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的内容上有了较大的拓展和深化,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实践证明,当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时,课堂会变得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得以维持,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何为“自主学习”,字面意思上讲是“自己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地放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协助者,为学生提供或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导向,并且结合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运用体会。
一、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设计好导入,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对一节课而言设计好导入是多么的重要。在上课开始时创设好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是学生在听你说话,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就很容易融入课堂中,学习就有了一个动力,对任务的解决也起到了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Excel处理数据”一节中的求和、均值函数时,如果单纯地讲解,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为此,我事先在Excel中准备了一份百人学生成绩表,上课时很熟练地总分、均分、排名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算出,并让学生验证算得是否准确。而且我告诉他们,不只是百人的,成千上万的成绩我依然能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出来,这让学生大吃一惊,他们很难想象得出,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上千人、上万人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及时地引出课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数据处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巧设问题,注意引导,让学习变得主动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的作用在于合理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大胆去尝试学习,这样才会记忆深刻,才会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flashMX基本操作”一课时,有一个环节让大家绘制“月牙”元件。我给出了“满月”元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自己去实践。结果学生不光自己实践出了利用两圆相切割的方式,有的学生还利用橡皮擦的擦除功能也完成了操作而且更简单快捷,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由此可见,相信学生,他们往往会还你以奇迹,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去思考,让学生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找到答案,这就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
3.提供资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教师准备与课堂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秀出我的电子报刊”时,由于新版教材提供的素材相对比较单一,我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样例模板,里面有设计电子报刊的步骤,并提供了样例。我将这个课件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让学生进行对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再独立地设计出更具特色的电子报刊。在本单元的课中,重要的是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独立去设计,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又有了自己的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除此之外,本人平时还积累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展示作品、课件(包括教师用和学生用)、学习教程等,这些对于以后的教学实践是非常有用的。
4.学会迁移,活学活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软件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甚至某些功能都相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从操作中形成知识,尤其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迁移,活学活用。
在初中阶段,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PowerPoint、Excel这几款软件的共性都是相同的,教学时联想以前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如果遇到问题再请教同学和教师,这样比起教师一步一步地去讲解效果好得多,而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5.重视合作,融洽生生关系
虽然本文讲的是自主学习,但有时仅凭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了。我平时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成绩比较好的一名学生做组长,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行,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在组内学习中,组长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起着“小老师”的作用,组内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是紧密相联的,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的可行做法
1.教师应该适时、正确地引导
在课上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把问题解决,而此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兴趣更加浓郁。
2.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调控
信息技术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本身就具有活动课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强,加上中学生的自律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不是很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受到学习内容以外的因素干扰,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控好课堂节奏,随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比如教学“太阳升起”动画制作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示范操作,而是在播放动画前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观察“谁在动,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从哪开始,从哪结束”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否则部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动画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说一定要由学生一个人来完成,相反,应该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既要有自主学习的内容,比如完成一幅画的创作,又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比如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报,通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科学习,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信息素养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何为“自主学习”,字面意思上讲是“自己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地放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协助者,为学生提供或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导向,并且结合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运用体会。
一、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设计好导入,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对一节课而言设计好导入是多么的重要。在上课开始时创设好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是学生在听你说话,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就很容易融入课堂中,学习就有了一个动力,对任务的解决也起到了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Excel处理数据”一节中的求和、均值函数时,如果单纯地讲解,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为此,我事先在Excel中准备了一份百人学生成绩表,上课时很熟练地总分、均分、排名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算出,并让学生验证算得是否准确。而且我告诉他们,不只是百人的,成千上万的成绩我依然能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出来,这让学生大吃一惊,他们很难想象得出,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上千人、上万人的成绩是怎样算出来的。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及时地引出课题,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为后面的数据处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巧设问题,注意引导,让学习变得主动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的作用在于合理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大胆去尝试学习,这样才会记忆深刻,才会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flashMX基本操作”一课时,有一个环节让大家绘制“月牙”元件。我给出了“满月”元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自己去实践。结果学生不光自己实践出了利用两圆相切割的方式,有的学生还利用橡皮擦的擦除功能也完成了操作而且更简单快捷,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由此可见,相信学生,他们往往会还你以奇迹,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去思考,让学生在尝试操作过程中找到答案,这就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
3.提供资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教师准备与课堂相关的教学资源是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秀出我的电子报刊”时,由于新版教材提供的素材相对比较单一,我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样例模板,里面有设计电子报刊的步骤,并提供了样例。我将这个课件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让学生进行对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再独立地设计出更具特色的电子报刊。在本单元的课中,重要的是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独立去设计,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又有了自己的创新,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除此之外,本人平时还积累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展示作品、课件(包括教师用和学生用)、学习教程等,这些对于以后的教学实践是非常有用的。
4.学会迁移,活学活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每一个软件都有它们的共同点,比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甚至某些功能都相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善于思考,从操作中形成知识,尤其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迁移,活学活用。
在初中阶段,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PowerPoint、Excel这几款软件的共性都是相同的,教学时联想以前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如果遇到问题再请教同学和教师,这样比起教师一步一步地去讲解效果好得多,而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5.重视合作,融洽生生关系
虽然本文讲的是自主学习,但有时仅凭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了。我平时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成绩比较好的一名学生做组长,学习时遇到什么困难,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解决,如果不行,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在组内学习中,组长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起着“小老师”的作用,组内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是紧密相联的,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的可行做法
1.教师应该适时、正确地引导
在课上教师应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把问题解决,而此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让他们兴趣更加浓郁。
2.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调控
信息技术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程,本身就具有活动课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强,加上中学生的自律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不是很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受到学习内容以外的因素干扰,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控好课堂节奏,随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比如教学“太阳升起”动画制作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示范操作,而是在播放动画前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观察“谁在动,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从哪开始,从哪结束”让学生有目的地观看,否则部分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动画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不是说一定要由学生一个人来完成,相反,应该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时,注意既要有自主学习的内容,比如完成一幅画的创作,又要有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内容,比如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报,通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科学习,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