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 执一而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学情也在不断变化,我国在不断推进课改,身为一线教师,践行学生自主化管理是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提升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天性;自主化;执一
  我作为一线教师,担任班主任,常听到不少同行的“牢骚”,其中主因之一在于:学生的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往的教育经验在使用时经常碰“钉子”,教师的“权威感”被渐渐侵蚀,甚至影响到了生活质量。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依赖经验,也被经验所束缚,面对学情伴随时代不断变化的状况,我们“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呢?其实古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先贤柳宗元有篇散文叫《种树郭橐驼传》,讲的是当时最“优秀”的“职业种树人”郭橐驼介绍“种树”经验:“我并没有什么能使树木长得旺盛并且多结果的特殊本领,只不过是依照树木的天性而使它按自己的本性自然生长罢了……栽种的时候要像抚育亲生子女,种好后就如同扔掉一样。这样树木的天性就没有被破坏,它们的本性就得到发展。因此,我只是不妨害树木自然生长罢了,并没有能力让它们结的果实又早又多。别人种树就不是这样,树根屈服,土都换成新的,培土时不是多就是少了……早晨去看看、傍晚去摸摸,刚刚离开又马上回来看看;甚至用指甲抠破树皮来检验它们的死活,摇动树木来观察土培得松动还是紧实,因而日益背离了树木生长习性了。表面上看是爱护它们,实际却是损害它们;表面上是担心它们,实际上却是仇视它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这古文中,我看到新课改的内涵之一:关注人的生存,从学生天性出发,以期达到学生自主管理、自由成长。
  有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在一个团体中确保自己的生存空间。学生也是人类,无论是一个学校,还是一个寝室、班级,其中所有学生都会为了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努力。每位学生潜意识里都希望表现、欣赏、发展自己。可见,自主意识、表现意识是学生的一种“天性”,管理就是要符合这种规律。
  有团体,就存在管理,人类在研究管理的价值取向已经走了很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端于20世纪初的“科技理性”价值论,要求教师作为管理者要探索管理规律,以此制定规则,对学生施加控制,培养特定的品质,提高学习效率;第二阶段,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推动的“实践理性”的价值取向,特点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民主化”管理的雏形;第三阶段,是20世纪末,教育理论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发展与整合,教育界提出要“解放理性”,认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他们应享有充分的权力,从而在各种活动中展现创造力、执行力等,完成个性的发展与塑造。简而言之,“学生自主化管理”是人类教育学发展的历史趋势。
  目前,我国在不断推进课改,目的在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主体地位过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过于弱化的现状。时代在高速发展,人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高度依赖人才的全面发展、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合作;中国社会物質的极大丰富也引发人们高度关注自身的自我实现,关注自身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作为基础教育的从业人员,我们应该分析现状,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合适定位,在课改的指引与要求下,努力探索和践行班级自主化管理,让学生主动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从而实现自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
  同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使家庭单元不断缩小,孩子们的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不断地被塑造,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表现是个性越发独立,对社会信息的接触面十分广,对自主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同时,中国各个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往“专制式”“权威式”等教育风格已经不能被学生和家长们所接受,过于“民主式”的方式可能会让教育者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放大各种矛盾和冲突,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处于各种焦虑之中。唯有教育者学习“自主管理”的内涵,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民主、法制意识等方面走在学生前面,充分引导,才能在保障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培养符合文明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面对当前教育的普遍情况,身为班主任,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将“学生自主化管理”真正普遍地落到实处是我们的最好路径,这顺应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天性。这也是我们这代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否则,我们将被时代淘汰。
  但是,顺应天性不是“放纵天性”。譬如“早恋问题”:学校存在“早恋”的学生是正常的。随着时代发展,物质和资讯不断发展,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恋情”是符合人的天性。案例显示,也有学生化“恋情”为动力,取得了感情与个人发展的成功。围追堵截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数次被证明是失败的,甚至是不人道的,很伤害当事人、学生、老师和家长们。明智的老师都会研究学生,顺应天性,疏导、引导、激励他们走向能让彼此更好生活的道路。
  《吕氏春秋》云:“先主不能尽知,执一而天下治。”“先主”指成功的君王,“不能尽知”指的是他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务、情况等,犹如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文献和不断变化的学生状况一样;“天下治”指老百姓安居乐业,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执一”的意思是“固守一条根本要道”。“执一”这个词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只要我从热爱学生、努力和学生同成长、同追求幸福生活的本心出发,以符合时势要求的职业理念为引导,顺应学生天性,顺应自己的天性,学习并固守教育的“根本要道”,自然再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作者简介:夏超,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可“游戏”,传承教化“乐”中为。这种新的语文训练方式,在课堂上受到了老师们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章回体回目拟写;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小说中大量惹人喜爱的经典大作,均采用了章回体回目的形式。章回体标题,既能概括一章一回乃至全书内容的最精彩之处,又能成为独立的审美存在,所谓自有芳华,自在妖娆,韵味绵长,自古至今一直彰显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味。  最著名的四大名
摘 要:近年来,中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爱护生命的教育。初中时期是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阶段,而生物学科正是研究生物圈的生命现象的课程,因此,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本文将论述从教材内容、实验内容、实践内容、拓展内容四个方面的教学活动开
摘要:理念缘于实践,同时也指导着人们更好地进行实践。工作理念是一个组织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组织目标而提出的高度抽象、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理性认识。高校办公室作为校内外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协调四方的综合协调部门,其所具有的工作理念,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高校办公室应该牢固树立“高标、专业、主动、创新”的工作理念,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办公室工作具有十
摘要:在信息时代,教学过程的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课堂上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巧妙运用课堂讲解的方式优化课堂总结的环节,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小结;高中生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内容地讲解以及技艺地练习上,一节课的时间被教师高强度地利用,学生在紧张
摘 要:如何上好计算课,这一直是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计算枯燥乏味,对于刚接触数学运算、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小学生更是如此。那么怎样使他们在计算课上注意力集中,爱上数学计算呢?我根据近几年对低年级学生的了解和设计的一些实例,谈一点认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发现,大部分孩子过了一开始的新鲜劲后就变得
摘要:“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国内最早提出“微课堂”的是广东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他提出是根据当代新课标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提出的这一概念,“微课”的核心组成是课堂视频教学,还包含与该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以及学生的反馈等教学资源,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在其基础上发展和继承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微课堂;重要性;教学运用;注意事项  一、 前言  在地理课
摘 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办学硬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区域差异制约着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硬件整合、优化师资配置、强化队伍素质、完善长效机制探索,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均衡;区域;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摘要:学生在学习上的存在感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在班级教学中有一小部分的后进生(或随班就读生),他们的存在感极其的低,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老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的优势,帮他们寻回存在感,并不断地夯实、滋养存在感,使其存在感永存。  关键词:存在感;激励;微调;展评;分享  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让语文、数学或英语老师头疼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破
摘要: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能让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和形象,能促进探索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放宽心去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实验;小学;数学思维;模式  实验教学,能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供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全面提高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数学史这一学科的由来、发展等概念,进而挖掘数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微积分教学案例探究数学史对中学数学与大学教学的指导作用,阐述学习数学史对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铺垫作用,最后分析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学史;中学教学;大学教学;指导作用;微积分  数学是奇崛的,它使世界的万物能在纸张上运转。将客观的世界抽象为算符,是数学的一大特征。在数学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