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财务管理在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财务管理已广泛地被运用于大型事业单位管理过程当中,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健全的阶段,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足,财务管理制度缺失,财务管理与事业单位风险管理脱节等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小企 风险管理
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1.资金流入流出控制。事业单位把资金的审批作为关键点进行控制,对审批的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使资金的运营活动更为顺利,对审批进行控制的常见措施包括:对经办业务的人员进行权限设置,使得资金的支取和使用具备合理的门槛;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做到书面化、详细化、时间点等都要记清楚;使用资金的人员必须在原始凭证上留下印鉴和签字;相关的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员要严格进行审批确认。
2.加大再次核查力度。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进行复核可以发现错误、减少徇私舞弊行为。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复核,包括上级对下级一些活动的监督核查,也包括同事之间平级关系之间人员的核对。要想取得良好的复核效果,应做到:原始凭证应成为财务人员收付款的最有效凭证,对此要认真核查是否合法有效;填写原始凭证要慎重,必须在各项符合完成之后;认真审核凭证上的各项印章。
3.严格进行收付款控制。事业单位收付款都要严格按照原始凭证进行;已完成的凭证要做好日记账登记和记录;村委会会计要做好与出纳人员的日记账的核对。
4.对账严谨真实。事业单位在账簿记录系统的最后,会进行财务对账,最终生成财务报表。这可以及时发现疏漏,保证真实有效。对账的关键控制因素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
二、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货币资金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主要负责事业单位账务的管理以及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业务,对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只是进行一些账目上的处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应收账款,财务部门人员则是置之不理。有时事业单位领导问责,部门间开始相互推诿,造成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管理。
2.成本计划、控制管理。管理财务预算的基本原则是加强预算的控制力度,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各环节的员工集体参与,创建科学合理的准则,征求全体合理意见,反复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最后要经过集体决策审批。年度预算指标经过层层审批之后,督促各单位、各部分确实有效落实。财务预算目标一旦确立执行,全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使其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度。在执行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外,一律不进行变更。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在编制时不是全事业单位部门研讨出来的,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审批,使得财务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强,财务目标与实际的执行情况分为两摊,给财务管理和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3.财务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整个财务部人员业务能力低,管理能力低,即使事业单位设立了最完善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制度,也会因为个人能力不够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更不能为事业单位各层领导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措施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控制。货币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控制过程中最基本一个环节,也是影响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根据上述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建议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实质的改进。
第一,要加强发票和收据的控制管理,针对事业单位中收发的发票和收据必须进行连号处理,并建账核对及核算。
第二,要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控制管理。尤其是会计人员,必须通过银行对账单将事业单位的每一笔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准确无误的核对,以此来确保银行存款的完整性,方便后续财务核算。
第三,要提升对账实盘点的力度。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进行准确的盘点,从而来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
第四,要加强对日现金存量的控制管理,在没有特殊情况支付前提,应该把资金的控制在5000元以内,并针对日现金进行不定时抽查。
2.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在整个财务管理控制中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会计核算系统可以说是事业单位进行此财务管理制度控制的核心所在。相关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控制的结果。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要让具体的执行者的经济利益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挂钩,同时适当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紧迫感,让他们与事业单位的长远利益相挂钩。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流程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处理以杜绝或减少损失,所以相关岗位的人员的选择要慎重。对会计岗位的人员要加强专业专业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的专业技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政策、经济形势的需要。以专业化确保事业单位各项会计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事业单位要为上岗后的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利用继续教育、实践锻炼和交流研讨等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选拔、培养、评价与使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3.构筑严密的检查财务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严密的财务管理体系,确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形成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这一体系的构成是复杂完备的,应当包括基本财务会计制度、综合性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等等。通过完善的制度来顺利实现财务风险的最小化。同时,要将各部门的考核和财务风险的控制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利润为唯一考核标准的做法,让各部门之间能够统筹协作,形成合力促进事业单位发展,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例如内部审计是对事业单位会计行为的再次监督和再次控制。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互动中的风险,对事业单位组织内部各方面的经营活动及相关的行为进行客观独立的评价,以合适事业单位的决策部署是否落实到位,以及相关的策略是不是符合事业单位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控制一般会涉及内部财务和内部经营管理两部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控制对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相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和工具。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一些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及策略,希望事业单位能从中得到借鉴,改善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同时通过对个案进行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使更多存在财务管理问题的事业单位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俞金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1年12期.
[2]劉惠雯.成本效益原则在纽泰克公司制度采购付款控制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3]罗巧虹.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性[J].中国审计.2010年15期.
[4]姚晓民.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9期.
[5]周岚.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6]李慧瑶.浅议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J].东方事业单位文化.2011年06期.
