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高位推进科技创新

来源 :云南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非财政补助型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围绕国家及云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等重大部署,结合北航“双一流”建设规划,以党建为引领,为重塑云南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等省重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其他文献
预制节段拼装梁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在建造过程中存在接缝,而湿接缝是桥梁上部结构体系现场施工过程的主要环节,不仅影响施工的整体速度,而且在成桥运营阶段,传递预制梁间的横向应力以及竖向应力,因而湿接缝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玉磨铁路木乃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湿接缝结构参数、模板设计、混凝土浇筑及线形控制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土壤作为茶叶产品重金属污染主要因素,文章介绍测定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所产茶叶新叶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临沧市茶园土壤与所产茶叶的稀土、Pb、As、Hg、Cd元素含量无直接线性相关关系,建议在类似研究中考虑其他影响因素,采用更全面的采样和测定模式.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07年5月9日成立,注册资本为23483万元,占地面积10.27公顷,建有标准化厂房2.8万平方米,研发实验室3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40000吨,产值30亿元以上,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GJB9001C、ISO50001等管理体系认证,是目前国内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锡材加工基地.
期刊
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9年,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以特种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为主业.rn公司具有特种机械产品相应承制资格、科研生产许可及保密资格,是国家动态保军企业,是常规、专用、特种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基地,是国内某口径产品唯一生产企业,相继研制生产了各型口径系列新型装备,产品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保障作用.公司汽车发动机连杆业务已迈进了合资品牌市场及海外出口,高精度轴类零件已配套高端新能源汽车电机.
期刊
低砷多聚磷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等行业,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是当前产业发展和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长期以来多聚磷酸脱砷技术被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严重阻碍了国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rn通过产业化技术开发,云天化在国内首家开发并实现了使用五硫化二磷脱砷新工艺生产低砷聚多聚磷酸,并通过研究解决了多聚磷酸生产装置大型化过程中燃烧塔防腐的难题.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勘院”)成立于1953年9月15日,是集勘察(查)、设计、施工、咨询研究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甲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单位.拥有工程咨询、建筑设计、冶金行业设计、市政设计、城乡规划、工程勘察、地基与基础工程、水利水电施工、矿山施工、环保施工、地质灾害评估和勘查、设计、施工,测绘、工程检测、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治、土工试验、施工图审查、地质勘查等专业资质证书24本,资格认定6个,其他证书7个,共涉及70个专业资质范围,其中甲级(含一级、A类)资质、资格证
期刊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的过程.
期刊
文章以专利信息资源系统为研究平台,以注册专利信息资源系统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专利信息应用情况,包括注册用户的专利检索量、专利遴选量,用户的企业性质分类、企业规模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等,指出了专利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将专利信息在企业中推广应用的建议,从而满足企业科技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针对我国贫杂胶磷矿储量大,但品位低、嵌布粒度细、胶结紧密、杂质含量高、综合利用难度大的产业现状及技术瓶颈.经过近10年的持续研究开发,项目成功开发了利用MER值(MER以(Fe2O3+A12O3+MgO)/P2O5)表示]高于0.12的贫杂胶磷矿高效生产饲料级磷酸钙盐新技术、新装备,获授权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发表论文72篇,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贫杂胶磷矿的浓酸法饲料磷酸钙盐装置的产业化运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贫杂胶磷矿的浓酸法生产饲料钙盐产业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国内最大的单套规模50万吨/
期刊
冬虫夏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是名贵的滋补品,被誉为中华医药的瑰宝.冬虫夏草是中国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珍贵物种,因其滋补效果优良、采集困难、资源稀缺,故而价格昂贵.中国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利用长期处于“越挖越贵,越贵越挖”的困局,冬虫夏草资源日趋减少,产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日益增大.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成为研究热点.要培育冬虫夏草全草,首先必须解决其寄主昆虫的规模化养殖问题.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蝠蛾主要在高寒地区繁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生长周期长,大部分种类需要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