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类移植材料的理化特性对异物反应的调控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组织工程方法,生物医用移植材料能够用于改善和恢复患病组织.然而植入后的生物材料作为外源物质会引起生物体的异物反应,对移植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文章综述了异物反应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并从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材料对异物反应产生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生物材料开发中一些减缓异物反应的新方法和新材料.希望所探讨的材料理化特征对异物反应调控问题能够为未来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机显微夹闭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LA)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夹闭手术治疗IA的102例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53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6.54岁.比较不同时机(24h内、48 h内、72 h内)显微夹闭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动脉瘤夹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IA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聚乙烯管道熔接接头可靠性评价的短期力学性能和长期耐慢速裂纹拓展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近年来,超声波相控阵被广泛应用于熔接接头可靠性无损检测,其自动化检测和结果智能化判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标准中对熔接接头可靠性检测的项目较少,为使聚乙烯承压管道向厚壁、大口径、高耐压、耐高温、长寿命和更安全的方向发展,需要建立完整、适用的熔接接头可靠性表征和测试方法,建立加速试验和采用较小试样替代完整管材试样的方法.最后,展望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装备实现原材料的性能受控地传递到熔接接头上,
目的 通过基因组学分析建立肺鳞癌免疫分型,并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下载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所有肺鳞癌数据包括患者基因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检索时间:建库到2021年1月4日),通过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对患者进行分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估算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占比(ESTIMATE)及通过估计RNA转录本的识别细胞类型(CIBERSORT)分别评估各样本中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及免疫细胞数量;套索算法(LASSO)筛选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纳入501例肺
以对苯二甲酸和2?丙基庚醇为原料,在钛酸异丙酯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对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DPHTP),并将DPHTP作为增塑剂用于制备聚氯乙烯(PVC)柔性薄膜,与市售DOP和DOTP进行应用性能的比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结构分析;通过热失重分析、拉伸测试、耐迁移测试和耐挥发性测试等比较DPHTP、DOP以及DOTP增塑的PVC薄膜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DOP和DOTP,DPHTP具有更低的挥发性,其增塑的薄膜有着更优异的热稳定性以及更高的体积电阻率;其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造影(CEUS)进行实时对比观察法在鉴别肺部疾病的肺动脉相和支气管动脉相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证实胸部病变患者49例(50个病灶),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64.8岁.对49例患者行CEUS检查,比较肺周围病变与邻近正常肺组织的造影剂灌注情况,对比造影参数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P)、峰值强度(PI)的差异.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对50个病变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50个病变中良性病变14个(肺结核5个,肺炎5个,炎性假瘤4个),恶
简述了离心静电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对国内外近期离心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离心静电纺丝的成纤机理,根据纺丝材料特性,将离心静电纺丝分为溶液离心静电纺丝和熔体离心静电纺丝两类,并将这两类纺丝方法的装置和工艺创新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各种装置的结构特征和优缺点,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离心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简介,针对离心静电纺丝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对专家系统及案例推理、进化计算和机器学习这3类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韩城,听其名字,便知是座古城.rn春秋战国时期,“韩”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到战国七雄中的韩国,无一不是如雷贯耳.而韩城的身影,也在这段历史中频频出现.尽管它的名称来源要更早一些——西周时期,周武王将小儿子分封于今陕西韩城县南,直至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周王室衰微,韩国被同为诸侯国的晋国吞并.
期刊
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文明中涌现出的文化名人灿若星河,但能称为“圣”者,寥寥无几,能以“圣人”故里自居之地更是屈指可数,“史圣”司马迁故里的韩城幸为其一.rn陕西省现有的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作为入围名单中唯一的县级市,是一座让人“始料不及”的城市:尽管知道它是龙门所在、司马迁故里,但其历史文化的厚重仍远超纸面上的记述,数十处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建筑群落,承续数百年的古城古村格局,千年可溯的宗族历史文化,对圣人德行、功绩的追怀和效行……共同涵育出韩城浓厚而独特的崇文重教的传统,凝结出韩城历史文脉的多彩和壮丽,让
期刊
韩城,一个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北隅而倚傍黄河,历史悠久的古城,其开发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足迹.三代时期,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尚书·禹贡》载“龙门,禹贡雍州之域”.韩城的城建史,则以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始称韩(侯)国为标志,其后历代各有兴替.隋开皇十八年(598),此地以古韩国故事改名“韩城”,自隋以降,韩城虽经1400余年的兴衰,古城风貌依旧犹存,放眼中外,实属弥珍.1986年12月,韩城作为全国范围内鲜有保存特别完整的古城,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