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而得名,为中国制墨工艺的珍品,在以墨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古代,徽墨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来素有“徽墨既出,余者皆废”的美誉。
在皖南小镇,老墨工们默默守护着一千多年前的制墨古法,继承了先人的智慧,用精湛的工艺制作中国文化的珍品。但是,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胡月平负责的是传统手工制墨中的“合烟”工序,即按照古法配方,将松烟、骨胶、炭黑、麝香、冰片等料子捣杵、糅合起来,这既是门技术活,也同样是力气活。根据墨工老祖宗李廷珪的制墨之法,“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极费事、费力——合烟当以青石作臼,檀木为杵,而捣杵颇费气力,需反复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合烟作坊里,胡月平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却仍停不下手中的捣杵。他拿着厂里最高的工资,一个月三千多元,对此,他挺满足的:“活是脏点儿、累点儿,但老板也没亏待,不错了。”
胡月平说,一次“合烟”要做足厂里7天的用量,夏减冬增。“松烟怎么配,油烟怎么配,都是有老规矩的,瞎弄不来。梅雨季节最麻烦,料子如果配多了,一时用不上,容易发霉、开裂。”
在徽墨的行话里,墨馃的翻打次数以“折”计,每折需要24锤,中档徽墨一般为8折,而高档徽墨所需的“折”数则更多。完成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放在木板上搓成墨丸。揉搓手艺又分为按、捺、推、收,力度和时间完全凭靠墨工长年积累的经验。
另一边的工作台上,早已摆满了大小不一的木头模子,墨丸被揉捏得当后,将在这里进行下一道工序。制墨的行话里把这些木头模子叫做“印板”,印板尺寸大小不一,按照古时十六两制,可分别制作重量为四钱、五钱、一两、二两、一斤、二斤的墨锭。这种制墨专业工具,看似不起眼,实际上也是由专人打造的——制模手艺人用水楠木精心挖制成标准的模具,再将其贩卖到镇上各个徽墨作坊。这样细致的分工,使得徽墨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掌控品质,从而确保了每个流程都精确到极致。
墨丸嵌入印板后,将被搁置到毛竹所制的坐担下。这时,墨工就坐在竹担上,腾挪一番,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将墨压平整。挤压规整后的墨锭,需冷却定型后才能脱模,夏季脱模的时间通常长于冬季。 脱模后的墨锭将被送入晾墨场中翻晾,古代制墨常用炉灰来脱水,而今则以室内晾干为主,但对晾墨场的要求极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风大要关窗,梅雨季节要促进空气流通……晾墨时,墨工还要勤翻动墨锭,以防收缩不匀而变形。墨锭的大小决定了晾墨时间的长短,一般情况下,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翻晾时间就越长。
晾晒后的墨锭还需经专人修边,除去边缘的余墨。修墨师傅将一块挖了槽的木板钉在木墩上,再把墨锭固定在木槽中,然后用工具将墨锭的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木墩上满是修掉的墨屑,由于常年使用,木墩早已一片漆黑,分辨不出木头的本色了。师傅的动作极快,墨屑纷扬而落,小年糕块般的墨锭,很快就堆积起来了。
在皖南小镇,老墨工们默默守护着一千多年前的制墨古法,继承了先人的智慧,用精湛的工艺制作中国文化的珍品。但是,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
胡月平负责的是传统手工制墨中的“合烟”工序,即按照古法配方,将松烟、骨胶、炭黑、麝香、冰片等料子捣杵、糅合起来,这既是门技术活,也同样是力气活。根据墨工老祖宗李廷珪的制墨之法,“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极费事、费力——合烟当以青石作臼,檀木为杵,而捣杵颇费气力,需反复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合烟作坊里,胡月平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却仍停不下手中的捣杵。他拿着厂里最高的工资,一个月三千多元,对此,他挺满足的:“活是脏点儿、累点儿,但老板也没亏待,不错了。”
胡月平说,一次“合烟”要做足厂里7天的用量,夏减冬增。“松烟怎么配,油烟怎么配,都是有老规矩的,瞎弄不来。梅雨季节最麻烦,料子如果配多了,一时用不上,容易发霉、开裂。”
在徽墨的行话里,墨馃的翻打次数以“折”计,每折需要24锤,中档徽墨一般为8折,而高档徽墨所需的“折”数则更多。完成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放在木板上搓成墨丸。揉搓手艺又分为按、捺、推、收,力度和时间完全凭靠墨工长年积累的经验。
另一边的工作台上,早已摆满了大小不一的木头模子,墨丸被揉捏得当后,将在这里进行下一道工序。制墨的行话里把这些木头模子叫做“印板”,印板尺寸大小不一,按照古时十六两制,可分别制作重量为四钱、五钱、一两、二两、一斤、二斤的墨锭。这种制墨专业工具,看似不起眼,实际上也是由专人打造的——制模手艺人用水楠木精心挖制成标准的模具,再将其贩卖到镇上各个徽墨作坊。这样细致的分工,使得徽墨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掌控品质,从而确保了每个流程都精确到极致。
墨丸嵌入印板后,将被搁置到毛竹所制的坐担下。这时,墨工就坐在竹担上,腾挪一番,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将墨压平整。挤压规整后的墨锭,需冷却定型后才能脱模,夏季脱模的时间通常长于冬季。 脱模后的墨锭将被送入晾墨场中翻晾,古代制墨常用炉灰来脱水,而今则以室内晾干为主,但对晾墨场的要求极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风大要关窗,梅雨季节要促进空气流通……晾墨时,墨工还要勤翻动墨锭,以防收缩不匀而变形。墨锭的大小决定了晾墨时间的长短,一般情况下,一两的墨锭需要6个月,二两的墨锭需要8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的翻晾时间就越长。
晾晒后的墨锭还需经专人修边,除去边缘的余墨。修墨师傅将一块挖了槽的木板钉在木墩上,再把墨锭固定在木槽中,然后用工具将墨锭的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木墩上满是修掉的墨屑,由于常年使用,木墩早已一片漆黑,分辨不出木头的本色了。师傅的动作极快,墨屑纷扬而落,小年糕块般的墨锭,很快就堆积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