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生活的世界就变成另外一副迷人的模样,繁星点点的夜空和五彩霓虹的夜色为摄影人提供了视觉大餐,也提供了展示独特眼力和风格的摄影平台。如今,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夜景变得更加容易,不但照片噪点更小,颜色更饱满,拍摄流程也更加简单,乃至用手机轻松一按便可获得高品质夜景图像。
因此,很多喜欢“摄猎”夜色的摄影师们开始追求角度、视野和拍摄主题的创新,比如登高俯视夜色全景,或者寻找特定拍摄对象。而航空拍摄夜景兼具这几项优势,乘坐飞机在低空飞行俯拍不仅是新鲜的视角,也能感受俯视大地带来的视觉刺激;在夜晚拍摄飞机和机场也能让航空迷们的照片更加多彩。这篇文章,包括两个主题的拍摄技巧,以及两个具体拍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航摄夜景吧。
航摄城市夜路
城市夜路,就像城镇的血脉造影。在路灯、车灯和建筑灯的照耀下,道路的光影由点到面,由面到线,由线到网,交织连接起城市的各个角落。除了指定的地标要求,航空摄影师应该在乱如麻团的城市路网中,梳理提炼出有拍摄审美价值的造型图案。
点的选择:摄影师应该学会在空中发现道路交叉点、结合点、灯火辉映点,以及社会活动形成的视觉趣味点,并把这些道路结构点确立为影像的视觉中心。
面的生成:随着记录点的确立,摄影师应运用飞行高度的提升或镜头的收缩使点扩张成面。再进一步观察这个面上的“表情”,发现那丰富又动感的肌理,记录它呈现的不同视觉特性。
线的勾勒:航摄城市夜路,关键在于线条的疏密处理,有节奏的配合与巧妙运用,才能使画面保持秩序感,产生有条不紊,丰富而不繁,变化而不乱,生动而不散的效果。
网的布局:要使道路网在画面中布局合理,主要是运用航空高度优势,寻找最恰当的拍摄角度和合理取舍以调整路网的整体画面结构。
光的控制:夜间航摄,道路与环境光比很大,因此摄影师必须注意肉眼观察和机械记录的差别,重视光的质量和光比反差的存在,不让明暗对比失调。
拍摄机场夜航
拍摄机场夜航,为摄影师搭起光影创意平台,也让飞机起落更富有线条美感。黑暗中,机场的指示灯、航标灯、飞行灯等人造光源辉映着呼啸起降的飞机,流动的夜航灯与机场灯海,汇织成一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摄影师可以利用现场光和人为补光完成画意追求,把夜航的场面描绘成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神奇影像。
民航机场特点:夜航中的民航机场,航站楼和停机坪光照较强,照明灯、标示灯、导航灯、各种专用车灯、飞机灯,纷乱复杂,而跑道灯光较弱。
军用机场特点:军用机场在夜航时,一般会控制多余的灯光,机场几乎是漆黑一片,战机飞行灯在移动,夜航跑道指示灯在闪烁,只有战机降落时跑道探照灯才会暂短亮起。
夜间曝光控制:参照拍摄城市夜景的模式,选择能够让镜头概括机场全貌的高山、塔台等制高点,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小时的长时间曝光,利用飞机、车辆的移动灯光,构画出五彩缤纷的线条,并配合使用补光突出主体表现主题。
慢门跟踪拍摄:夜间拍摄完全可以开启慢速快门自由发挥,用无章法的移动拍摄、不规则的光影效果,创造出不可预知的陌生影像。
在拍摄机场夜航时,摄影师应该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高相机ISO感光度,保持较高的快门速度,用机场灯光拍摄机场设施,并跟踪高速运动的飞机,拍出强烈的动感效果。摄影师也可利用傍晚天空尚有一定亮度,而夜航灯已经开启的暂短时间,拍摄清晰度较高的滑行、起飞、降落的飞机。
航摄特定地标——深圳集装箱码头
