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法提倡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和要求的一种新式教学。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来探讨高中物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5-039-01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体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教学目标及功能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养成实事求是的学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把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导他们进行探究的物理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比如:1、引导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引导学生要优先考虑证据, 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3、引导学生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做出回答。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5、引导学生交流和评价他们所提出的解释,等等。
不过探究式教学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我们应在领会探究教学实质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式教学。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应该表现为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的引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自信地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知识的获得、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始终应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案例
笔者以高一物理“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设计来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析
1.认知水平:高一学生年龄在16~17 岁之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够运用逻辑来考虑现实的和可能的情景。
2.知识水平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实例。由于学生刚学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着一定的理解,能够从运动分解的角度来考虑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3.学生对平抛物体的运动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一原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理解其运动规律。
(二)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水平,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②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 g。
③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掌握实验中使用的物理科学方法
( 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 )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探究式教学设计
认真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内容和高一学生特点。为了完成探究教学目标,笔者结合“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了两节分别包含有自由归纳探究和定向归纳探究的课。本节内容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新课教学。首先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再由学生小组实验,并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和计算,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第二部分则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与演示实验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并由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上讲述本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由全班对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最后由学生分组按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一般来说,科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确定结论、运用结论解释问题等基本环节。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学生感悟到教材是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释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获得新知,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然,探究教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教学成果的,这需要一个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5-039-01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体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教学目标及功能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养成实事求是的学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把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导他们进行探究的物理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比如:1、引导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引导学生要优先考虑证据, 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3、引导学生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具有科学导向性的问题做出回答。4、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5、引导学生交流和评价他们所提出的解释,等等。
不过探究式教学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我们应在领会探究教学实质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式教学。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应该表现为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的引导和帮助下自觉、主动、自信地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知识的获得、积累与能力的发展始终应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案例
笔者以高一物理“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设计来探讨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析
1.认知水平:高一学生年龄在16~17 岁之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够运用逻辑来考虑现实的和可能的情景。
2.知识水平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实例。由于学生刚学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着一定的理解,能够从运动分解的角度来考虑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3.学生对平抛物体的运动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一原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理解其运动规律。
(二)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水平,只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②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 g。
③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问题。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掌握实验中使用的物理科学方法
( 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 )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②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探究式教学设计
认真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内容和高一学生特点。为了完成探究教学目标,笔者结合“问题-探究-问题”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了两节分别包含有自由归纳探究和定向归纳探究的课。本节内容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新课教学。首先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再由学生小组实验,并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和计算,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第二部分则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与演示实验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并由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上讲述本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由全班对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最后由学生分组按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一般来说,科学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确定结论、运用结论解释问题等基本环节。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学生感悟到教材是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释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获得新知,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然,探究教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教学成果的,这需要一个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