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重视叙事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从小学到高中的重头戏,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它贯穿着整个中小学语文教育。作文分值很大,比重很大,在小学语文试卷中占35/100,占35%的比重,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50∕120,占41.7%的比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更是高达60∕150至70∕150,占40%至46.7%的比重,如上海、福建等地的高考作文都是70分。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是我国广大学者和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但多年来作文教学方法依然很传统,教学理论陈旧,实际指导作用很小,教学效果不明显。加上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学习的机会很少,对新的文艺理论学习甚是缺乏,使得当下作文教学和西方新文艺理论结合甚微,对西方文艺理论开发甚少,使一些适应作文教学的西方文艺理论在基础写作中未受到重视。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这些年来虽然在不断改革,但在作文教学方法上却很少改革,作文教学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我们的作文教学探究内容虽然十分庞杂,但缺乏开拓、创新。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是章法有余,而句法、字法不足。作文教学的理论看似汗牛充栋,但实质单一:只注重作文文采及模式化的东西。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华丽的辞藻,运用排比,运用“三段”论;或强调“532”式作文模式,即一篇文章不少于五个自然段,不少于三种修辞,不少于两句名言;写议论文虽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等大框架,但都只是从宏观上把握,到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引论—本论—结论具体而微的语言层探讨就很少了。这些看似经典,实则很大、很空、很虚,学生具体动手时可操作性很差;传统作文教学是从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这个路子走下来的,在文体上、结构上、立意上强化训练,但在语言理论上很少下工夫,在句法上、表述方式上、话语技巧上研究很少,在微观上把握十分薄弱。可见传统的作文教学研究与中小学生写作实际是有些脱节的,有点儿舍本逐末。可学生作文最终要落实到语言运用上去,所以,作文教学急需开辟新天地,急需重视叙事策略这样的新理论。
   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选修课本已涉及到叙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在第一单元话题部分专门介绍了叙述(即叙事),它分为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速度控制四块(见2007版P7-10)。这说明叙事策略是中小学教学应研究的理论,是作文教学应注意开发的领域。
   限于篇幅,下面我们选取叙述角度、叙述人称浅析一下叙事策略对作文教学的启发作用。
   一.叙事视角与作文教学
   “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97页);叙事“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9页)。叙事视角不同,作者对同一件事的写法不同,作品的结构和情趣不同,读者的感觉不同,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也不同。
   叙事视角分为:一、非聚焦型;二、内聚焦型;三、外聚焦型。
   非聚焦是无所不知的视角,叙事者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具有“上帝的眼睛”,是先知,对所有的事情了如指掌,能从任何角度观察,能任意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叙事者可以观察到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任何一件事的发展趋势、发展结果。叙事者既说又看,可以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
   内聚焦是指“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的活动,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7页)。
   外聚焦则是指叙事者置身于人物之外,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排斥提供人物的内心活动,如人物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
   在叙事视角的三种类型中,中小学作文对非聚焦运用得最广泛。他们在叙事过程中往往是既写说又写看,从所有角度来观察、理解事件,完全是全知全能,任意从一个人物转向另外一个人物,从一个角度转向另外一个角度。对于内聚焦的运用也较多,往往是自传性的、内省性的。外聚焦型则运用的最少,由于能力问题学生对客观叙事视角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捉襟见肘。
   另外,叙事者为了某种需要而采取非常视角。所谓正常视角、非常视角是从作品和生活的真实吻合度来划分的。“正常视角,指的是叙述者的选择和确定比较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形”,“非正常视角,指叙事者的选择和确定不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具有某种荒诞的色彩”(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178页、第181页)。非常视角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我”是人还是物,是活人还是死人等,这在中外作家的作品中都很多。如方方《风景》的叙事者“我”就是一个死了的小孩,而我们都清楚任何作品在创作时作者都不可能是一个死了的小孩。叙事者变异的也很多,如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经典篇目——卡夫卡的《变形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作者全是在用动物的眼光来观察、反映社会问题。
   对于非常视角,近些年来在中小学生作文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如众所周知的2001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又如2009高考湖北满分作文《站在我家的门口》,作者通过“我”和狗、猪的对话,以寓言的形式,以黑色幽默小说的荒诞写法,拷问当下的‘人性’,说明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人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从而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以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忠诚”“勇敢”等。
   可见,作文一开始就有叙事视角选择的问题,叙事视角不同决定立意的优劣,决定作文的吸引力大小,决定分数的多少。我们要通过叙事视角的写作训练教会学生比较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劣,发挥各类叙事视角的优势,写出好作文来。
   二.叙事人称与作文教学
   叙事人称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分类法是最容易让中小学生理解、接受的,也是最实用的。第一人称“我”是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是属于听话人,而第三人称“他”是属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认为的人。第二人称叙事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少运用。
