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嵩县车村镇张槐杨家岭陈鹏军的DV里——10年前,得知父亲患了重病,在为父亲积极治疗的同时,他用DV记录了父亲最后10年的耐光,将父亲的音容笑貌做成视频《我的父亲母亲》,作为父亲节最好的礼物献给父亲。在疾病缠身近10年,儿孙绕膝精心陪伴了近10年之后,2013年4月24日,陈鹏军84岁的父亲走了。
老思路的新方式
老话常讲:“于欲养而亲不待”。此语旨在劝诫,意在提醒世人要守孝道,但遗憾的是多数时候都是事后诸葛式的徒劳悔悟。相比之下,河南孝子陈鹏军得知父亲病重后,用DV记录父亲最后十年的确有先知先觉的意味,同时他也是一个可值得研究的好榜样。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是春秋齐国人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该名言原意就是劝诫,同时也有感叹时光不再之意,所以后来人们将这句话分将开来使用,用“树欲静而风不停”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确,有很多事物都是有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生老病死也是这样,于是及时行事是迫切必要的,当然有很多人将其理解成了及时行乐。
个人觉得,任何事物都有时代性,也受时代左右。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这讲的也是孝道。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一篇,其实原话还有后一句,应该说很关键,但后来被人们忽略了,原句是这样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远行要有必要的理由,而且还要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这个“游必有方”其实很具现实意义,而且提出了孝道究竟该有何现实作为的问题。如今,经济发展,个人人生奋斗的成本难度和目标要求也非往昔可比,因此孝道的确还是需要一些新的方式,这不是光靠“有这份心”就可行的。因此说,陈鹏军用DV记录父亲最后十年就很有榜样力量,至少他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孝心,同时这也是一条净化自己和反思自己的好连径,值得称道。
邢大军
亲情是有期限的
“子欲孝而亲不待”,洛阳嵩县的一名男子,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用DV记录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在父亲去世的那天,他把十年来记录的父亲的音容笑貌做成了视频,作为献给父亲的歌。父亲老去的身影,花白的头发,让人动容。陈鹏军的目的是父亲节快来临了,提醒所有儿女,都常回家陪陪父母。做生意的他,在老父亲去世的时候,仍旧后悔没有更多时间陪他,然而他的视频却给很多中青年人带来启示,不少网友表示看了感动落泪。
“头上父母大如天”,孝道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然而当今社会,孝道的淡漠和缺失却并非个别现象。老人长期“空巢”,孤单寂寞;“啃老一族”不以为耻反以为理所当然;更有不孝子女殴打父母甚至遗弃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以丁祖伋为镜,问问自己,当双亲年迈时,我们是否会耐心多陪陪他们,当双亲久卧病榻,我们是否能够全心全意去照顾,像当初我们小时需要时,有父母陪伴左右,生病时有妈妈抱着,耐心守候。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耳畔响起那首《父亲》,每次听这首歌都会感动,我感谢一路上有父亲的呵护,更愿用一切换他的岁月长留。
陈鹏军是个普通人,之所以感动那么多人,是因为他能在这个忙碌、浮躁的社会中,用10年的岁月记录对于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父亲的影像,他在告诉人们,孝道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论你有多高的成就,获得多少名利,都要回归家庭及时对父母尽孝,因为亲情是有“有期限”的,明白这样的道理,往往是越早越好。
董岩
被动示爱与主动尽孝
父亲节快到了,媒体想起父亲,许多人想起父亲,做父亲的也想起自己的父亲。河南洛阳嵩县的一名孝子,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于是用DV记录了父亲最后十年的音客笑貌,这些视频在网上一时走红,触碰着人们的心弦,释放着也许尘封已久的亲情记忆。
这位用DV记录父亲最后10年的网友谈不上有什么惊人的孝行,既未割肝救父,也未服侍左右,他只是通过DV机这双“眼睛”饶有兴味地记录了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朴素、平淡,细思量却又动人心魄的爱,想想看,许多人可以把同等甚至更多的时间花在儿女身上,记录他们的如花岁月,却未必肯把心思用在垂垂老矣的父母身上。
隔空遥想,我仿佛看见那些辗转病榻的父母,那些孤独地徘徊在窗口的父母,那些守在电话机前盼着儿女的父母,那些做好了一桌饭菜却被孩子“爽约”的父母……
在节日缭乱的今天,父亲节、母亲节,似乎已变成一种应景、一种任务,被动示爱与主动尽孝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父母做点什么与给父母买点什么也有着天壤之别。
记录父母的音容笑貌和点滴生活,体现的是对父母的欣赏、尊重、呵护之情,重温时宛若亲常在,每每忆起直如昨天。
