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会削弱欧洲防务吗?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其任内就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发起全民公投。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半数以上参与投票的英国公民都认为应该脱离欧盟。在英国脱欧的阴影下,英镑预期和伦敦金融市场陷入一片迷茫。英国经济遭受短期的沉重打击,长期经济也不被看好,这甚至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全球化浪潮退潮的开始。那么对于欧洲防务而言,英国退欧又会带来何种影响呢?
  
  从体制结构来看,欧盟组织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超国家主体,货币、关税和司法等传统主权领域的一体化程度等同于一般国家。作为国家主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防务,却一直是欧盟一体化程度最低的一个环节。欧盟的雏形为“欧洲煤钢共同体”,当时欧洲各国希望以此统一关税并促进会员国间劳动力、商品、资金、服务的自由流通。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欧盟的雏形和当下一些区域内的经贸合作组织并无本质区别,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后来欧盟更走上了政治和司法一体化的道路,成为现在全球唯一超国家主体。然而即便是现在,欧盟成员国仍避免触及防务问题的一体化进程。
  2009年签订的《里斯本条约》中,第一部分第42条规定,欧盟防务主要依托北约组织。从政治上来看,美国是北约组织的主导国,欧盟各主要国家均为北约成员国,北约司令部就设在比利时境内。如果抛开北约组织另起炉灶,不仅将会面临美国的巨大政治压力,参与北约的欧盟各国本身军事地位也会相当尴尬。
  从军事现实考虑,北约中美国军队的军力超过其他所有成员国的总和,如果另起炉灶独立承担欧洲防务,意味着欧洲防务能力将会衰减到极为危险的水平。因此欧盟军事一体化不仅要避免触及美国地缘政治利益,更需要认真权衡与北约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左右为难的局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在军事防务一体化上毫无作为。2003年,欧盟科隆会议发表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宣言》,宣布筹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ERRF),编制在6万人以上,以德国、英国及法国军队为主。成立ERRF的目的是希望能在6星期之内,派遣其执行准战争任务。当时欧洲各国领导人认为,未来如果欧洲出现类似科索沃危机的冲突,欧洲应该率先干预而不是等待美国表态。有趣的是,该观点的倡导者正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1999年3月布莱尔在欧盟会议上说,“我们欧洲人不应寄希望于美国人在我们的后院为我们处理每一次混乱。欧盟应该能够自己承担一些安全责任, 且我们通过全欧洲的共同努力也比每个国家独立行动要好得多。”
  尽管按照计划,2003年ERRF终于如约成立,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欧盟的整体防务水平并未因为新宣言而有所提高。2006年北约司令部验收了北约快速反应部队(NRF),认为该部队达到全面作战能力。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担忧ERRF会逐渐削弱美国对北约的主导而破坏欧洲防务的阴谋。
  从防务现实来看,尽管欧洲诸国信誓旦旦地声称自行承担防务,冷战后各国却平均削减了25%的国防预算。英国和法国甚至彻底裁撤了陆基和空中核武器平台,现在英国海军已经没有可以进行实战的航空母舰,甚至关停了全部主战坦克生产线。ERRF从2003年成立至今,也没有执行过一次原本计划中的准战争干预行动,在美国撤离中东后欧洲诸国面对难民危机束手无策。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奥巴马公开要求欧盟不要大幅削减防务经费。当时欧盟总体防务经费仅为GDP的1%,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回想当年,在欧盟领导人倡议成立ERRF的时候,欧盟总体防务经费还占GDP的2%。
  至于英国,作为ERRF成立的倡议国,却在2001年组建期间开始质疑ERRF会削弱北约的领导地位。反恐战争中布莱尔强调美英的特殊军事同盟关系,刚刚辞职的卡梅伦在2010年更宣布英国要削减8%的国防经费以削减政府赤字。由此可见,欧盟在共同防务这个问题上只是口号喊得响,部分国家更是抱着搭便车的心态参与其中。至于独立承担防务,或者建立真正的欧盟军队,那只是政治口号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脱欧之后是否会影响欧盟防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欧盟防务就如《里斯本条约》中明文规定的那样由北约组织承担,欧盟本身毫无作为且正在与原本设定的独立防务愿景背道而驰。
