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新生语文基础呈逐年下降趋势,职教主管部门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越降越低。作为一名职高语文的一线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大胆创新,构建平台,勇于尝试,探索出路。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窘境。
【关键词】窘境 语文基础 表达能力 定位 创新 探索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窘境
1.中职新生语文基础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中职语文越来越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中职新生语文基础知识差、表达能力低、阅读量少、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
2.职教主管部门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越降越低。学生只要不是严重违纪,就能毕业。事实证明,这种淡化竞争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职高生的语文素质每况愈下,大批学生厌学甚至弃学语文。当然有关部门一再放低文化课包括语文课的要求,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如果真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起来,恐怕有相当多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家长和学校的矛盾会十分尖锐,因此主管部门对学生和其家长采取了迁就和妥协退让的态度。这种做法确实能够暂时挽救一部分职业学校,但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语文教学认识的偏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语文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职高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大纲的认识明显存在着偏差。学校把精力和财力放在专业课的建设,教师重视的还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大纲》的要求差距都很大,远远滞后于社会对职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而家长和学生则认为,到职业中学读书就是学门专业,只要专业学好了其他都无所谓。
总之,相对于普高语文教育,中职语文教育绝不能说是成功的。目前的趋势是多数学生厌学弃学,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教师厌教,觉得没有成就感,甚至另谋高就;考核把关部门步步降低要求,毕业生的语文素质越来越差。这就是当前中职语文的现状。面对如此窘境,人们不禁要问:中职语文,路在何方?
二、未来职高语文教学的出路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这一点,作为语文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足够的重视,一定要在指导思想上转变观念。笔者认为,依据本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遵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原则,职高语文教学应该定位在它是一门“为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课程。之所以这样定位,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毕竟要在三年之后凭其所学专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去求得生存。原因之二是我们的学生三年后绝大多数已没有了一个大学文化氛围熏陶的过程,因此有必要进行基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就有了可操作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的一面,即使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测试,都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当然,重视专业课并不是不要语文课了。摆正基础课的位置,正确对待基础课的学习有其重要的意义,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错误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正如建造一栋楼房,不打好地基,是不可能修好上面的房子的。
2.大胆创新,构建平台。职教语文网站相比于普高少得可怜,而且很不完善,许多资料都是照抄照搬普高的内容。中职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是“一头热”,只有少数人,主要也就是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做支离破碎的研究。面对这种情况,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投入精力财力,组织相关专家骨干教师,建立专门的科研平台和系统的信息资料,给教师以起飞的机场!
3.勇于尝试,探索出路。近年来,笔者在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不管路有多少,有两条路是必须走的,一条是生活语文之路,另一条是快乐语文之路。陶行知先生主张要培养真人,他认为,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造社会的生活力。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真人”的标准就是三个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培养职高学生也应依据这样的标准,我们的职高语文教育就要走生活之路,只有贴近生活职高语文教育才有出路,才能培养出有“生活力”的“真人”。职业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又无兴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于教材的处理上,我们要进行大胆的取舍,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不拘泥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我们还要更多地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亲近自然,轻松快乐地学好语文。
有人说,普通中学的老师辛苦,职业中学的老师“心”苦,我想,只要我们不怕“心”苦,就会很快走出窘境。中职语文,路在脚下!
(作者单位: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杨帆
【关键词】窘境 语文基础 表达能力 定位 创新 探索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窘境
1.中职新生语文基础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中职语文越来越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中职新生语文基础知识差、表达能力低、阅读量少、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
2.职教主管部门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越降越低。学生只要不是严重违纪,就能毕业。事实证明,这种淡化竞争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职高生的语文素质每况愈下,大批学生厌学甚至弃学语文。当然有关部门一再放低文化课包括语文课的要求,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如果真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起来,恐怕有相当多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家长和学校的矛盾会十分尖锐,因此主管部门对学生和其家长采取了迁就和妥协退让的态度。这种做法确实能够暂时挽救一部分职业学校,但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语文教学认识的偏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语文教学在职业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当前职高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大纲的认识明显存在着偏差。学校把精力和财力放在专业课的建设,教师重视的还是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大纲》的要求差距都很大,远远滞后于社会对职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而家长和学生则认为,到职业中学读书就是学门专业,只要专业学好了其他都无所谓。
总之,相对于普高语文教育,中职语文教育绝不能说是成功的。目前的趋势是多数学生厌学弃学,没有学习语文的动力;教师厌教,觉得没有成就感,甚至另谋高就;考核把关部门步步降低要求,毕业生的语文素质越来越差。这就是当前中职语文的现状。面对如此窘境,人们不禁要问:中职语文,路在何方?
二、未来职高语文教学的出路
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这一点,作为语文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足够的重视,一定要在指导思想上转变观念。笔者认为,依据本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遵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原则,职高语文教学应该定位在它是一门“为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课程。之所以这样定位,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生毕竟要在三年之后凭其所学专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去求得生存。原因之二是我们的学生三年后绝大多数已没有了一个大学文化氛围熏陶的过程,因此有必要进行基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有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就有了可操作性,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重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的一面,即使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测试,都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当然,重视专业课并不是不要语文课了。摆正基础课的位置,正确对待基础课的学习有其重要的意义,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错误地理解学习内容,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正如建造一栋楼房,不打好地基,是不可能修好上面的房子的。
2.大胆创新,构建平台。职教语文网站相比于普高少得可怜,而且很不完善,许多资料都是照抄照搬普高的内容。中职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是“一头热”,只有少数人,主要也就是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做支离破碎的研究。面对这种情况,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该投入精力财力,组织相关专家骨干教师,建立专门的科研平台和系统的信息资料,给教师以起飞的机场!
3.勇于尝试,探索出路。近年来,笔者在职高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不管路有多少,有两条路是必须走的,一条是生活语文之路,另一条是快乐语文之路。陶行知先生主张要培养真人,他认为,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造社会的生活力。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真人”的标准就是三个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培养职高学生也应依据这样的标准,我们的职高语文教育就要走生活之路,只有贴近生活职高语文教育才有出路,才能培养出有“生活力”的“真人”。职业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又无兴趣,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于教材的处理上,我们要进行大胆的取舍,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作文教学中,不拘泥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我们还要更多地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亲近自然,轻松快乐地学好语文。
有人说,普通中学的老师辛苦,职业中学的老师“心”苦,我想,只要我们不怕“心”苦,就会很快走出窘境。中职语文,路在脚下!
(作者单位: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