还有一个细节引起笔者的注意。这位有心的孝子说他们兄弟姊妹从小受益于良好的家教,像父母一样平和、本分地生活、工作,鲜与人龌龊、嫌隙……真应了那句老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难得有这样的父亲,也难得有这样的儿女,可以如此淡然、如此自然地展露寻常生活中的亲情之美。我想这一家人在共同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决不至于哭天抢地、唯恐别人不知,也决希会极尽铺排炫耀之能事,大约更不会弄个豪华墓地供旁人眼红。此刻,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若干年前一个小女孩的墓志铭:我来过,我很乖。
这句话让我想起就会心酸而感动,而就其纯度和深度而言,与在儿子镜头中走完最后10年的父亲带给我们的感动,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以为,亲情中是容不得半点伪饰、做作的,也不能掺杂一丝戾气和计较,哪怕你有天大的理由,那都是不孝。
夯石
尽孝的标准是尽心
我们被陈鹏军感动,是源于他10年间坚持不懈的DV拍摄,还是源于镜头后面我们看到的他对父亲的一片孝心?无疑,应该是后者。10年间的拍摄,绝非一朝一夕的冲动和激情,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警策,做不到;没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自励,做不到。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承认,陈鹏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他有DV,虽然DV在城市已相当普及,但在农村,仍属家用电器中的奢侈品,并非今天想拍,明天起早就去买这么简单。其次,陈鹏军可以放下生意,来到父亲身旁,如果身在外埠或求学、工作在海外,有这心也一定没这力。另外,从媒体报道中得知,陈有兄弟姐妹六人,是一个分工协作尽孝的大家庭。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陈鹏军的孝行感天动地,但对别人并没有必然的效仿之功、天然的模仿之用。
那么,陈鹏军孝行的价值何在呢?我们说,在孝心。尽孝就是尽心。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这直接决定着每个人尽孝的方式的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孝心,而把这片孝心尽最大的努力呈现在父母面前,就是尽了孝。我们同样问心无愧,同样一往情深。你在温哥华求学,想着隔三差五的问候一下父母的饮食起居,就是尽孝;你在海南岛求职,想着隆冬季节中的父母,别犯了老寒腿,就是尽孝;你就在本市,拖着疲倦的身躯,周末带着父母去园博会看看,同样是尽孝,这样的尽孝,就是在尽心。我们提倡这样的理念,天下孝子尽心当仁不让,尽力事在人为。
中国古代伦理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孝行占据着国人评判道德标准的制高点,由此生发出的古训至今制约着许多人的行为规范。但尽孝,终归不是每个屋檐下的攀比,不是以牺牲个人事业为代价的接力赛,不是尽孝还是少为社会做贡献的二选一,说到底尽孝是我们的内心活动,是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尽孝与否的衡量标准只有是否尽心。
宇翔
老思路的新方式
老话常讲:“于欲养而亲不待”。此语旨在劝诫,意在提醒世人要守孝道,但遗憾的是多数时候都是事后诸葛式的徒劳悔悟。相比之下,河南孝子陈鹏军得知父亲病重后,用DV记录父亲最后十年的确有先知先觉的意味,同时他也是一个可值得研究的好榜样。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是春秋齐国人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该名言原意就是劝诫,同时也有感叹时光不再之意,所以后来人们将这句话分将开来使用,用“树欲静而风不停”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确,有很多事物都是有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生老病死也是这样,于是及时行事是迫切必要的,当然有很多人将其理解成了及时行乐。
个人觉得,任何事物都有时代性,也受时代左右。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这讲的也是孝道。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一篇,其实原话还有后一句,应该说很关键,但后来被人们忽略了,原句是这样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远行要有必要的理由,而且还要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这个“游必有方”其实很具现实意义,而且提出了孝道究竟该有何现实作为的问题。如今,经济发展,个人人生奋斗的成本难度和目标要求也非往昔可比,因此孝道的确还是需要一些新的方式,这不是光靠“有这份心”就可行的。因此说,陈鹏军用DV记录父亲最后十年就很有榜样力量,至少他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孝心,同时这也是一条净化自己和反思自己的好连径,值得称道。
邢大军
亲情是有期限的
“子欲孝而亲不待”,洛阳嵩县的一名男子,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用DV记录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在父亲去世的那天,他把十年来记录的父亲的音容笑貌做成了视频,作为献给父亲的歌。父亲老去的身影,花白的头发,让人动容。陈鹏军的目的是父亲节快来临了,提醒所有儿女,都常回家陪陪父母。做生意的他,在老父亲去世的时候,仍旧后悔没有更多时间陪他,然而他的视频却给很多中青年人带来启示,不少网友表示看了感动落泪。
