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死亡的女孩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慈恩的声音,低沉、嘶哑,与她的年龄完全不相符。
  19岁那年,她在荷兰为患上肝癌的好友签署了安乐死的同意书,回国后被安上了凶手的罪名。有一年的时间,她不见光,不说话,导致声带几乎发不出声音。
  做梦也没想到,一份安乐死协议,给她带来的是背叛、谩骂、PTSD(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以及后来头破血流的心理治疗。2008年,在朋友的开导帮助下,纪慈恩来到孤儿院,开启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陪伴孤儿,做善终服务,并选择全职做公益,创办了国内首个“死亡工作坊”。
  


  从完全封闭自我到帮助体验者在死亡面前与恐惧握手言和,纪慈恩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懂死亡的女孩”。她还曾登上《青年中国说》的演讲台,分享她对死亡的理解。
  在她看来,死,不过是另一种生存的状态。
  死亡同意书
  作为曾经影响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青春文学杂志《萌芽》的写手,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纪慈恩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
  一切因为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李默的离世而改变。2006年12月,远在荷兰留学的李默回到家乡,告诉纪慈恩自己被查出肝癌晚期,生命只剩下6个月。
  纪慈恩4岁就认识了李默,李默比她大5岁。她们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因都不爱讲话而成了好友。李默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去了上海生活,母亲也不要她,把她送去了福利院。后来奶奶知道后,才把她领回家抚养。
  深知没人疼爱,所以李默学习很努力,想用优秀的成绩博得父母的爱,后来还获得了去荷兰留学读研的机会。这次从荷兰回来,她希望见父母最后一面,然而她只见到了爸爸,妈妈始终未露面,奶奶也早已去世—她就是一个“孤儿”。
  李默希望纪慈恩跟她回荷兰,陪她度过人生的最后6个月。纪慈恩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陪着李默前往荷兰。
  纪慈恩并不知道这个安排是李默有意而为之的。荷兰是当时唯一规定安乐死合法的地方。李默在荷兰办好了安乐死的所有手续,只差一个亲友的签名—她选择了让纪慈恩来签。
  李默知道纪慈恩会不舍,为了让她签署同意书,便拒绝打可以止痛的杜冷丁,故意让纪慈恩看到她被疼痛折磨得面目狰狞的样子。最痛的时候,李默会用牙咬自己的胳膊来止痛,到最后牙都咬掉了,满嘴都是血……
  禁不住哀求,也不忍眼睁睁看着,为了让李默解脱,才19岁的纪慈恩狠心签署了她人生的第一份同意书。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生活从此被摧毁了。


孤儿院温馨宁静的氛围治愈了纪慈恩内心的创伤

  生者的创伤
  刚刚直面好友离世,带着巨大的创伤回国,纪慈恩迎来的却是众人的责难。
  2007年2月19日,这天是李默的追悼会。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开始扎堆议论:“是她杀了李默!”“她以后会得到报应的。”甚至,有人干脆站到纪慈恩跟前发问:“她对你那么好,你有什么权利那样做!”第一个人还比较委婉,后来纪慈恩几乎被围了起来,大家对她指指点点,说她会不得好死。
  纪慈恩百口莫辩,没人理解她。回到家,她把自己关进房间,拉上厚厚的窗帘,整整一年时间再没说话,因此退学。说不出来,更哭不出来,她的语言能力像突然被中断了。她每天都待在黑暗里,怕见光,怕听到声响,连厕所都不敢上,饭菜都是妈妈送到她房间。
