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幼儿园新手教师的教学支持现状及提升研究——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提升模型的视角

来源 :当代教育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提升模型认为支持教师成长的专业环境是教育政策干预与高质量保教和高质量儿童发展之间变化的关键机制,教学支持是其中的核心变量.研究采用CLASS考察普惠性幼儿园新手教师的教学支持现状,结果显示:新手教师教学支持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概念发展、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3个子维度的得分都低于4.基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提升模型,研究从普惠性幼儿园的内部政策、管理者的特征以及教师的特征三个方面,提出构建支持新手教师成长的专业文化环境,提高新手教师的教学支持水平,促进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对于西方教育哲学的认识,既有从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自由、多元与共识等维度进行的探索,也有基于研究领域、哲学立场的分析.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流派众多、观点复杂的西方教育哲学呈现出历史性、开放性、差异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特质.对其发展特质的体认与总结,对于我们深入思考中国教育哲学的本土化发展、守正与创新、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互动、个体研究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品格教育倾向于对个体美德知识的说教式传授,私人品格与公共道德被一分为二.因而,此种语境中的品格教育伴随着对古典品格概念认识的谬误,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曲解,奠基于制度架构与知识占有之上.随着平等理念的崛起和个体自主的勃兴,基于制度优势和知识占有的品格教育逐渐失落.此种理解局限于现代的偏狭,实际上是对古典品格教育的误读.因此,有必要回溯到品格教育的源点洞察此问题,并据此寻求其可能的未来.
“模型认知”是科学概念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式,发展“模型认知”素养有助于深化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本研究从科学模型入手,分析科学模型的涵义和特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科学模型赋予学科背景化,探究化学模型的特点和具体教学主题中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水平层级表现,提出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有效策略.
适性课程是指尊重和适应学生类本性、群体本性和个体本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具有积极教育意味的经验体系.适性课程从学生本性的立体结构出发,强调课程的多元性、对话性和适切性.当今时代,技术支持下的社会变革、人民的教育利益诉求指向下的国家建设以及课程实践中适性课程的建设共同呼唤更多学校构建适性课程.学校的适性课程建设应从课程文化转型、课程内容多元化、多样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特性的精准评估、教师的适性辅导等方面着手.
智能时代仍然呼唤劳动教育,智能化技术会取代部分劳动岗位,但不能代替全部职位;同时还会倒逼产生新的劳动岗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将永恒存在.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全新的功能价值,是培养“完整的人”的基本途径;树立劳动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面对这一趋势,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亟需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转型重构.要理念先行,明晰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立场;要以内容为王,构建发展的劳动课程教材体系;要加强方法转型,善于运用技术优化劳动教学模式.
在实地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日益受重视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具体学科为载体,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综合活动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从实地化教育视角出发,开展“美国高中生中山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将聚焦“文化体验”,以高中英语及其相关学科为基础,实现中山优秀文化与综合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其主要内容涉及基于中山文化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教学目标、融合单元话题与中山文化的活动内容、体验中山优秀文化的活动方式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多元评估四个方面.
适性学习以其个性化的学习目标、适切性的学习内容、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和泛在化的学习环境为特征,为学习者提供充分自由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特性体验最为优质的学习过程,以此实现适性扬才.在实践中,学校应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优化以及评价模式改革四个角度出发形成合力,打造信息化时代适性学习新形态,推进学习者的适性成长.
我国的小学全科教师是指在小学担任多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小学全科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评价较高,而且随教龄的增长而增长,但第一学历越高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却越低.学校规模越小、离城区越远的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自我评价越高.教学实践可能促进了全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他们存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欠缺、全科能力不足等问题,且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维度上的得分并未随教龄增长而增长.
工学矛盾是幼儿教师职后培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探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体现在五个层面——吃、穿住用行的基本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园所生活)、生活品质;具有整体性、缄默性、层次性、情境性、创造性的特征.幼儿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发生于各个生活场景中个体意识和不同群体集体意识的有效互动中,体现为缄默知识的获得.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学习的发展以对话为前提条件,伴随着主体学习自觉性的提升,体现为自我认识、自我领导、自我管理及自主研究能力的提升.对幼儿学
教学的起点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适性教学是基于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而展开的、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教学.适性教学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它蕴含于古典教育传统中,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教学应立足学生本位,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内在潜能,旨在实现学生的适性发展.为更好地实施和推进适性教学,需要开展弹性化的教学设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开展真实性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