“头上父母大如天”,孝道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然而当今社会,孝道的淡漠和缺失却并非个别现象。老人长期“空巢”,孤单寂寞;“啃老一族”不以为耻反以为理所当然;更有不孝子女殴打父母甚至遗弃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以丁祖伋为镜,问问自己,当双亲年迈时,我们是否会耐心多陪陪他们,当双亲久卧病榻,我们是否能够全心全意去照顾,像当初我们小时需要时,有父母陪伴左右,生病时有妈妈抱着,耐心守候。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耳畔响起那首《父亲》,每次听这首歌都会感动,我感谢一路上有父亲的呵护,更愿用一切换他的岁月长留。
陈鹏军是个普通人,之所以感动那么多人,是因为他能在这个忙碌、浮躁的社会中,用10年的岁月记录对于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的父亲的影像,他在告诉人们,孝道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论你有多高的成就,获得多少名利,都要回归家庭及时对父母尽孝,因为亲情是有“有期限”的,明白这样的道理,往往是越早越好。
董岩
被动示爱与主动尽孝
父亲节快到了,媒体想起父亲,许多人想起父亲,做父亲的也想起自己的父亲。河南洛阳嵩县的一名孝子,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于是用DV记录了父亲最后十年的音客笑貌,这些视频在网上一时走红,触碰着人们的心弦,释放着也许尘封已久的亲情记忆。
这位用DV记录父亲最后10年的网友谈不上有什么惊人的孝行,既未割肝救父,也未服侍左右,他只是通过DV机这双“眼睛”饶有兴味地记录了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朴素、平淡,细思量却又动人心魄的爱,想想看,许多人可以把同等甚至更多的时间花在儿女身上,记录他们的如花岁月,却未必肯把心思用在垂垂老矣的父母身上。
隔空遥想,我仿佛看见那些辗转病榻的父母,那些孤独地徘徊在窗口的父母,那些守在电话机前盼着儿女的父母,那些做好了一桌饭菜却被孩子“爽约”的父母……
在节日缭乱的今天,父亲节、母亲节,似乎已变成一种应景、一种任务,被动示爱与主动尽孝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父母做点什么与给父母买点什么也有着天壤之别。
记录父母的音容笑貌和点滴生活,体现的是对父母的欣赏、尊重、呵护之情,重温时宛若亲常在,每每忆起直如昨天。
还有一个细节引起笔者的注意。这位有心的孝子说他们兄弟姊妹从小受益于良好的家教,像父母一样平和、本分地生活、工作,鲜与人龌龊、嫌隙……真应了那句老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难得有这样的父亲,也难得有这样的儿女,可以如此淡然、如此自然地展露寻常生活中的亲情之美。我想这一家人在共同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决不至于哭天抢地、唯恐别人不知,也决希会极尽铺排炫耀之能事,大约更不会弄个豪华墓地供旁人眼红。此刻,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若干年前一个小女孩的墓志铭:我来过,我很乖。
这句话让我想起就会心酸而感动,而就其纯度和深度而言,与在儿子镜头中走完最后10年的父亲带给我们的感动,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以为,亲情中是容不得半点伪饰、做作的,也不能掺杂一丝戾气和计较,哪怕你有天大的理由,那都是不孝。
夯石
尽孝的标准是尽心
我们被陈鹏军感动,是源于他10年间坚持不懈的DV拍摄,还是源于镜头后面我们看到的他对父亲的一片孝心?无疑,应该是后者。10年间的拍摄,绝非一朝一夕的冲动和激情,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警策,做不到;没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自励,做不到。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承认,陈鹏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首先,他有DV,虽然DV在城市已相当普及,但在农村,仍属家用电器中的奢侈品,并非今天想拍,明天起早就去买这么简单。其次,陈鹏军可以放下生意,来到父亲身旁,如果身在外埠或求学、工作在海外,有这心也一定没这力。另外,从媒体报道中得知,陈有兄弟姐妹六人,是一个分工协作尽孝的大家庭。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陈鹏军的孝行感天动地,但对别人并没有必然的效仿之功、天然的模仿之用。
那么,陈鹏军孝行的价值何在呢?我们说,在孝心。尽孝就是尽心。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这直接决定着每个人尽孝的方式的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孝心,而把这片孝心尽最大的努力呈现在父母面前,就是尽了孝。我们同样问心无愧,同样一往情深。你在温哥华求学,想着隔三差五的问候一下父母的饮食起居,就是尽孝;你在海南岛求职,想着隆冬季节中的父母,别犯了老寒腿,就是尽孝;你就在本市,拖着疲倦的身躯,周末带着父母去园博会看看,同样是尽孝,这样的尽孝,就是在尽心。我们提倡这样的理念,天下孝子尽心当仁不让,尽力事在人为。
中国古代伦理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孝行占据着国人评判道德标准的制高点,由此生发出的古训至今制约着许多人的行为规范。但尽孝,终归不是每个屋檐下的攀比,不是以牺牲个人事业为代价的接力赛,不是尽孝还是少为社会做贡献的二选一,说到底尽孝是我们的内心活动,是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尽孝与否的衡量标准只有是否尽心。
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