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教学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摆脱了“分数”的枷锁,兴趣发展了,学习轻松了。那么,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的教师行为应该如何转变呢?
一、教学行为,尊重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主旨,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旨。首先,教师的角色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也就随之改变了。比如,语言的表达要以尊重、赞赏学生为主。学生在质疑、解答过程中,正解和错解是交错在一起的。这时,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激励的语言(赞赏的、幽默的),既表扬了正解的同学,又婉转地鼓励了错解的同学,保持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课堂始终兴趣盎然,生动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动作是随着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赢得学生愉悦的笑声,可以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和有趣,它让学生从生硬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因而,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墨守成规、毫无生气的说教者。只要教师的动作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如一地展现着勃勃生机。
二、寻找童心,爱护学生
我们非常羡慕魏书生老师能和学生结伴而行,在谈笑中赋予启迪和教育。但现在有人过多考虑“安全”,从来不和学生一起去郊游、捉迷藏、做游戏。其实,这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童心”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把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归结为“童心母爱”。在孩子们看来,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甚至,学生已不把他们当老师看了。正如陶行知所说:“当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时,您就成了真正的先生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童心”呢?
首先,我们要做教育领域里的环保主义者。要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不仅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不仅爱那些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更爱那些不被人喜欢,又有一些缺点的“问题学生”。这种爱是对所有学生的广博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领悟爱的价值,才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将来的事业。当然,这种爱不是纵容和迁就学生,是通过爱让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就是育人。
其次,理解孩子,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他们心中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童心的缺失是可怕的,我们应努力找回这片绿地,当你能够爱护、宽容、理解孩子时,你会被孩子所感染,你会把自己看成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老师找回了童心,也能帮助学生找回童心,欢乐将充满校园,童心将会凸显其巨大的价值。
三、加强进修,提高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自己要全面发展。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由此,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进修。除了参加自考外,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把自己培训成为高素质且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实践中自我解剖,自我评价,发现短处,加强学习,取长补短,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有慈母般的博大胸怀。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信任。
综上所述,走进新课程,教学管理重建了,教师的行为也应随之改变。而这种改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面向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的多向能力才会不断生成、不断组合、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教学行为,尊重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主旨,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旨。首先,教师的角色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也就随之改变了。比如,语言的表达要以尊重、赞赏学生为主。学生在质疑、解答过程中,正解和错解是交错在一起的。这时,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激励的语言(赞赏的、幽默的),既表扬了正解的同学,又婉转地鼓励了错解的同学,保持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课堂始终兴趣盎然,生动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动作是随着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赢得学生愉悦的笑声,可以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和有趣,它让学生从生硬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因而,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墨守成规、毫无生气的说教者。只要教师的动作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如一地展现着勃勃生机。
二、寻找童心,爱护学生
我们非常羡慕魏书生老师能和学生结伴而行,在谈笑中赋予启迪和教育。但现在有人过多考虑“安全”,从来不和学生一起去郊游、捉迷藏、做游戏。其实,这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童心”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把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归结为“童心母爱”。在孩子们看来,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甚至,学生已不把他们当老师看了。正如陶行知所说:“当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时,您就成了真正的先生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童心”呢?
首先,我们要做教育领域里的环保主义者。要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不仅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不仅爱那些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更爱那些不被人喜欢,又有一些缺点的“问题学生”。这种爱是对所有学生的广博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领悟爱的价值,才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将来的事业。当然,这种爱不是纵容和迁就学生,是通过爱让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就是育人。
其次,理解孩子,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他们心中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童心的缺失是可怕的,我们应努力找回这片绿地,当你能够爱护、宽容、理解孩子时,你会被孩子所感染,你会把自己看成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老师找回了童心,也能帮助学生找回童心,欢乐将充满校园,童心将会凸显其巨大的价值。
三、加强进修,提高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自己要全面发展。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由此,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进修。除了参加自考外,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把自己培训成为高素质且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实践中自我解剖,自我评价,发现短处,加强学习,取长补短,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有慈母般的博大胸怀。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信任。
综上所述,走进新课程,教学管理重建了,教师的行为也应随之改变。而这种改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面向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生的多向能力才会不断生成、不断组合、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