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头版如何用专题化“议程设置”穿透网端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应对移动端新媒体冲击带来的生存危机,纸媒再次启动改版,以期变革“议程设置”方式的策略突围。从2019年5月改版以来,《华商报》利用头版的专题化、海报化实施“议程设置”,注重头版的内容选择和包装,其基本遵循是选择重大和重要的新闻,呈现思考的观点与态度以引导舆论,从情感中寻求传播的切入点以实现共鸣,着眼细微处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同时抓好头版的创意与设计,借力微信朋友圈、华商二三里等网端平台使报纸头版实现二次传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报纸改版;“议程设置”;内容选择;版面创意;《华商报》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1-0152-03
  近几年,随着舆论场转移到移动端,纸媒的式微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生存危机,不少纸媒开始了又一轮改版,其中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头版专题化、海报化,而这种变革“议程设置”方式的策略则让其实现突围,在网端获得二次传播。本文以《华商报》头版为例,解读纸媒头版改版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剖析其对报纸头版二次传播的反作用力,以及报纸在进行这种新式头版“议程设置”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纸媒自救中被善用的“议程设置”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遭遇到新兴资讯类应用软件及微信等自媒体的“围剿”,其中纸媒的困境显得尤为突出——生产方式决定其即时信息滞后,传播方式导致其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下降、受众不断减少。面对这一危局,纸媒纷纷通过改版来寻求自救和突破,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倾向就是头版开始趋向于杂志化、海报化、封面化,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多地展露出观点、态度和情感等,寻求与受众形成共鸣。
  笔者深入分析改版动作引人关注的《华商报》后发现,该报一直坚持头版的创新、创意,自2019年5月开始对头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强化内容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很多创意版面经常被朋友圈转发,由纸端的传播者变为网端的被传播者,形成了穿透网端的新的传播效力。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商报》更是充分发挥头版效用,以创意、设计为主导,形成矩阵式传播,取得了明显的传播效果,而这种明显的改变是该报善用“议程设置”理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议程设置”对报纸头版的反作用力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即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告诉人们该关注什么,并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再构成作业”,引导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实施“议程设置”,媒体在受众的观点、态度认同中获得持续的传播效力,增加其公信力、影响力和受众黏度。
  而当报纸要引导受众去关注某些特定新闻时,头版是当仁不让的选择。头版既是报纸的“脸面”,又是办报理念和舆论导向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头版是否精彩,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判断和购买欲。借用《纽约时报》一位总编辑的话:“头版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只是一些重要新闻,还包括编辑们对重要新闻的判别能力。头版不仅是新闻,而是新闻+报纸的声誉。”
  但囿于生产手段和传播方式的影响,和电子媒体、新媒体相比先天不足的报纸只能另辟蹊径——挖掘新闻深度、表达观点锐度、体现情感温度,同时佐以让人眼前一亮、自愿自觉转发的视觉效果,而这些都要求报纸头版摒弃以往碎片化、多条目的导读方式,选取最具传播度的新闻进行重点包装,即专题化、封面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借力网络形成二次传播,扩大其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其头版的“议程设置”功能。这也可以看作是“议程设置”与报纸头版的作用与反作用力。
  (二)报纸头版与“议程设置”的效果
  每家报纸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头版的“版面语言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其既包含着对新闻的判断和选择、挖掘和再加工,也包含着版面设计元素运用所传递出的情绪、张力和品相,而这些综合起来,就决定着这张报纸“议程设置”的最终效果。以《华商报》为例,其在版面上强调以理性、善意、建设性进行新闻操作,所以更多关注新闻细节,关注新闻与城市、与读者的关联点,新闻切入点也多从这些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报纸与城市、与市民的黏度。在头版“版面语言体系”中,其在内容选择加工和设计元素这两方面双管齐下,为其扩散传播效力形成强大助力。
  二、《华商报》头版的“议程设置”及遵循的原则
  (一)注重头版的内容选择,并形成一定守则
  在信息爆炸时代,没有大数据算法推荐,仅局限于有限的版面,如何在海量的信息里选择读者更关切、与受众关联度更高的新闻是做好一张报纸的必备素养。据有关数据显示,人每天接收的有效信息大概只有30-50条。其实,要选出这30-50条信息也许不难,但要在3-5条有价值的新闻中選取一条来重点包装展示,才是真正考验一家报纸是否有“慧眼识珠”并达成“议程设置”的能力。而关于内容的选择,有的是有基本遵循的,有的则需要深入挖掘、巧用心思,具体包括:
  1.基本遵循:选择重大和重要的新闻
  国家、省、市的重要会议;国家重要政策法规的发布、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活动、讲话;省委省政府当前中心工作等,这些都是重大而重要的新闻,就属于内容选择中的基本遵循,遇到这类题材,自不必说,肯定是要权威解读、重点包装。
  2019年10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华商报》独家推出8连版系列版面。这样的版面形态内容连贯、简洁大气,完整形象地传播了大阅兵的重要场景,营造了隆重庄严的气氛,国家强盛、陕西元素跃然于纸上,让读者心生自豪之感,见图1。
