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功能、数学课程的结构、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课程的实施方式、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更要在新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深入贯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展现数学课程的功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数学学科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也需要教师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好地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首先针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设立系统化数学教学目标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通过数学课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做指引,教师才能更好地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学。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目标发展。由于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相对主观,教师难以利用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未能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他们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偏离了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不系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学生也难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忽视了差异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优化,使小学数学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同时,教师要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在课程评价以及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采用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理念下,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容易掌握教师教学的内容,但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吸收数学知识。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體地位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调整。但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数学课程的客观难度、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灌输式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再通过习题练习和考试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试成绩,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加强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数学课程实施以及数学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也难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无法利用数学教学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这类较大的数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时,没有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直接让学生通过各种数据对比体验一亿有多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数学课程教学。
二、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弥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只有教师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的策略,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更好地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首先要制定明确而系统化的数学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接下来,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最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厘米和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过程、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对米和厘米建立初步认识;学会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观测,养成估测意识;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教师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导。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刻度尺对自己的书本、铅笔盒、手中的笔等进行测量,建立对米和厘米的初步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不仅如此,培养数学课程的兴趣也是驱使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数学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引入了故事情境:今天上午,荣荣的小伙伴来找他玩,荣荣与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玩具,荣荣的玩具真多呀,她有3个芭比娃娃,还有4个小抱枕,地上还有2只会动的玩具小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荣荣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吗?利用这样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标提出要加强教育教学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师能够依据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根本上优化数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推送给学生,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程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完基础知识后,将学习成果发送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定重难点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重点知识进行了针对性讲解。在课堂讲解完成之后,带领学生进入学校,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方向与位置的描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更能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四)创新数学课程评价标准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要从传统的以分数为目标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为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在创新数学课程评价标准时,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构建多样化评价内容,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还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与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相关知识点之后,随堂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批改,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改正。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在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方跃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2018(33):129.
[2]罗美容.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8(4):243.
作者简介:罗前鸣,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小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数学学科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也需要教师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使之更好地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因此,文章首先针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设立系统化数学教学目标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通过数学课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做指引,教师才能更好地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实施教学。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目标发展。由于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相对主观,教师难以利用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未能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他们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偏离了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不系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学生也难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忽视了差异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优化,使小学数学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同时,教师要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在课程评价以及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采用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理念下,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容易掌握教师教学的内容,但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吸收数学知识。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易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體地位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调整。但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数学课程的客观难度、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灌输式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再通过习题练习和考试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试成绩,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加强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数学课程实施以及数学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均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也难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无法利用数学教学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难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这类较大的数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时,没有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直接让学生通过各种数据对比体验一亿有多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数学课程教学。
二、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弥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只有教师认识到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的策略,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更好地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首先要制定明确而系统化的数学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接下来,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最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厘米和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知识、过程、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对米和厘米建立初步认识;学会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观测,养成估测意识;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教师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导。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刻度尺对自己的书本、铅笔盒、手中的笔等进行测量,建立对米和厘米的初步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且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不仅如此,培养数学课程的兴趣也是驱使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相关知识时,教师通过数学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引入了故事情境:今天上午,荣荣的小伙伴来找他玩,荣荣与小伙伴分享了自己的玩具,荣荣的玩具真多呀,她有3个芭比娃娃,还有4个小抱枕,地上还有2只会动的玩具小狗。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荣荣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吗?利用这样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标提出要加强教育教学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增强数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教师能够依据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根本上优化数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推送给学生,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程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学完基础知识后,将学习成果发送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定重难点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重点知识进行了针对性讲解。在课堂讲解完成之后,带领学生进入学校,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方向与位置的描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更能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四)创新数学课程评价标准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要从传统的以分数为目标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为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在创新数学课程评价标准时,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构建多样化评价内容,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还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与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相关知识点之后,随堂练习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批改,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改正。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发现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在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方跃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2018(33):129.
[2]罗美容.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8(4):243.
作者简介:罗前鸣,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三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