这块材料,“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具备了生理的条件之后,严格要求自己,以礼的规范自我调整,以致涂之人都可成为“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也”(《荀子·荣辱》)。
  荀子提出,改造人性以及完成认知的主要途径是习得“礼”,“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有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有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习得“礼”的路径荀子强调了四点,一是行动,知行关系上荀子强调“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二是向良师益友学习,受到他们的指导,“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荀子·劝学》);三是自我修养,包括见善思齐、坚定的信念、不断的积累贯通、自省、节制、专心一致、锲而不舍等;四是注意环境和风俗的影响,因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
  三、荀子社会认知思想的认知特点
  其一,智能相对独立。“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就是说,荀子认为人生来认识事物的叫知,与外界接触发展成智,从事活动的东西称谓能。智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解决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能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解决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国外心理学通常根据对能力、智力概念的不同界定,或认为能力包括智力,或认为智力包括能力,将二者分离开研究。智能相对独立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观点,荀子是智能相对独立思想的创始者,之后直到王充才又将二者结合,并提出了“智能”的概念。
  其二,知情相分。我国古代心理学史上性统说、心统说、心性一体说占有主体地位,整体宏观的研究问题已成为中国古代心理学史的独特研究方法。荀子就是鲜有的微观地研究问题的思想家。在社会认知心理思想上,他就是先将认知心理活动支解开,然后再进行系统的分析。在认知和情感的关系方面,他提出了与先秦儒家主流思想不一样的观点,认为认知和情感是相互独立的,并且认为情感是第一位的,不可去的,且它决定了人的认知。从古今中外知情的研究历史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此问题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争论,也是心理学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虽然荀子没有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其社会认知学说,可是这些理性的思考也是有益的认知探索。特别是这种内省的研究方法也是早期心理学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更难能可贵的是,荀子的社会认知思想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社会认知研究体系,从情感、知觉、本能、动机、态度、文化、学习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社会认知的起源、目标、方法、标准等。并以这些社会因素去分析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归因、价值、认知冲突、心理控制、自我认知等核心问题。其中提出的有些观点已被现代实证科学所证明。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273.
  [2][3]梁涛.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J].哲学研究,2003(4):65-70.
  [4]班杜拉 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3.
其他文献
流线型风格独特,它主要源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条件而不是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刻板的几何语言相比,流线型的有机形态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流线型的设计理念不仅为现代工业设计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观察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分析不同操作护理后患者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焦虑抑郁等心理评分情况。结果:在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评分上,研究组护理后评分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接诊重症胰腺炎患者86例,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研究中依照随机数表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74.4%,低于观察组的95.3%,检验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和效果展开探究。方法:以我院2018年收治的4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2例),分别施以常规急救护理与针对性急救护理,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创伤性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化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患者入组,入选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均经主治医师同意转出至普通病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交接,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比较两组交接过程中消耗时间与问题发生情况,评估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交接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精心的规划和系统的呈现方式可以有力地保障远程开放学习的质量.教学设计基于一定的学习理论,涵盖了教育过程的三部分:目标、活动、反馈/自测,对于学习者和编者来说都是必不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和科研相关行为问卷对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分为(53.14±24.84)分,得分指标值为(44.53±19.61)%;查阅护理文献的频率、参加学术交流会频率、参加科研培训课程频率、性别、学历水平是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摘要】目的:探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运用血管通路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观察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操作后血管通路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为4%,对照组为1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研究组为94%,对照组为
二人剧(Woza albert!)运用了新约里的耶酥的形象及其第二次降临的典故,全方位地揭露了黑人作为属下在当时尚处于种族隔离之下的南非所受的社会压迫,表达了他们对自由,幸福,和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兩组,即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间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达98.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则为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