  2.引导舆论:呈现思考的观点与态度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真与假、善与恶……当声音混杂让人无所适从时,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具有思辨性强的特点,这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媒介,其中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引导舆论,这其中包含着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而“议程设置”则是引导舆论的第一个阶段,即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再通过“用事实说话”“多方观点呈现”“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等来表明观点立场,引导公众意见。这对编辑观察力的高度和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观点就是版面的灵魂,体现着报纸对事件或现象的深邃洞察与思考。
  2019年西安民办小升初面谈时,几个孩子的“品德修养”一项被面谈学校打了0分,一时间家长、学生的不满和对学校的质疑甚嚣尘上,报纸该怎么做?简单地呈现新闻、照录各方声音?显然,这样做流于表面、失于简单,也没有体现出媒体的引导舆论的功用,《华商报》做的是“深-度”的观点和态度,以平和理性的“0分之思”给出建议。这样的头版有着清晰准确的观点表达,也可以说有了灵魂,故而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被广泛传播,见图2。
  再比如,贵州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国仁被“双开”。《华商报》的头版运用漫画的夸张手法,将茅台酒瓶设计成“王座”的形式,一個面红耳赤的人在宝座上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寓意袁仁国利用茅台酒的生产经营权,大搞权钱、权权、权色交易等各种腐败,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和批判性。版面的主题“酒是好酒,仁变坏了”形式对仗,朗朗上口,一语双关,立场鲜明。“酒是好酒”表明了茅台的品牌和质量以前很硬,以后也依然很硬,不会因袁仁国落马而大受影响;“仁变坏了”中的“仁”,意指“袁仁国”变坏了,大搞各种腐败,也可以理解为其腐败是因为丧失了“仁义道德”,见图3。
  好的版面会说话,这样版面不仅让人记忆犹新,也会在受众中带起一波话题,形成“谈话议题”甚至“公共议题”。
  3.寻求共鸣:从情感中寻求传播切入点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者麦库姆斯和肖在多项调查研究中发现,相比电视,报纸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也易架构起“议程”的基本框架,并对“个人议题”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新闻的情感切入点如果得当,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则会在人际传播方面形成聚力,也更容易在朋友圈等人际传播领域形成“树型”传播,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华商报》的“战疫”系列头版可以说是中长期“议程设置”的典型,其中1月31日至2月8日的“不”系列(不侥幸、不慌乱、不跟风、不焦虑)和“守”系列(守望春天、守御有责、正己守法、恪尽职守、安守家中),则是从情感角度切入娓娓道来,紧紧跟随疫情防控发展态势,像家人的担忧、朋友的叮咛般去理性引导公众做好自我防护、支持防控工作,版面语言有新意、有情感,融合了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以海报的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充分展示了一个有态度、有情感、有责任的媒体形象。
  4.着眼细微处:关注民生,贴近百姓
  对于公共事件,哪些更重要、更紧迫,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都市类报纸的定位决定了其必然更关注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无小事”,事关民之生计的头版自然也更受人关注。而关注普通老百姓,实际上也是在引导他们去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包括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政策,涵盖了衣食住行等细枝末节,比如地铁开通、所住的小区改名等等。美国学者芬克豪泽曾提出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运用机制有五种,其中就包括:浓墨重彩地报道重要而罕见的事情;事件的总结报道等,而这两种议程设置的运用机制,多见于民生类新闻的重点包装展示。
  (二)抓好头版的创意与设计,为二次传播“添翼”
  在纸媒竞争激烈的时代曾流行一句话:“你要不要买一份报纸,三秒钟就可以决定。”它所表达的,其实就是报纸头版的内容和设计是否足够抓人眼球。事实上,报纸的三秒钟效应,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适用,只是可能更侧重于设计层面了。人是视觉动物,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为之买单,甘当它的传播扩散者。头版创意、构思的精巧程度,就是它对读者的新鲜度和诱惑力。只有强化的视觉、具有诱惑力的文字组合起来,才能完美地呈现出版面思想。
  创意需要集思广益,更需要对新闻精准把控,为此,《华商报》建立起制度和流程保障:每天下午固定时间的头版讨论会上,编辑部全体编辑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头版选择什么内容,如何创意,如何包装,通过讨论思路越来越清晰。版面制作过程中,又会灵活机动随时调整。
  当然,创意不可能天天都有大动作、大变革,有时候,创新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向前多走一点点。每天一小步的微创新,也能走出很远。
  (三)借力网端:报纸头版实现二次传播
  那么,当有内涵有“颜值”的报纸头版新鲜出炉后,如何让除报纸外的更多读者看见呢?这时,反而可以“借力打力”,借助网端,实现有效二次传播。
  首先,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为了能够及时推广当天的头版,编辑在头版签发之后,会再多一道操作程序,将版面转化为图片,在微信朋友圈及时发布,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人际传播。
  其次,可以通过微博以及多个APP平台推广给更多的人。比如,二三里的里里号,每天一段精辟的文字搭配精致的头版,会引来上万甚至几十万的阅读量。在《华商报》官方微信上,每天第一眼的必是《华商报》头版。同时,还可以尝试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华商头版的制作过程,发布于抖音之上。
  三、结语
  在报纸善用“议程设置”功能,实现信息传播突围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强大,但不能将其效果绝对化,我国学者范东生就曾指出:“传播媒介诚然有时可以造成平地起风波的惊人效果,但并不说明社会舆论只能追随其后,接受指引。”因此,报纸在头版拿出大面积进行话题专题化包装的同时,也需在操作中遵守着一些原则和底线:
  一是保证重点新闻重点呈现,国家大政时事不缺位。
  二是观点、态度、情感应该客观、理性、善意、平和、有建设性,不能哗众取宠,为博眼球而失底线。
  三是版面形态极致化呈现的前提,是与内容契合,相辅相成,不强行包装、为包装而包装,避免华而不实。