其他文献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俗语是讽刺某些人平時吝啬,不肯花费钱物去庙堂进香上供,待有了危难之事才去祈求佛爷护佑的做法。喻指平时不积极努力,关键时刻临阵磨枪仓促应付的行为。但“抱佛脚”的本意却是中国古代滇南某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据清人褚人获笔记《坚瓠集》卷一“抱佛脚”条载:“云南之南,有番国,俗尚释教。人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髡发为僧,以赎前罪,即贳(通赦)之。”是说那个
“富一代的使命是如何赚钱,富二代的使命就是如何花钱。”不二对岩石说。岩石原先供职于一家央企金融集团,主要工作是全国各地跑,让上头领导能合理合法地给企业注资。在央企的两年,他的体重突破了200斤,尝试通过赛道骑行和健身房减肥,最后都放弃了。  “你这领悟牛逼,我当时头被摔了一下也有类似的顿悟。”  不二去年带岩石去张家口的云顶雪场滑过一次雪。在加拿大的5年里,岩石滑过几次,那时他的体重只有140斤。
上世纪,美国神学家卡尔·尼布尔(KarlNiebuhr)曾写下一段静思祷词——“上帝啊,请赐我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请赐我平静,去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请赐我智慧,去分辨这二者的不同。”  这段祈祷后来被人一再引用,我自己就至少读过5个版本的译文。总而言之,人们达成共识、亟需明辨的智慧是:若能早早知道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我们就不会在一些注定失败的目标上白费力气,而能集中起有限的一丁点儿意志力
【德】《 明镜》4月25日  周一,基尔的歌德社区学校在体育馆为高中考试做准备:50张桌子各相距两米摆放,配备消毒装置,门保持打开状态。德国的高中毕业班学生并非唯一想重返校园的人,隔离在家的学生们越发觉得像被囚禁,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紧张,于是教室成了很多人的希望之所。少数学校逐步开始复课,复课的速度与持续时间不是由学生、老师、父母甚至文化部长决定,而是感染人数,以及如何成功地将病毒挡在
陈良廷(1929-2020)上海,翻译家。陈良廷、刘文澜合影  4月23日,我在网上看到新闻:上海翻译家陈良廷先生去世。为了一个中国作家与译者稿费待遇变化的选题,我曾在2018年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夏天去上海采訪是年89岁的陈良廷与他87岁的妻子刘文澜。  陈良廷、刘文澜夫妇是我这个选题非常合适的采访对象:陈良廷中学时期就为几家报纸撰文,收到一篇文章的稿费,潇洒地拿去看好几场电影;刘文澜的父亲懂好几门
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必须发展与“信赖别人”相关的能力。信任是健康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存在一种强烈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是如此之少。信任的建立,来自于婴儿与对他最重要的人——保育员之间的关系,来自于逐渐得到的认识: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如果这个世界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受到保育员的抵制,婴儿就会不信任这个世
你可能会以为这只毛茸茸的小动物是它的主人一时冲动买错了东西,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它真的是一只长着一身“羊毛”的小猪,准确来说,是一只匈牙利卷毛猪。这只小猪的主人吉姆住在英国苏格兰的因弗内斯郡,他称它身上的“羊毛”使它能够很好地适应苏格兰的冬天。他说: “人们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都非常惊讶,因为从远处看它确实很像一只绵羊。”
朱学勤/口述   本刊记者/蒯乐昊  海外华人取得了他们应该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但也有可悲的一面,成功为什么要换算为内陆的科举功名,才能建立自己的心理平衡?      要说华人对世界的影响,最直观的是在海外游历时所见所闻。比如我到欧美,唐人街总是回避不了的一个内容。  海外唐人街总是一个餐馆集中地。油腻、喧哗、治安欠佳,一到那里就有立刻回国的感觉。后来我在欧美旅行,对唐人街的关注就逐渐下降。我更
日本“国宝级”男演员仲代达失在银幕上活跃了50余年。和他合作过的导演——  黑泽明、小林正树都走了,而他依然在与时间赛跑     仲代达矢老了。从二十多岁开始,他迄今已经拍摄上百部电影。  他说,拍电影如同攀登富士山,肩上背着重担。这重担就是众人的杰作:黑泽明、小林正树、木下惠介、市川昆、成濑巳喜男——这些导演他都合作过。如今,他们都走了,而他依然在与时间赛跑。  “当我被邀请参与《切腹》制作时,
截至2009年3月2日的86年来,《时代》周刊共有20013篇报道提到了中国。关于中国的封面,一共有59个    1923年3月3日,在《时代》周刊创刊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孙博士与英国人》的短篇报道。它这样开头:“一个星期以前,中国的天空中充满了丑陋的乌云:据称孙逸仙博士将借道香港去广州。英国人会让他过去吗?存疑。”这篇只有4段的报道最后发现原来孙博士和英国人的关系蛮好的。  从这里开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