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简介

来源 :华东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赣南队)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可追塑于1952年成立的江西钨锡公司地质队和1953年组建的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是新中国最早进入江西赣南找矿的一支地质勘查队伍,曾被誉为“全国地质战线的一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68年来,赣南队在赣南先后发现矿产10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68种,发现矿产地几百处和矿(化)点数千个。上世纪50—60年代,赣南队探明并提交了国家九大钨矿资源储量,巩固了赣南“世界钨都”的美誉。70年代,在会昌周田发现并探明了超大型岩盐矿,受到毛主席的批示褒奖;在赣县赖坑钨矿发现的“赣南矿”(又称“氟铋矿”),成为世界上首个以地名命名的矿种。80年代,在龙南足洞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启了世界稀土找矿和利用的“离子”时代,赣州又增添了“稀土王国”的美名,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后,赣南队主动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料优势、行业优势,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和科技找矿力度,发现提交了一大批新的矿产资源。实施的“赣州市稀土资源远景评价”项目,首次完成了赣州稀土资源摸家底任务。在石城楂山里找到了江西最大的萤石矿;在于都银坑找到了赣南最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崇义淘锡坑钨矿床实现了大型规模的突破等。赣南队围绕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赣州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先后实施水工环地质、清洁能源矿产勘查等项目300余项,实施的信丰學堂嘴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是稀土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典范,有力推动了赣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8月22日,赣南队成立了“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院士工作站”,是江西省地矿局、赣州市首个院士工作站,成为赣南地质勘查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实施了多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地质科研项目。于都银坑矿田施工的3 000 m科学深钻揭露了丰富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新信息,为赣南“第二空间”找矿,提供了理论支撑。2015年在宁都葛藤嘴首次发现浅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矿,在项目实施过程结合实践研制的“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自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向赣南老区派驻第一批扶贫工作团起,赣南队就是地矿部、地矿局、地质队“三位一体”扶贫组织形式的成员,作为扶贫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全方位参与部赣南定点扶贫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赣南队在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遥感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助学等领域参与实施了上千个综合扶贫项目。针对贫困地区干旱缺水等重大环境问题, 2019年9月,赣南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宁都、于都等县实施找水建井项目近60余个,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特种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赣南队正按照自然资源部针对赣州七县精准脱贫的有关要求,重点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1∶5万土地质量调查、优势与特色资源调查评价、找水建井示范、生态与地质遗迹调查等方面精准发力,呼应民生需求、发挥行业优势,力争早出成效。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赣南队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地质科技找矿力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全面加强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工作,为江西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
其他文献
银坑安山玢岩位于赣南雩山成矿带中部中生代断陷盆地边部。为研究岩浆岩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该文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赣
通过对江西赣县峰山重稀土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重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及地质意义。赣县峰山花岗岩体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高钇低铕型重稀土矿床位于大埠
南岭东段是我国稀土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枫树洞稀土矿是南岭东段风化壳淋积型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含矿花岗岩层中的包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稀土矿层中存在2
葛藤垇钨钼多金属矿床为赣南地区典型的热液石英脉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中,受NW向及近EW向断裂带控制。通过对该矿床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对矿体中的6个辉
赣南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形成较多的地热水,是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以赣南石城县楂山里地热系统为例,探讨了赣南断褶山地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特征及成因,对寻
高密度电法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效率高、探测精度高等优点,在地热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高密度电法在江西于都黄麟地区布设了11条测线,对实测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计算,建
以于都盆地恐龙蛋化石产地调查为基础,通过研究化石赋存岩性和实测地层剖面特征,明确了恐龙蛋化石集中产于晚白垩世周田组,从平面与柱状剖面上阐述了恐龙蛋化石分布特征,并结
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发育在红色砂岩中的龟裂地貌为特色。不同类型的龟裂地貌组合成为栩栩如生的象形景观,尤以龟寿石和仙人犁田最引人注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总结了园区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和特征,认为它们主要是晚白垩世陆相红层受到构造抬升、断裂切割、岩性组成、流水侵蚀及风化作用形成的,砂岩独特的龟裂地貌主要是风化作用的结果。近些年来,石城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虽然取
利用江西省宁都县陂下地区ZK1钻孔取得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该区地温场、基底温度、循环深度、岩石生热率、大地热流、水化学等地热地质特征,对该区地热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并
基于赣州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表层土壤数据,对赣州市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赣州市土壤硒的变异系数属于中等起伏型,局部存在富硒土壤或贫硒土壤,Se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富硒土壤面积为4 224 km~2,占总面积的10.76%;硒含量适量的土壤面积为29 248 km~2,占总面积的74.49%;硒含量处于边缘的土壤面积为5 280 km~2,占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