作者简介:李嘉睿(1989—),女,职称:助教,蒙古族,籍贯:吉林省白山市。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小企 风险管理
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1.资金流入流出控制。事业单位把资金的审批作为关键点进行控制,对审批的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使资金的运营活动更为顺利,对审批进行控制的常见措施包括:对经办业务的人员进行权限设置,使得资金的支取和使用具备合理的门槛;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做到书面化、详细化、时间点等都要记清楚;使用资金的人员必须在原始凭证上留下印鉴和签字;相关的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员要严格进行审批确认。
2.加大再次核查力度。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进行复核可以发现错误、减少徇私舞弊行为。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复核,包括上级对下级一些活动的监督核查,也包括同事之间平级关系之间人员的核对。要想取得良好的复核效果,应做到:原始凭证应成为财务人员收付款的最有效凭证,对此要认真核查是否合法有效;填写原始凭证要慎重,必须在各项符合完成之后;认真审核凭证上的各项印章。
3.严格进行收付款控制。事业单位收付款都要严格按照原始凭证进行;已完成的凭证要做好日记账登记和记录;村委会会计要做好与出纳人员的日记账的核对。
4.对账严谨真实。事业单位在账簿记录系统的最后,会进行财务对账,最终生成财务报表。这可以及时发现疏漏,保证真实有效。对账的关键控制因素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账实核对。
二、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货币资金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主要负责事业单位账务的管理以及一些会计核算方面的业务,对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只是进行一些账目上的处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应收账款,财务部门人员则是置之不理。有时事业单位领导问责,部门间开始相互推诿,造成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管理。
2.成本计划、控制管理。管理财务预算的基本原则是加强预算的控制力度,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各环节的员工集体参与,创建科学合理的准则,征求全体合理意见,反复对方案进行研究讨论,最后要经过集体决策审批。年度预算指标经过层层审批之后,督促各单位、各部分确实有效落实。财务预算目标一旦确立执行,全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使其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度。在执行过程中,除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外,一律不进行变更。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在编制时不是全事业单位部门研讨出来的,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审批,使得财务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强,财务目标与实际的执行情况分为两摊,给财务管理和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3.财务人员管理制度方面。整个财务部人员业务能力低,管理能力低,即使事业单位设立了最完善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制度,也会因为个人能力不够达不到想要的目的,更不能为事业单位各层领导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
三、优化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措施
1.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控制。货币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控制过程中最基本一个环节,也是影响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根据上述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建议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实质的改进。
第一,要加强发票和收据的控制管理,针对事业单位中收发的发票和收据必须进行连号处理,并建账核对及核算。
第二,要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控制管理。尤其是会计人员,必须通过银行对账单将事业单位的每一笔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准确无误的核对,以此来确保银行存款的完整性,方便后续财务核算。
第三,要提升对账实盘点的力度。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形式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进行准确的盘点,从而来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
第四,要加强对日现金存量的控制管理,在没有特殊情况支付前提,应该把资金的控制在5000元以内,并针对日现金进行不定时抽查。
2.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在整个财务管理控制中的作用是双重性的,会计核算系统可以说是事业单位进行此财务管理制度控制的核心所在。相关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控制的结果。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要让具体的执行者的经济利益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挂钩,同时适当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紧迫感,让他们与事业单位的长远利益相挂钩。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流程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处理以杜绝或减少损失,所以相关岗位的人员的选择要慎重。对会计岗位的人员要加强专业专业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的专业技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政策、经济形势的需要。以专业化确保事业单位各项会计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事业单位要为上岗后的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利用继续教育、实践锻炼和交流研讨等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选拔、培养、评价与使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3.构筑严密的检查财务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严密的财务管理体系,确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形成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这一体系的构成是复杂完备的,应当包括基本财务会计制度、综合性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等等。通过完善的制度来顺利实现财务风险的最小化。同时,要将各部门的考核和财务风险的控制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利润为唯一考核标准的做法,让各部门之间能够统筹协作,形成合力促进事业单位发展,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例如内部审计是对事业单位会计行为的再次监督和再次控制。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互动中的风险,对事业单位组织内部各方面的经营活动及相关的行为进行客观独立的评价,以合适事业单位的决策部署是否落实到位,以及相关的策略是不是符合事业单位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控制一般会涉及内部财务和内部经营管理两部分。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控制对及时发现问题,保证相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和工具。
四、结语
以上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一些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及策略,希望事业单位能从中得到借鉴,改善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同时通过对个案进行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使更多存在财务管理问题的事业单位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俞金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探索[J].当代经济.2011年12期.
[2]劉惠雯.成本效益原则在纽泰克公司制度采购付款控制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3]罗巧虹.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性[J].中国审计.2010年15期.
[4]姚晓民.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9期.
[5]周岚.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6]李慧瑶.浅议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环境[J].东方事业单位文化.2011年06期.
作者简介:李嘉睿(1989—),女,职称:助教,蒙古族,籍贯:吉林省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