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vhfdv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交流活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运用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时机性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学生,受到启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有规律地拍打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一起拍掌。叫停后,教师问:“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的节奏拍的,如果一直拍下去,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学生说:“要拍很多很多次,或者拍无数次。”教师问:“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学生说:“是无限的。”教师说:“你们如果拍5分钟,次数会怎么样?”学生回答:“是有限的。”直观而有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亲身感知“循环”、“无限”、“有限”等概念。此时教师再恰到好处地运用好符号语言进行教学,并抓住时机把这些符号及时板书出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把省略号、循环点这些符号语言和板书这个无声语言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要富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幽默、趣味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但不可随意。教学幽默性在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采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牢固、印象比较深刻。例如,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挣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和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做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
  “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当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了比较幽默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低很多。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首先,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言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顺利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最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一句鼓励性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巧妙运用批评性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温和而不伤感情的批评性语言能及时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避免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因而能创设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如刚过完“五一”长假,学生回来后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改正缺点的目的。若发现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你是不是掉金子了!”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包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教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耐心而有启发性,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与学生幽默一下时语调要诙谐,充满喜剧色彩,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真谛”。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形象、生动的比喻词
  数学课不光是数字的拼合,更是思维,创造的延伸,讲课时,老师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词,把所讲的例题用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把题中有关的量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词或故事的形式描述后,再按要求去做,效果更佳。例如在讲“百分数的应用”中的“成活率”时,讲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天,我家的老黄鸡费了很大的劲才孵出了20只毛茸茸的小鸡,它们犹如一个个淡黄色的球,毫无顾及的在院子里滚动,还不时发出“叽” “叽” 的“响声”,看着这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我的心里也似乎开了一朵朵淡黄色的花。俗话说,乐极生悲,不幸的事情的终于发生了,一天早上,不知从哪个黑暗的角落遛出一只可恶的大老鼠,把两只最可爱的小家伙咬死了,还有两只不知去向,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猜猜,我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生气之余,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成活率”是多少呢?这时教师板书课题,并出示这一类型的习题以及做题时用的公式,效果则更好。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表达出来,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又影响并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有益于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渗透文化知识内容和范围。我认为,中学英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能力的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面貌,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中的容量增大,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当前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自主学习;新课程;历史教学    一、自主学习的由来及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的由来  欧美等发
期刊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
期刊
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推进, 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创新教学模式之一正在被广泛关注与应用。其优势在于有利于使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合作学习模式改善了以往的“教”、“学”互动性不充分的积弊,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发现,对于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结果显示当前合作学
期刊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努力激发学习情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引起求知欲望  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是师生常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确有用,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平均数时,
期刊
《教育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字眼“因材施教”。是的,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是喂饱了接受快的学生,接受慢的学生囫囵吞枣,一头雾水。或者是接受慢的学生吃好了,接受快的学生却吃不饱。很难让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样自然而然让我们就想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听起来容易理解,可在实际运用当中却会非常麻烦,让工作变得相当繁琐。下面,我将结合实际谈谈我在教学中是
期刊
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就是要转变观念,吸收先进理念,借鉴优秀做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教活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课前备课  备课要充分,分到学期,分到单元
期刊
一、“家”的释义  《説文解字》:家,居也。从宀,豭省聲。家,早起甲骨文中是 ,像屋()里有一头猪()。《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形声字。造字的本义是: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古代,人类没有充足的食物,而猪本性温顺,而且繁殖力又强,圈养猪可以提供稳定的食物,解决生活所需,因此,饲养猪就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客家人崇文重教,“有田要养猪,有儿要读书”。现在有部分客家人,仍在家中设置猪圈。晚期甲骨文是,将猪简化成
期刊
“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阐明了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促使大脑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学习过
期刊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把教材内容与数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生活实际 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