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后移对绿洲灌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传统施氮技术下,全膜覆盖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早衰和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后移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于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3个施氮处理:氮肥后移20%(拔节肥10%+花粒肥30%,M1)、氮肥后移10%(拔节肥20%+花粒肥20%,M2)和传统施氮(拔节肥30%+花粒肥10%,M3),研究不同氮肥追施制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结果】氮肥后移增大了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提前了干物质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天数。在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5.6%和6.6%,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较传统施氮提前2.9 d。施氮制度对玉米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生物产量较传统施氮处理高6.6%,但氮肥后移10%处理生物产量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和10%处理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4.1%和5.1%;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收获指数较传统施氮处理高7.5%,但氮肥后移10%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下,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高8.9%、12.9%、5.8%,但氮肥后移10%处理的千粒重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氮肥后移主要通过提高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说明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通过优化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产生了调控作用。【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总施氮量450 kg·hm-2时,玉米拔节期追肥4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80 kg·hm-2、花后10 d追肥135 kg·hm-2为该区获得玉米高产的理想施氮制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交流平台凭借着方便快捷的传播优势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自微博诞生以来也受到了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兴媒体的代表,微博的传播作用和传播效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学习、宣传、积极培育和践
针对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构建以"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依托文科创新
指出了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设计方法是设计师深刻把握与场地关联的原型脉络,运用特定形式载体和景观场景唤醒受众集体潜意识,引起集体共鸣的方法和策略。以心理学原型理论为基
在跨国界跨地域的“主—供”协作模式下,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已成为民机行业的重要内容。供应商质量控制是供应商管理的关键内容,更是其重要工序。航空行业的供应商存在涉及较
利用Excel软件及SPSS软件对侧柏黄荆混交林、侧柏纯林及黄荆纯林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蓄水性能、土壤渗透性能及土壤侵蚀模数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58例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2例健康壮族人的HLA-DRB1座
在介绍美军包装标准MIL-STD-2073的发展与内容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归纳了"2073"标准的特点及其对我军包装标准化工作的启示。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1],50%的IgAN患者在20年~25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导致慢性肾
目的探究慢性老年病患者静脉输液后皮下淤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老年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输液前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