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远征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支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60多年的中国军队。如果不是因为一部热播剧,相信绝大多数人仍然不会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支惊天地、泣鬼神的军队。这就是69年前首支抗击日军于国境之外的中国远征军。
  
  危在旦夕
  国祚命悬一线
  
  这场喋血远征,得从一条路说起——滇缅公路。无法想象,没有滇缅公路,中国抗战的历史将会如何书写。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用当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的说法:“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1942年1月,8万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国守军告急。日军进攻缅甸,既可以一举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以孤立中国,又可以占领美英在缅甸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西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在强大的日军面前,东南亚盟军部队节节败退:新加坡沦陷,英、印、荷、澳联合舰队在爪哇海战中战败,缅甸英国皇家空军基地马格威遭日军轰炸毁灭……整个亚洲大陆乃至世界都面临空前厄运。
  鉴于缅甸局势岌岌可危和英国殖民者坚持退守印度的利己主义立场,同月下旬,蒋介石在重庆主持召开的中、英、美军事联席会议上表示中国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本决战,这一消息立刻震动了西方世界。英国政府也敏感地作出反应:“一旦缅甸形势吃紧,愿与中国政府共同加强缅甸防务。”
  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上,缅甸无足轻重,战略意义仅在于对印度构成一道外围屏障。问题的复杂性恰恰在于,英国人虽自顾不暇,却不愿中国盟友插手缅甸事务。英国人这种缺乏诚意的老牌殖民帝国的顽固态度注定使双方合作从一开始就罩上互相敌视的阴影。
  美国对英国人的短视和自私也很恼火,罗斯福总统决心说服英国人同中国人共同抗战。为了协调英中军队的关系,美国还派出约瑟夫·W·史迪威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
  
  喋血滇缅
  远征军国境之外痛击日军
  
  1941年12月,国民党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请求,以第5、6、66军共10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W·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1942年2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飞舞,中国军队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对于刚刚入缅的中国大军来说,他们面临的战场形势十分不利。连日来,从仰光撤下来的英缅败军如同潮水倾泻。3月8日,仰光陷落,缅甸国门洞开,日军长驱直入,盟军一触即溃。
  敌人大兵压境,仅以中国远征军收复仰光是不可能的,但若不能收复仰光,入缅作战就失去目的,而缅甸失守的最大受害者仍将是中国。英国人答复:已命驻中东及印度军队增援缅甸,请贵军火速开赴前线。事实上,这是英国人的花招,他们只想拿中国军队去当挡箭牌。
  1942年3月20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与侵缅日军第55师在南缅平原上的距仰光50公里的同古城外发生激战,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以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4倍于己的日军血战,顶住了日军12天的猛攻,歼敌近5000人。3月29日,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传来:自私自利的英国人最终抛弃了中国盟友,他们在尚未通知友军的情况下仓皇撤退,把同古侧翼暴露给敌人。同时日军增援部队第56师团已经星夜兼程赶到同古,历时12天的同古大战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宣告结束。
  之后不久,他们又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英军。据88岁的远征军杨伯方讲述,他当时是一名汽车兵,负责运送士兵及物资,所在连队配属新38师,师长就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将领孙立人。杨伯方到新38师不久,就参加了孙立人的成名之战——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位于缅甸中部,是缅甸重要的石油原产地。1942年4月,日军第33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堵住了英缅大军的退路。英军总司令一面命令炸毁油田,一面匆匆组织突围。但突围完全是徒劳的,英军在阵地前面丢弃了大约两千具尸体,却始终没能向前移动一步,只得向中国军队发出求救电报。
  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命令距仁安羌最近的在曼德勒驻守的新编38师解围。当时新编38师全师才7000多人,而且分散在不同的防区,一时能调动的只有一个113团一千多兵力。
  “孙立人果然勇敢过人,他命令113团连夜急行军到仁安羌。我们晚上出发,一路狂奔,凌晨五点就到了。”杨伯方回忆说,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死里逃生的英军败兵丢下车辆和武器向北溃退。中国军队在他们身后的仁安羌又坚守了三天,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外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最后主动撤出战场。
  尽管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和东枝争夺战等胜利,但由于中英美战略目标的不一致,中英联合作战的宏大计划被同盟国之间不牢靠的战斗友谊给断送掉了。远征军陷于被动的态势,英军西逃印度,华军固守国门,至5月被迫后撤。
  
  艰难撤退
  3万英魂长埋“绿色魔窟”
  