2011年8月,我乘坐直升机在日落前后航摄了深圳集装箱码头。日落时分,直升机向南越过深圳市区进入海滨,被摄地标集装箱码头突出在海的中央。
接下来一个小时的飞行,正好是一天中光影变化很大的时段。我先围绕码头大范围飞了两圈,找到最具特征的拍摄立面。然后,又把航摄高度确定在100米左右。太阳向地面沉入,码头开始涂上黄红色彩。继而是华灯初上,太阳的余晖与码头强烈的灯海交相生辉。我正需要这恰到好处的光比效果,抓紧这几分钟的关键时刻,拍下亮部不太过,暗部不死黑的理想光影。拍摄时,我没有急于让飞机返航,而是继续拍摄天色全黑后的地标景色。从而,完整地拍下天色渐暗这个时段中的深圳集装箱码头。
多目标航摄——广州亚运场馆
2010年亚运会期间,我受委托乘直升机跨昼夜航摄2010亚运场馆。飞行航线按亚运场馆的分布,划分为4个区域:主场馆海心沙岛、市区中轴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场馆群。
下午4时,广州市区笼罩着雾气,能见度很低。飞机首先飞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然后向南飞临大学城体育场馆群上空高度盘旋,航摄各个场馆的标准像。然后,飞机向西进入广州中轴线地区,开始大范围绕城飞行。再从海心沙岛向北,沿市民广场、珠江新城盘旋飞去,把海心沙主会场和天和体育中心作为重点,从侧方、前方、顶方,立体的观察航摄。但是,阴霾给秀丽的景色涂上了灰调,我对这些对比度不高的影像缺乏信心,只能作为形象要素,为夜间的正式拍摄提供参考依据。
夜幕降临,我再次升空。广州市区完全改变了模样,秀丽的海心沙岛、雄伟的建筑、开阔的广场被亚运会场馆那如织的灯火披上绚丽的彩妆。按照事前预案,每飞临一处场馆,我首先会让直升机降高,为它拍上一组侧立面俯瞰标准像。最后,爬升到500米高度,把场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记录下来。剩余的时间从正上方垂直透视场馆赛场,力争拍到生动的比赛场面。在场馆较为集中的大学城半岛,除了逐个拍摄场馆外,我要求飞机上升高度,拍下了那里的公路网与校园场馆构成的光影世界。
因此,很多喜欢“摄猎”夜色的摄影师们开始追求角度、视野和拍摄主题的创新,比如登高俯视夜色全景,或者寻找特定拍摄对象。而航空拍摄夜景兼具这几项优势,乘坐飞机在低空飞行俯拍不仅是新鲜的视角,也能感受俯视大地带来的视觉刺激;在夜晚拍摄飞机和机场也能让航空迷们的照片更加多彩。这篇文章,包括两个主题的拍摄技巧,以及两个具体拍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航摄夜景吧。
航摄城市夜路
城市夜路,就像城镇的血脉造影。在路灯、车灯和建筑灯的照耀下,道路的光影由点到面,由面到线,由线到网,交织连接起城市的各个角落。除了指定的地标要求,航空摄影师应该在乱如麻团的城市路网中,梳理提炼出有拍摄审美价值的造型图案。
点的选择:摄影师应该学会在空中发现道路交叉点、结合点、灯火辉映点,以及社会活动形成的视觉趣味点,并把这些道路结构点确立为影像的视觉中心。
面的生成:随着记录点的确立,摄影师应运用飞行高度的提升或镜头的收缩使点扩张成面。再进一步观察这个面上的“表情”,发现那丰富又动感的肌理,记录它呈现的不同视觉特性。
线的勾勒:航摄城市夜路,关键在于线条的疏密处理,有节奏的配合与巧妙运用,才能使画面保持秩序感,产生有条不紊,丰富而不繁,变化而不乱,生动而不散的效果。
网的布局:要使道路网在画面中布局合理,主要是运用航空高度优势,寻找最恰当的拍摄角度和合理取舍以调整路网的整体画面结构。
光的控制:夜间航摄,道路与环境光比很大,因此摄影师必须注意肉眼观察和机械记录的差别,重视光的质量和光比反差的存在,不让明暗对比失调。
拍摄机场夜航
