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那么,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产生的原因何在?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我联系本县部分学校,对518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和结果作出了一些粗浅的分析。现就今后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我县中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7%,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敌对、焦虑四个方面,且男女生表现倾向比较一致。
1、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存在严重的躯体化问题的比例最高,占所测学生的6.2%。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上课无缘无故感到头晕、胸闷、精力不足,活动减慢;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咬手指、玩笔;有些同学经常感到全身酸痛、吃不好、睡不香等等。
2、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症状的占所调查人数的5.6%。主要表现在病例态的过度思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被迫做些毫无乐趣而又不得不做的动作,强迫自己怀疑做错了什么事,总担心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有强迫症状的学生在性格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处事生硬执拗、拘泥教条,他们虽守规、讲信用、遵守时间,但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3、中学生存在敌对性倾向的占所调查学生的5.4%。青春期的中学生敌对性倾向日益突出,尤其是初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在乎自己,认为自己长大成人,“成人感”日益明显,希望由自己独立地判断周围的人和事。他们不希望教师地多地干预,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包办代替,他们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当发现父母不理解、不支持和教师存在的一些缺点时,就会一概而论、全盘否定,有时还故意做出一些与教师、家长对立的事情,让你头痛、心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希望以此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4、中学生的焦虑倾向占所调查学生的5.3%,县城初中学生的比例尤其高,达8.3%。焦虑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是一切神经症表现的基础,它是直接经历的,而不是在恐惧或强迫下间接经历的。焦虑患者对焦虑的体验要比其他神经症来得明显,个体往往不能对自身的焦虑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西方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随之涌入学校,使中学生无形之中形成了不正确的,甚至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理想和信念淡薄,这是形成不健康心理的催化剂。
⑵影视和网吧等文化媒体中的精神垃圾的侵蚀,对中学生形成不良心理起到了潜移默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家庭原因
⑴面对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也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家长对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们的心理适应能力犹如“雪上加霜”,因此中学生是活得最累的群体。
⑵中学生面临着太多压力,但得不到大人们的理解,家长普遍认为读书非苦不可,大学非读不可。
3、学校原因
由于升学指挥棒的牵制,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和学生的升学率为标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众多的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也是看升学率。这样势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容易忽视考试成绩以外的教育。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把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利用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开展人体心理辅导,是矫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掌握中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经济收入、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了解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圈(与哪些人接触较多、与哪些人较要好),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脈搏(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2、把传授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每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特殊性,或者通过考试、课外辅导、平时谈话等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任课教师应像重视教学成绩一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把学校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二要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三要加强教师培训,更新知识及知识结构;四要配足用好学校心理咨询室和信箱。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形态和机能处于一生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智能、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均发生一系列的飞跃,并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有效的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我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新途径。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我县中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7%,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敌对、焦虑四个方面,且男女生表现倾向比较一致。
1、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存在严重的躯体化问题的比例最高,占所测学生的6.2%。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上课无缘无故感到头晕、胸闷、精力不足,活动减慢;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咬手指、玩笔;有些同学经常感到全身酸痛、吃不好、睡不香等等。
2、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表现为强迫症状的占所调查人数的5.6%。主要表现在病例态的过度思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被迫做些毫无乐趣而又不得不做的动作,强迫自己怀疑做错了什么事,总担心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有强迫症状的学生在性格上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处事生硬执拗、拘泥教条,他们虽守规、讲信用、遵守时间,但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3、中学生存在敌对性倾向的占所调查学生的5.4%。青春期的中学生敌对性倾向日益突出,尤其是初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在乎自己,认为自己长大成人,“成人感”日益明显,希望由自己独立地判断周围的人和事。他们不希望教师地多地干预,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包办代替,他们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当发现父母不理解、不支持和教师存在的一些缺点时,就会一概而论、全盘否定,有时还故意做出一些与教师、家长对立的事情,让你头痛、心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希望以此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4、中学生的焦虑倾向占所调查学生的5.3%,县城初中学生的比例尤其高,达8.3%。焦虑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是一切神经症表现的基础,它是直接经历的,而不是在恐惧或强迫下间接经历的。焦虑患者对焦虑的体验要比其他神经症来得明显,个体往往不能对自身的焦虑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西方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随之涌入学校,使中学生无形之中形成了不正确的,甚至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理想和信念淡薄,这是形成不健康心理的催化剂。
⑵影视和网吧等文化媒体中的精神垃圾的侵蚀,对中学生形成不良心理起到了潜移默化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家庭原因
⑴面对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也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家长对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们的心理适应能力犹如“雪上加霜”,因此中学生是活得最累的群体。
⑵中学生面临着太多压力,但得不到大人们的理解,家长普遍认为读书非苦不可,大学非读不可。
3、学校原因
由于升学指挥棒的牵制,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以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和学生的升学率为标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众多的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也是看升学率。这样势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容易忽视考试成绩以外的教育。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把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利用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开展人体心理辅导,是矫正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掌握中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经济收入、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了解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圈(与哪些人接触较多、与哪些人较要好),把握中学生的思想脈搏(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2、把传授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每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特殊性,或者通过考试、课外辅导、平时谈话等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任课教师应像重视教学成绩一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把学校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二要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三要加强教师培训,更新知识及知识结构;四要配足用好学校心理咨询室和信箱。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形态和机能处于一生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智能、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均发生一系列的飞跃,并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会导致种种心理问题。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有效的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我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