  过了很久,李默的大学同学沈洋才知道纪慈恩的问题严重性。沈洋是学心理学的,他跟纪慈恩的父母沟通,让他们带纪慈恩去看心理医生,纪慈恩被确诊得了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为了让她走出来,沈洋根据纪慈恩和李默的儿时经历,拉着她去了北京的一家孤儿院。
  在孤儿院,纪慈恩感受到了安全,便留了下来。不一会儿,她被一個小女孩吸引。这个女孩从小被遗弃导致性格孤僻,却总是乖乖地坐在纪慈恩的旁边。那一刻,纪慈恩觉得她们像是两个被世界抛弃的孩子,但是互相陪伴坐在一起,却觉得很安全。
  从此,她每天都来孤儿院,这里温馨宁静的氛围,让她慢慢打开了自己,甚至开口对孩子说话了。但因她之前长久未发声,声音变得低沉而沙哑,并且有的音再也发不准。
  沈洋还坚持带她去看心理医生,通过让她复述李默患病离去的场景,让她正视创伤。一开始,她根本说不下去,一说就哭,还痛苦地撞暖气管,弄得头破血流。她无法直面痛苦,有了自杀的倾向,后来在北京住了半年医院才离开。
  出院后,她又一次逃离回了家,把自己锁到了屋里。直到有一天,得知年迈的外婆为了来看她,在路上摔了一跤,伤得不轻,她才自问:你忍心看亲人面对这样的你吗?你真的只能如此了吗?得到内心“不”的答案后,她给心理医生发了一个短信:我要好起来,我要继续接受治疗。
  就这样,她又去了北京,租了房子,开始了长达一年半的治疗。为了彻底治好创伤,她逼着自己一次次走进诊所,去复述李默当年离去的场景。回忆实在痛苦,她就撞墙。那段时间,她的头一直都用纱布包着,直到复述到第六个月的时候,她的表情不再有情绪,医生才向她祝贺。不仅仅因为医生鉴定她康复了,还因为能这样坚持下来的人真的不多。
  没有人知道她遭受过怎样的痛,经过一年半炼狱般的治疗,重生后的她,倔强地想要看看,那个差点摧毁了她的死亡是什么?
  走进死亡
  2009年,她去了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临终关怀医院。
  21岁的她成了临终关怀志愿者。8年时间,她用了2 000多个小时,陪伴、送走了40多个临终者。原本她以为死亡是悲伤的,可走近后才发觉真正让人们恐惧和悲伤的,是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她曾陪伴过一个86岁身患癌症的老奶奶。老奶奶每天都很平和,甚至还会和她调侃。老奶奶的淡定让她很意外,她问:“您不害怕么?”老奶奶说:“死亡是一种告别,它有它的定数。我们要学会接受。”
  老奶奶平静地接受了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可她的家人却不接受。当医生告诉她女儿有一种放疗,可以延缓老奶奶的生命时,女儿请求母亲尝试。尽管不愿意,但最终经不住苦劝,老奶奶只得妥协。
  可是做完放疗后,难以忍受的疼痛,让老奶奶决心彻底放弃。她说:“我活了一辈子了,都在为别人考虑,临死就让我为自己考虑一次吧。”女儿不依,还要她继续治疗,老奶奶最后不惜拿刀片,以自残的方式对抗。
  那一刻,纪慈恩突然发觉,真正应该改变的也许不是死者,而是不愿意死者离去的家属。
  一个4岁的艾滋病儿童更是改变了纪慈恩对死亡的看法。
  有一天,小女孩和她聊天,“死,很糟糕吗?”不想欺骗孩子的纪慈恩想了想说:“不知道哎,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小女孩想了想说:“我觉得我死后一定会非常幸福,你看就像我们买汉堡包一样,我们要先付钱,阿姨才能给我们汉堡包。我现在每天躺在病床上,一定是在‘付账’,所以我死后一定会非常幸福,你说是不是?”
  纪慈恩眼前一亮,是不是这样呢?他们都不知道,有可能不是,也有可能是。但这个没接受过任何死亡文化教育的孩子刷新了纪慈恩对死亡的看法。
  小女孩去世的那天,笑着和他们挥手、拥抱、说再见,然后静静地闭上眼睛,不悲不喜,仿佛重见光明的盲人。纪慈恩第一次发觉,死亡原来是可以这样的。纪慈恩开始重新思考死亡这个概念,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到底是什么?
