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钥匙那天,天气也和今天一样特别冷,可我身上感觉特暖和。”回忆起三年前入住北京广渠门北里36号院的情形,82岁的徐大爷仍很激动。
与许多“城市贫民”相比,徐大爷是幸运的。因为在“廉租房摇号配租活动”中,仅有359户伤残优抚、劳模家庭幸运摇中并入住该小区。
富裕京城的惟一
60多岁的毛大爷告诉记者,几年前毛大爷和老伴、儿子、儿媳、孙女一家五口人挤住在一套面积仅69平方米的三居室里。他们一家是第一批入住廉租房小区的,“虽然是三居室,面积还是小了点。”毛大爷说。不过相对于之前一家人在前门那20多平米的蜗居,“已经很满足了”。
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徐大爷住的地方就宽松多了。“我和保姆住在一套60平方米的二居室里,”徐大爷说。在这个廉租房小区里,50平方米的一居室有132套,60平方米的二居室有162套,69平方米的三居室有108套,55平方米的无障碍居室有26套。
这些住房困难的优抚家庭或市级以上老劳模,每月按每平方米2.4元上交租金(包括物业费)。
事实上,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或许不会知道在这个“广渠门北里36号院”里,有着北京市目前惟一的廉租房小区。这绝对是个黄金地段。
漫步廉租房区域,中央花园里,几处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极富古典意味。整个设计和布局与普通的商品房小区并无二致。很难想象,这竟是个专为“城市贫民”打造的廉租房小区。
“应保尽保”的理想
有人认为,广渠门北里廉租房小区的真正内涵或许在于,它能满足一部分“城市贫民”对“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而又让另一部分贫民看到未来的一丝希望。
但是,对于北京市而言,这是目前惟一的廉租房小区,这个小区仅能容纳400多户家庭,更多的家庭只能接受货币补贴。
北京的廉租房政策迄今跟全国一样,一直是附着在民政部门的“低保”体系中。在北京,廉租户首先必须是低保户,而且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7.5平方米。“只有吃上低保,才有权利吃廉租”。记者在附近的一些平房区采访发现,这里仍有许多住房困难的家庭未能纳入到廉租房的体系当中。
出租车司机刘师傅一家三口挤住在10平方米的平房里。尽管刘师傅老婆下岗,但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低保线,所以享受不到廉租房的待遇。“人多房少,所以廉租房的门槛也很高。其实住在这一带平房里的大部分人,住房条件都很差。”刘师傅说。
刘师傅就是人们常说的“夹心阶层”,即那些既不够吃低保、又无力买房的人群。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政府表示今后将在经济适用房中安排一定的比例,不是通过销售而是通过租赁的方式,给“夹心阶层”人群解决住房困难。
按照政府的初步预计,占总面积三分之二的廉租房今年会盖在配套设施完善的商品房小区中,另外三分之一则通过在市场上收购二手房解决。今年年底以前,30万平方米廉租房大概可以解决6000户廉租房家庭的住房问题。
“小区实验”的困境
香港是亚洲第一个提供高层大厦作为廉租房的城市。据悉,一半以上的人口通过政府帮助解决住房问题,香港公屋租金水平大约为同地区市场价的1/4,这其实意味着每收1港元租金,政府就要补贴3港元。
香港廉租房制度的成功经验,成为许多内地专家学者倡导学习的对象。而在中国大陆,一些城市还因种种因素使得“廉租房”问题不断。
西安市“明德门廉租房小区”,早在2001年就竣工了,共有6幢264套住房。然而,自建成至今,仅住有50余户危房拆迁户,其余大部分住房已空置近6年时间,而原因竟然是——无房户太多,分配方案难以定下来。
北京惟一的廉租房小区,这三年来的实验结果并不乐观,同样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我们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而且必须是承租人本人来签字。”毛大爷告诉记者。据说这是为了防止承租人死后,其家人瞒报死亡情况而继续租住在小区里,“说得不好听点,这里住的都是老人,住不了多久就可能死去,这样同住的家人就必须搬离。”
这样的规定让毛大爷很是担忧。因为年事已高,他担心自己一旦去世,家人就将被迫离开这个小区,而届时,年老的老伴、下岗了的儿媳、还在上学的孙女,只靠儿子一人微薄的收入,难以住得像现在这样宽松。
毛大爷说,去年的时候,因为已经发生了几次承租人死亡后,家人被迫搬离的事情。小区里的老人们曾经集体向政府反映情况,但有关部门称这是建廉租房小区后出现的新问题,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因为入住条件的苛刻,让这个本用来解决“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廉租房小区,成了安抚伤残革命军人及劳模的特殊养老院。“住在这里的伤残退伍老人,都有一堆可歌可泣的故事告诉你。”徐大爷对记者说。
也正因为如此,地处黄金地段的广渠门北里廉租房小区似乎显得有点浪费。这里的老人们犹如生活在一个没有配套设施和护理人员的非专业养老院之中,老人护理和生活便捷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家庭。“我们像生活在孤岛里。”一位老人说。
这种隔离感也来自同属一个小区的商品房区域的业主们。商品房区域的业主们普遍担心,自己当时花7000多元/平方米购买的房子,会因小区里的廉租房而影响到未来的升值空间。但物业公司的答复是,商品房区域其实在很多方面已经沾了廉租房的光,希望大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尽管如此,在日后的廉租房建设中,与商品房小区的混建,将成为一种趋势。一些专家学者就曾建议,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能连片建设,避免变成以后的“贫民窟”。而且,低收入群体聚集在一起,也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另外,在目前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界定的问题?该花多少钱,该建多少房,该建多大房,该在何处建,该分给什么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政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这一点上说,完善廉租房建设还任重道远。
(陈 哲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