  1942年5月上旬,日本攻占密支那,中英军队开始撤退。日军切断了远征军的归国通道,少数战士跟随美国统帅去了印度,大部分战士在第5军军长、后远征军副总司令官杜聿明的带领下被迫进入野人山,准备从那儿绕道返回滇西。
  野人山位于中缅印交界处,绵延千里,纵深200多公里,山高林密,传说中经常有野人出没,于是被当地人称为野人山。这片原始森林还有另外一个称号“绿色魔窟”。1942年6月,3万多名疲惫不堪的远征军战士走进了野人山。
  在活着走出这片“绿色魔窟”的3000多名战士中,只有一位女战士。这位唯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护士兵刘桂英的回忆,令人惊心动魄:走进原始森林后,战士们才发现森林像大海一样浩瀚无际,成千上万棵生长了千百年的大树巍然耸立着,层层叠叠树叶遮住了天空,阳光都照不进来。而到了晚上,豺狼虎豹全都跑出来了,野兽凄厉的叫声回荡在山谷里,听得人毛骨悚然。更为恐怖的是,雨季的丛林是蚂蟥的天下,战士们走在路上,这些嗜血的魔王就昂着头在树叶上等候,人体一接触到树叶,它们就趁机爬到人身上来吸血。
  进山十多天以后,热带原始丛林的雨季到来了,天天都下着倾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战士们举步艰难,下山的时候就在泥水里滚。有时山洪“轰隆隆”地冲下来,一下子能冲走很多人。一个月后,部队开始断粮了,不少战士被活活饿死。杜聿明只得把驮物资的100多匹战马都杀了。战马吃光以后,大家就开始吃皮鞋,吃皮带,就连手枪套也成了他们的食物。当这些东西全都吃光以后,大家就只能够靠树皮和草根来维持生命了。越往山林深处走,山林就越显得阴森恐怖,而更加可怕的事情也接连发生。瘴气开始在军队里肆虐横行,成千上万名战士倒下了。路边和草棚里堆满了战士们的尸体,尸体散发出恶臭的味道,闻之使人晕眩。
  当最后一名东倒西歪的中国士兵在1942年8月的亚热带太阳照耀下走出丛林,历时半年的缅甸之战才以盟军免遭覆灭和千难万险的撤退终告成功而结束。中国远征军分别撤到印度和滇西,其时只剩4万余人,10万远征军牺牲过半。陆续抵达印度的远征军番号计有军直属部队五个团和新22师,总人数不足一万。他们与先期到达的新38师一起改称中国驻印军,留在印度中北部的兰姆伽基地接受整训,由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统辖郑洞国的新1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退入滇西的部队亦经重新组编成滇西远征军,连同后续部队,于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统辖第11、20集团军及第8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为掩护中印公路,沿公路向缅北推进,经10个月的苦战,于1944年8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4年5月,滇西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沿滇缅路向缅北实施反攻。1945年1月27日,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于缅甸芒友,打通中印公路,至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此后,中国远征军返回国内。这样,从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又3个月,终于以胜利宣告结束。
  二战结束后,根据官方数字,中国方面在中缅印战场上先后投入兵力达40万人,其中还不包括相同数量的支前民工;英美盟军投入陆军30万人,飞机2000多架,坦克、装甲车3400多辆;日本累计投入军队40万人,飞机800多架。其中,中国军队付出的代价最大——以近20万人的伤亡,书写了抗战史上乃至二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笔。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 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 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60多年过去了,《新一军军歌》的旋律依然让人心潮澎湃,仿佛远征军将士们的昂扬与无畏正扑面而来。时间在流逝,老兵在消失。作为后辈,我们只能对逝去和在生的英雄们说一句:你们的名字也许不为人知,但你们的功绩将永世长存!
  
  链接······
  知识青年从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大汉风!
其他文献
1像唇齿一样相依所谓思辨,不外乎就是一种分析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辩证方法。这种分析问题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全面、客观和科学地对待事物,而不是片面、主观和迷信。思辨作为一种
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体现了高考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所以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核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都与2007年保持一致,而在考试范围上较之20
在改制转机中再塑辉煌十五大代表张巨声谈国企股份制改造●本刊记者在80年代中期炙手可热的冰箱行业竞争中,合肥美菱以其产品的“高、新、精”杀出重围,不仅成为“阿里斯顿九兄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4.4设计与控制设计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设计控制是对设计全过程的控制,涉及以下主要活动:门)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这是指针对某项设计和开发项目,制定质量目标,规定质量要求和
1903—1904年,以荣赫鹏为首的英国侵略军武装入侵我国西藏,并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在1888年第一次武装入侵之后,进一步扩大了在我国西南边疆的侵略利益。1904
传世老子画像,以元代的赵孟頫、明朝的张路所作最有名,赵作尤合《道德经》义。读《道德经》,室悬一帧赵孟頫所画老子像,会有许多十分亲切的感悟。严重秃顶。阔大的一圈,光洁,
反思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关于反思教育理论的教育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 Ref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宁波东海液压件实业有限公司(见封一彩页广告)宁波东海液压件实业有限公司是液压阀专业生产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已有十几年液压阀开发、生产经验。该厂自备铸造车间.拥有从模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