  她访问了很多人,查了很多资料。越走近,越发觉,人们的恐惧更多来自于小时候的听说,来自于自古以来就认为的不吉利的传统忌讳……“我们从小也是这样长大的,甚至没有亲眼目睹过死亡,就觉得它是可怕的。”这样想想,纪慈恩觉得很亏。
  仅仅因为听说,就把生命浪费在对死亡的恐惧、逃避和抗拒上,她突然意识到:比临终关怀最重要的,是帮助更多人认识死亡。
  创办死亡体验工作坊
  2014年,纪慈恩创办了死亡体验工作坊—通过模拟飞机失事等场景,帮助人们体验克服或减弱对于死亡的恐惧。她说:“我们讨论死亡,但我们不会说死后的世界怎样怎样,我更关心怎样活着,怎样充分做自己,而不是等到死亡到来时被后悔占据整个身心。”
  人人都以为她对死亡感兴趣,可她说:“我其实一点都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我活得是不是比任何人都更像我自己。”她开始接受访谈,发表演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推广死亡教育。“好好地認识死亡,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
  2015年,她独自去了尼泊尔和印度,这是她这一年的年度“遗愿清单”。遗愿清单上列出了每年需要自我挑战的项目。因为,她发现我们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我们从未真正地活过。
  在加德满都救助站和特蕾莎之家,因为被艾滋病人咬了一口,她被隔离了。那一次她深刻体验了一把“绝症”边缘的感觉。在短暂的恐惧之后,她反复问自己如果感染了艾滋病,应该怎么办。在确认即使遇到了最坏的结果,自己也可以好好应对的时候,她的恐惧消失了。
  让她和工作人员诧异的是:出来的鉴定结果是没事。那一刻,她更加认识到,真正的强者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可以和恐惧并存,并与之握手言和。
  如今,她的工作坊已开展了几十场死亡体验活动。很多人因为她开始重新审视一直避讳的死亡和恐惧,甚至获得重生的力量。他们称赞她为中国最懂死亡的女孩,羡慕她可以“自由洒脱”地生活。
  而她却说:“没必要把死亡想得那么坏。真到了不得不分离的那一刻,也许,好好地告别才是正经事儿。”在那之前,按自己的意愿好好活,才是人生大事。
其他文献
由商界传媒集团和新家人文化传媒携手重庆TMG艺术中心,联合国内外知名独立设计师及童装品牌、国内一流秀导团队、全国近百家优秀童模培训机构和500多个优秀童模家庭,共同呈献的2017重庆国际少儿时装周,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重庆TMG艺术中心举行。  举办首届即受到全国少儿时尚界关注的“重庆国际少儿时装周”,特别得到了“中国国际时装周金顶奖”得主、著名设计师王玉涛老师的肯定,此次他将携其品牌B+ b
期刊
对孩子而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為2017Showkids首席少模冬季赛重庆赛区  三个组别的冠军,  林思睿、熊子尧、米香凝通过比赛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并非一帆风顺,  有过快乐,也有过烦恼。而这,就是成长。  封面摄影师简介:刘吉吉,莎本映画创始人,莎朵儿童摄影联合创始人兼视觉总监,从事专业摄影长达10年,最崇尚的摄影师是Steven Meisel,拍摄过诸多明星
期刊
名字:米香凝  年龄:9岁  个性:外表乖巧听话,  内心藏有叛逆的火苗    在化妆间里温文尔雅端坐着的小女孩就是米香凝:话不多,大多数时间都安静地听从化妆师和摄影师的安排。大家都说,这完全与镜头前的御姐范儿判若两人。  人不可貌相。武侠小说中道行深厚的高手往往都是毫不起眼的,一旦镁光灯打在身上,观众们的目光便再也无法从她身上挪开,且看她如何施展“十八般武艺”。  秀场小女王  3岁习舞,6年舞
期刊