拍摄机场夜航,为摄影师搭起光影创意平台,也让飞机起落更富有线条美感。黑暗中,机场的指示灯、航标灯、飞行灯等人造光源辉映着呼啸起降的飞机,流动的夜航灯与机场灯海,汇织成一个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摄影师可以利用现场光和人为补光完成画意追求,把夜航的场面描绘成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神奇影像。
民航机场特点:夜航中的民航机场,航站楼和停机坪光照较强,照明灯、标示灯、导航灯、各种专用车灯、飞机灯,纷乱复杂,而跑道灯光较弱。
军用机场特点:军用机场在夜航时,一般会控制多余的灯光,机场几乎是漆黑一片,战机飞行灯在移动,夜航跑道指示灯在闪烁,只有战机降落时跑道探照灯才会暂短亮起。
夜间曝光控制:参照拍摄城市夜景的模式,选择能够让镜头概括机场全貌的高山、塔台等制高点,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小时的长时间曝光,利用飞机、车辆的移动灯光,构画出五彩缤纷的线条,并配合使用补光突出主体表现主题。
慢门跟踪拍摄:夜间拍摄完全可以开启慢速快门自由发挥,用无章法的移动拍摄、不规则的光影效果,创造出不可预知的陌生影像。
在拍摄机场夜航时,摄影师应该在不影响画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高相机ISO感光度,保持较高的快门速度,用机场灯光拍摄机场设施,并跟踪高速运动的飞机,拍出强烈的动感效果。摄影师也可利用傍晚天空尚有一定亮度,而夜航灯已经开启的暂短时间,拍摄清晰度较高的滑行、起飞、降落的飞机。
航摄特定地标——深圳集装箱码头
2011年8月,我乘坐直升机在日落前后航摄了深圳集装箱码头。日落时分,直升机向南越过深圳市区进入海滨,被摄地标集装箱码头突出在海的中央。
接下来一个小时的飞行,正好是一天中光影变化很大的时段。我先围绕码头大范围飞了两圈,找到最具特征的拍摄立面。然后,又把航摄高度确定在100米左右。太阳向地面沉入,码头开始涂上黄红色彩。继而是华灯初上,太阳的余晖与码头强烈的灯海交相生辉。我正需要这恰到好处的光比效果,抓紧这几分钟的关键时刻,拍下亮部不太过,暗部不死黑的理想光影。拍摄时,我没有急于让飞机返航,而是继续拍摄天色全黑后的地标景色。从而,完整地拍下天色渐暗这个时段中的深圳集装箱码头。
多目标航摄——广州亚运场馆
2010年亚运会期间,我受委托乘直升机跨昼夜航摄2010亚运场馆。飞行航线按亚运场馆的分布,划分为4个区域:主场馆海心沙岛、市区中轴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场馆群。
下午4时,广州市区笼罩着雾气,能见度很低。飞机首先飞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然后向南飞临大学城体育场馆群上空高度盘旋,航摄各个场馆的标准像。然后,飞机向西进入广州中轴线地区,开始大范围绕城飞行。再从海心沙岛向北,沿市民广场、珠江新城盘旋飞去,把海心沙主会场和天和体育中心作为重点,从侧方、前方、顶方,立体的观察航摄。但是,阴霾给秀丽的景色涂上了灰调,我对这些对比度不高的影像缺乏信心,只能作为形象要素,为夜间的正式拍摄提供参考依据。
夜幕降临,我再次升空。广州市区完全改变了模样,秀丽的海心沙岛、雄伟的建筑、开阔的广场被亚运会场馆那如织的灯火披上绚丽的彩妆。按照事前预案,每飞临一处场馆,我首先会让直升机降高,为它拍上一组侧立面俯瞰标准像。最后,爬升到500米高度,把场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记录下来。剩余的时间从正上方垂直透视场馆赛场,力争拍到生动的比赛场面。在场馆较为集中的大学城半岛,除了逐个拍摄场馆外,我要求飞机上升高度,拍下了那里的公路网与校园场馆构成的光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