  作者简介:袁红(1977-),女,汉族,陕西铜川人,现任华商报社时政公号总监,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与演变。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摘要:继续履行合同项下于破产申请受理前已发生的债务是否应纳入共益债务的范畴,在理论学说、司法实践及域外立法三方面均有不同的观点,认定为共益债务者有之,认定为普通债权者有之。从学理、实践及外国立法的正反观点入手分析认定:该等债务不符合共益债务的特征,认定为共益债务有违公平清偿原则,还将会增加继续履行合同的成本,不利于重整程序的推进。基于各种利弊的分析,应认定为破产债权——这并不违背合同的不可分性,也
期刊
摘要:自2015年国家提出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后,我国正式由紧缩型生育政策转向宽松型生育政策,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但政策实行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并未达到预期。调查显示“二孩政策”对多数育龄人群的影响较弱,实施效果欠佳,仅有宏观政策的引导还不足以增强生育意愿。而影响人口生育的主要因素是育儿费用高、工作繁忙、生育假期短、生育福利配套不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
期刊
摘要:基于对X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项目进村这一事件的调查,对村干部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的分析,认为在政治色彩浓厚的具体事件中村干部主要扮演政府代理人,村民当家人的角色较弱。村干部会站在理性的角度来平衡两个角色的矛盾与冲突,进而衍生出一套维持村庄与社会均势的法则。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村干部;角色多重性  中图分类号:D422.6;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通过列举拼凑论者、贝克和阿利森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关系的解读,肯定了阿利森等人的基本观点——实践自由基于先验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概念的双重含义进行具体区分。同时,补充阐释了两者具体的过渡关系:在辩证论中,由于自由的主体的转换,两者实现了初步过渡。由于理性的纯粹运用的领域在于实践,康德将认识领域的先验自由作为了一个“悬设”,从而更关注自由的实践意义,同时增加了对实践
期刊
摘要:陕西作为历史文化故地,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面对新时期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传承的时代任务,大量的省级、地市、区县类文博单位相继开通了抖音平台官方账号。但这些抖音号普遍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缺乏吸引力、宣传闭环严重等问题。对策与建议是:(一)明确自身定位,把握优势资源;(二)加强馆际合作,扩大官方影响力;(三)完善宣传机制,確保社会教育后继有人。以实现博物馆新平台多元化社会教育目标。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从政府单向度的责任走向以社区为平台的多主体参与模式转变。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细胞,越来越凸显了在“平安社区”和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关键作用。青海藏区社区在推动“平安社区”和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受多方因素的制约。促进青海藏区“平安社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一)树立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理念,增强群众归属感;(二)要
期刊
摘要:依据“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与“寻找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校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目前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观念不到位、实践教育扶持力度低、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高校要建立健全“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转变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观念,加大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扶持力度,搭建新形式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平台,以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
期刊
摘要:通过对城市家庭婆媳代际合作的考察,深入探究当代“媳妇当家”背景下婆婆是否完全丧失家庭权力而听从于儿媳。研究发现,现代核心家庭面临繁重的生活琐事和家务压力,婆婆往往作为重要的“帮忙者”进入家庭,与儿媳产生代际合作。婆婆在家庭场域中分为台前与幕后两个部分,两种情境下婆婆表现出两种状态。台前儿媳掌握家庭事务决策权、婆婆遵从儿媳,而婆婆并非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其在幕后掌握权力。婆婆的后台权力实际上也
期刊
摘要: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英语“岗课证赛”四融通的教学模式受到各方关注。该模式的内涵就是以社会对学生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各岗位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标准,以各类证书和竞赛为依托平台,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为核心,形成针对各专业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到高职英语的“岗证赛”水平的提升,必须做到日常交际、专业英语识别能力等岗位能力的提升;获取英语职业技能等级考试(VETS)的合格证书;
期刊
摘要:盖伊·彼得斯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首次系统性总结了各种不同的政府改革与治理理念,同时依据其时代背景评价了各政府运作模式的效力。作者基于自身的观点将各国政府不同的治理理念分为四类: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该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各类政府运作模式的创新性与挑战。在新时代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作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