   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区别在于与作品塑造的世界的距离不同。第一人称叙事者站在作品塑造的世界里,是作品世界的一个人物,叙事动机是切身的,是植根于第一人称现实经验和情感需要的。“我”在作品中可以自定年龄、身份、地位等。第三人称叙事者一般是站在作品塑造的世界外,从作品外观察作品世界里的人物,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事后叙述,叙事者不想沾上自我暴露的嫌疑,不想让作品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拉上关系。
   2010年高考北京卷影响最广泛的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是一篇经典的站在第一人称叙事的“穿越型”文章。
   1.全文站在第一人称的叙事者角度来与墨子对话,采用的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文章仿佛是一个真实的特写,给人亲身经历的感觉,作品中“我”好像就在现场,是一个目击者或参与者,让作品增强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2.作者运用寄信与墨子的这种外在形式,将古典素材巧妙地融在“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的思想之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因为采用书信体和自传体会很自然地使用第一人称叙事,从而给人亲身经历的感觉,引起读者共鸣。
   3.对墨子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我”和墨子的距离,让人觉得“我”和墨子在促膝而谈,在话家常。
   其实以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写作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比比皆是,比如2009年湖北卷“站在 门口”为题作文,以“我”为叙事者的作文不计其数;2008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为题作文,其中写自己的更是大有人在。可以说,以“我”为叙事者的作文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体现是最多的。
   同样,2010年高考北京卷另外一篇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站在第三人称叙事,是一篇描写孔子一生的速写,全篇抛开空格字数还不到700字,是典型的第三人称叙事模式“他”的眼光在讲述,叙事者高高在上,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从出生到去世一生了如指掌,对孔子的一生经历是全知的。文章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事后叙述,看上去很客观。它和上面一篇的“现在进行时”叙述刚好相反。可是恰好是这种客观的叙述、不动声色的第三人称叙事加深了孔子的悲剧感,让孔子的纯真、高洁和命运的残酷形成对比。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叙事人称的研究对作文教学有很多可行性的指导。
   1.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具体的、有意识的按叙事人称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对叙事人称的运用训练,让学生知道作文中平常最常见的“我”的写作和“他”的写作是有理论可探究的,有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更加清醒、更加理智。
   2.学会根据写作目的和写作实际的需要来确定作文的叙事人称。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来叙事的特点及表达效果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作文人称的选择并不是凭感觉确定的。当确定用第一人称叙事时那是想让文章更具现场感,当选取第三人称叙事时则是为了更自由、更全面的叙述。
   学生每次统考作文虽是同题作文,但水平却有天壤之别,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运用叙事策略的不同。我们的作文教学除了叙事人称、叙事视角外,在叙事时间、叙事话语、非叙事话语等叙事策略方面都可以做细致的挖掘、运用。
  
   查德智,语文老师,现居湖北襄阳。责任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据光明网消息,由《新京报》主办的2011年度好书颁奖仪式于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获得此项殊荣的六部佳作是:2011年度图书《资中筠自选集》、年度文学图书《春尽江
3.作为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的美的教育具有教育的可操作性.rn教育是围绕培养人们做人与做事两方面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做人与做事需要有健康的价值观与优良的智能结构及其
据中国网消息,2011年11月,《人民日报》某期刊发了荆心的署名文章,该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称如今的阅读正被功利烘烤。全文如下:网上最近曝出两份某大学图书馆的外借图书榜单,《
据北京文网消息,“我们的文学社已经办了16年,社办杂志《银河》也已经出到第16期。”65岁的谭立人指着自家书桌上一字排开的16本新旧不一、散着墨香的杂志说。谭立人是湖南湘
我校是专科一批次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层次为大专.在校学生中存在部分高中学习成绩较好,但因为志愿填报、考场发挥、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未能进入本科类学校就读的“资优生”.本
据《辽宁日报》消息,2011年11月,“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引起多方关注,著名作家陆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给作家排富豪榜,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是有害的。文学艺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几年,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我们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理想之路在何方呢?笔者认为,从偏重内容分析到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是理性的回归。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和谐统一   目前,纵观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文本的思想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也总是把“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完成,而对和文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历来是最受重视的,也是被研究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板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已成为时下一个时髦的话题。的确,在阅读教学领域我们已摸索出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范式,每一个教师都多多少少能说出一些与“阅读教学”这个名词有关的内容。也正是由于阅读教学在课改的浪潮下被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导致了我们现在中学课堂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泛阅读化。我们的许多老师只是把阅读教学想成一个朦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