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的立足点在哪里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听了苏教版第七册的“认识整万数”一课中有关拓展数位的环节,授课教师采用了名师张齐华的设计,即:通过同桌两位同学把各自的个级数位表合并,再略作修改。从而得到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新数位表。但教师处理这个教学环节,却显得异常别扭。我在想,为什么要进行数位合并呢?合并的立足点在哪里?过后,我还仔细研究了张齐华的实录,以下便是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
  课始,教师让学生拨数,从3、30、300,一直拨到3000,教师还引导学生比较了四个数的异同点。
  
  教法一:
  师:接下来,要拨几了?
  生齐:三万!
  师:怎么拨出三万呢?
  生1:在千位上拨30颗珠子。
  生2:这样不行!满了30要向前进3!
  师: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生:再添一个数位。
  师:但现在边上不能画了,怎么办?能不能同桌合作呢?
  刚开始。学生不明所以,在教师的后续引导下,终于有学生想到把两个数位表合并起来,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新数位表,并引导学生把左边的数位“个”“十”“百”“千”改成“万”“十万”“百万”“千万”。
  
  教法二(张齐华):
  师: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几了?
  生齐:三万。(屏幕呈现30000)
  师:30000是一个较大的数,看看这个数,再看看你手中的计数器,你能想办法拨出这个数吗? (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意见)
  师:瞧,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认为能的同学,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可以在千位上拨30颗珠。因为10个千是一万,30个千就是三万。
  生2:不能这样拨,计数器每个数位上最多只有9颗珠,哪来30颗珠?
  师: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
  生:不对,是我们计数器上的数位不够。
  师:(相机询问同桌的两个学生)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你的呢?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三万这个数吗?
  学生稍作思考,随后兴奋地把两个计数器合在了一起。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我们发现一个计数器只有四个数位。于是把两个计数器合并到一起,并在左边的计数器个位上拨上3颗珠。(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该生的拨法)
  教师引导同桌学生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师:这样看来。新增加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原来的四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 (多媒体演示)
  
  [思考]
  在教法一中。教师虽然模仿了名师设计,让学生把两个数位表合并了起来。但整个过程却显得很生硬。在采用“合并”方法拓展数位时,教师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呢?
  1 合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在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让学生掌握“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无疑是一个教学重点。对这一知识点,如果教师仅仅是简单地告诉,那就不能让学生产生思维冲击和深刻感悟。在教师引导下。当同桌两位同学通过合作,想出“将两个小计数器合并成一个大计数器”时,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
  在教法一中,当学生对拨:30000产生疑惑时,教师让学生同桌合作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想出合并数位表的学生却廖廖无几。而张齐华是这样问的:“用这个计数器拨不出三万,是算珠不够吗?”引导学生发现是数位不够,然后,张老师又故意去询问学生手中数位表的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两人合作,学生很自然就想到要把两个数位表合并起来。合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数位不够的现状,同时,也将新知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合并的目的,才能让“合并”变得顺理成章。
  2 合并折射出怎样的思想?
  一个简单的合并举措,却折射出了思想的火花。“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合并之后,再让学生修改数位。把左边的“个”“十”“百”“千”改成“万”“十万”“百万”“千万”,体现着一一对应思想。甚至可以这样说,教师合并的不仅仅是数位表,更重要的是,还合并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教法一中,教师引导学生得到了新数位表后,如果再引导学生发现个级和万级的相对应关系,就能将万级数的读、写法与个级进行巧妙同化,为学生后续的读数、写数等学习扫除障碍。
  3 合并是唯一的方法吗?
  在拓展计数单位时,合并固然是个巧妙办法,但除了合并,难道就别无他法了吗?教法一中,当学生想到在原有数位前添一个数位时,教师竟然用“现在边上不能画了”的理由来否定学生的想法。当数位不够用时,学生很自然就想到要继续添加数位,这种想法也合情合理。随着所学数字数位的逐渐增多,新的数位将不断出现,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万级数位纳入到原有数位表的结构中,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寻找个级数位和万级数位之间的联系……这样设计,又何尝不可呢?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在学习优秀教法时,我们也要克服崇拜思想,深入思考名师设计的意图和背景,要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只有在反复琢磨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对名师教法有所超越,有所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责任编辑:王 彬)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2 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学生统计和探究的能力,自觉估计可能性的意识。以及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公
期刊
所谓创意作文,就是那些与众不同,与“旧”不同、与“模式”不同的有创新意识的作文。如何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写好创意作文呢?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立意求新    立意求新。是指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能提出新异、奇特、与众不同的见解。小学生阅历较浅,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浮于表层,而且单向思维较普遍,难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力求新意”,有意识地去追求一个“新”字。比如
期刊
[名师名片]刘自强,福州教育学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实验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获福州市课改实验先进工作者、优秀教研员和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许许多多天真的孩子一样。童年时的我也有过美丽的梦想:长大后当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只是没有想过当老师。然而命运却跟我开了个玩笑,当我刚迈入小学六年级时,“文革”开始了,不久后学校停课,我又和当时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辍学在
期刊
40分钟的数学课堂应完成新课标的显性目标之余,实际上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学生心智的培养这一隐性目标。改善心智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变固有的思维习惯、方式、密度。在数学教学前我们要有意地收集教学素材,思考教学策略。完善教学预设。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改善、活用、思考,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优良的思维品质促进心智的提升与发展。    一、升华教学目标,开阔视野,打破思维定势    通俗
期刊
[设计理念]    《我不是最弱小的》 (人教版二下)是一篇人文价值导向性很强,又洋溢着童真童趣的课文。教学时,要防止过分关注人文性,忽略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必须在突出词句教学的过程中关注自然段的学习,把人文熏陶融合在自然段语言文字的学习中。    [教学目标]    1 巩固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弱小、周末、聊天、递给、娇嫩、掀起、簇拥、芬芳、随风舞动、倾盆大雨”等词语。  2 抓住
期刊
好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反馈、评价工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有效、高效。但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着量多、一刀切等现象,有时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做不了。周而复始造成了恶性的循环,出现了学生难以完成或不做作业的现象。    一、现状分析    当前作业的设计往往存在着量多、针对性差、机械重复的缺陷,严重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低年级学生满怀信心热爱学习,学习动机明确,时间一长,学生积极性降
期刊
现象一:善于精算。缺乏“估”的意识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估算”。  师:今天天气真好,学校组织二年级的97名学生去公园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那么,请在半分钟时间内快速估算一下带800元钱够不够?(强调“半分钟”)  学生尝试,反馈:  生:带800元钱够。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97×8=776,776<800,所以是够的。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教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肯定了他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估算”一课,给我许多教育和启示。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日: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结合“估算”课堂教学实录。我们不妨把这高度浓缩的一条原理发解开来,看看我们该如何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1 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期刊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小学科学教师,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就应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工作,将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作为观察和思考的对象。选择并确立自己的校本研究课题,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实践、研究,在搜集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加以概括,说明问题的本质,从而指导科学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树立校本研究意识,培养
期刊
一、体现正确的音乐理念,回归专一的音乐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尝试了各种模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可学生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却并不多。有节研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歌曲教学《闪烁的小星星》。教师设计了从天文知识导人,宇宙、银河、九大行星……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着实非常吸引学生。可是20分钟过去了,学生仍遨游在浩瀚的宇宙,让人怀疑这究竟是在上音乐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