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论诗歌语言的审美取向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讲求含蓄蕴藉、余味曲包,多义化、感觉化的倾向很明显,带有强烈的暗示性、启发性.古代诗论也推崇语言的含而不露、语尽情遥,要求诗歌以有限的、极富包孕力的文字,创造出无限丰富的形象与意蕴,以最简洁的语言形式吸附、涵容最丰富的意义,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歌语言的最佳形态.古代诗论家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自身是有限的,它所指向的却是无限,诗不是以表现语言为指归的,语言文字仿佛是一种指标,一种符号,指向无言独化的自然或情感世界,诗语即是在超越语言的有限中走向无限美.“,”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view requires poetry to create limitless image and connotations by using limited and expressive words.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viewers held that there was an end to language,but there was no limit to the image and feelings embodied by the language.The poetry language had the power of showing infinite beauty through limited language expressions.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论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法的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该文结合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论述了建立现代法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的和谐统一,关键
“学案式阅读教学”是“以学案为依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展开个性化阅读的过程,呈现出立体开放的解读效果.该文对“学案式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教学才
期刊
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其转型阶段.总有些轻浊之风浮躁于表层:一种新技术或一种新文化在其进展过程,总会有违背初衷东西撞击优秀传统.因此,当前的文化人不容置疑地负有一种使
每一个幼儿都是未经雕琢的花朵,他们保持了最纯净的心灵,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这一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师怎样落笔,孩子就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延展自己。身为一名幼儿教
期刊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急剧增长,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涵也在发展着、变化着,丰富着.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面对读者群的信息需求,读者服务工作更值得图书馆去思考去探究,
1916年3月18日出生于漳州的郑子瑜,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也在日本和新加坡等多所大学任过教,退休后在新加坡居住。他擅长诗文考据,对修辞学和修
一、从教学研究室到教学督导室(一)院教学研究室成立1994年11月5日,北京教育学院召开教学研究室成立会.会上,倪传荣院长代表院领导宣布成立教学研究室的决定,在成立大会上,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