去年《欢乐颂》的热播席卷了整个春天,网络播放量超50亿。除了王凯、刘涛等诸男神女神的拥趸粉丝之外,女权的呼声也甚嚣尘上,甚至有人提出“女中产的崛起”,好像一部剧就成了中国女性崛起的象征。  但电视剧告诉我们,反转才是王道。于是我们期待了整整一年的《欢乐颂2》,很有可能会给“女性平权”这面大旗,来个360度的反转:说什么崛起,搞得定上司和客户,你也不一定能搞定家里层出不穷的问题。    大團圆?那是
期刊
名字:林思睿  年龄:6岁  个性:高冷霸道总裁范儿,内心敏感脆弱,胜负欲值MAX    镜头里的林思睿依旧保持着不苟言笑的冷酷。  在3位一同拍摄封面照片的小朋友里,林思睿是其中最慢热的,但也是最懂得耍帅的一个:一袭黑衣,双手抱在胸前,眼神冷峻,面部表情没有太多起伏。  整个人站在那,就是一个大写的“冷漠”。  “他怎么不爱笑?”记者问林思睿妈妈。妈妈站在拍摄间门口望着酷酷的儿子,嫣然一笑:“因
期刊
今年3月,安吉丽娜·朱莉现身伦敦经济学院,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为该校硕士生讲授“战争对女性的影响”的课程。与皮特离婚七八个月后的她,一身职业装扮,除了稍显消瘦,颜值、身材都没有改变,更没有颓废之态,浑身上下都透着干练。  关于她与皮特离婚的事儿,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一起12年,结婚2年,收养3个子女,生育3个子女,这个由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与女人组成的8口之家,曾经高调的幸福被全世界见证、艳羡。  
期刊
名字:熊子尧  年龄:10岁  个性:古灵精怪,脑洞    大过天,抠门又暖心  熊子尧,这个中荷混血小伙子第一眼看上去像是新疆人,开口讲话却可以在英语、普通话、重庆话之间无缝切换,让人一时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拍封面照的摄影棚里,他是最不安分的那个:随手拿起一片吐司在镜头前摇来晃去,不料竟成了最天然的道具,摄影师逮住机会抓拍他,卡出了几张最符合他性格的照片—搞怪、率真、天马行空。  我
期刊
基于社會发展、健康与生育技术的演进,婚姻制度的“生理基础”似乎越来越薄弱了。然而,在经济领域,婚姻制度仍是进行财富集中(有时也分配)的制度。你认为未来人类会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婚姻制度?  从古至今都是有制度比没制度靠谱,婚姻对人有一个基本的约束作用。文明社会的人还是会受这一纸契约的约束。没有婚姻,就没有人类文明。  —@一笑而过  只要是制度,就会有问题。关于婚姻,不记得是哪部片子里说过:婚姻怎么选
期刊
年初,“婚姻终将消亡论”甚嚣尘上。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在提出这个论点时,其实只是一种探讨。但没想到它引发了网友热议,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认同。  的确,关于不婚率、离婚率、出轨率、单身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都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婚姻制度正处在崩塌的过程。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李银河从出轨率、人类寿命的增长、男女平等、高离婚成本和性的意义的转变这5个方面说明了原因。而这
期刊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这样一个小镇:阳光盛开的广场,物品丰富的超市,小资情调的酒吧;晨光或暮色中,有老大爷在街上遛狗,老太太在广场上聊天,大家都满脸幸福。  可这一切都是假的。这个名叫霍格威的小镇,是一家大型养老院,专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建立。收银员、咖啡师,乃至街头来来往往的路人,都是专业护工的“角色扮演”,唯一目的就是“欺骗”152名已经失忆或失智的老人。  没有高耸冰冷的院墙,也没有毫无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