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冲突——论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之接受偏差

来源 :华中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出版后,反响热烈.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极力贬抑者与高度褒扬者之间构成了明显冲突.前者如泰里斯,批评该书未能超出威廉斯《关键词》对文化的论述,并指责伊格尔顿与后现代主义若即若离.实际上,这种意见仅仅看到伊格尔顿对威廉斯承继与借鉴的一面,而未见及批判与超越的另一面,亦未明了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辩证的取舍态度.后者如萨利赫,认为在众多理论家沉浸于后现代文化主义之际,唯有伊格尔顿奋力予以击退,并提供了共同文化的选择或出路.这一评价遮蔽了共同文化的理论谱系及伊格尔顿的概念重塑.更严重的是,萨利赫还沿袭了伊格尔顿对美国实用主义的一些偏见.究其根源,这些偏差既跟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积极介入、批判式汲取息息相关,也与接受者本身的政治倾向、选择性理解直接相连.对这些接受偏差的考察与剖析,有益于准确把握《文化的观念》的内涵、意义与局限.
其他文献
在语文新型教育模式下,核心素养培养阅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高中语文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核心素养培养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核心素养培养阅读能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核心素养培养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对提升高中语文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唐代至今诸家关于《南都赋》创作时间和缘由聚讼不已,其结论和论据均可商榷.从“文史互证”的角度,考证《南都赋》的内容、东汉皇帝的祭祖制度与张衡的政治生涯,可推得《南都赋》应创作于张衡晚年,即顺帝永和二至四年间(137-139年),目的 是劝谏顺帝回故乡章陵祭祀祖先.
重审和再释《共产党宣言》,可从源头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批评理论的基本原则,理解世界文学格局的变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这一研究可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阶级与意识形态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形成;二是传统决裂说与现代性批判,使之具有现实性、批判性与预言性相结合的特征;三是《共产党宣言》有关全球化与“世界文学”的论述,推动了文艺观念和文艺批评标准的更新;四是独特的“宣言体”为边缘理论带来反叛激情与革命力量,堪称“革命的诗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数学.而数学在小学课程中更是一门主要课程,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纯知识讲课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小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思维能力上的偏差,导致了许多小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此,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高效性,从展开生活情境教学方面入手,培养课堂的高效性.
近些年随着古风、诗词的兴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容已经逐渐受到大众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语文学习的不断重视,而学校与家长也更加关心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重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认为语文是学习各项技能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能为孩子培养文学素养,锻炼气质,更是满足社会各种人才需求的首要条件.因此,只有重视小学语文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语文,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自身的文化素质.
雅、俗是一对本无高下贵贱之分的美学范畴,在历史变迁中,“雅”受到学界较多关注而“俗”往往被掩盖,以致发展失衡.很多人认为“俗”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以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的平实之美.但在文化生态视野下,“俗”是艺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堪称艺术发展的“能量圈”.雅俗均衡才有利于双方健康发展并促成艺术生态平衡.对于“俗”自身来说,它应该具有多维特征:除了平实之美,还应该加强个性化建设;脱离固化生存空间,拓宽展示空间;与现代技术联姻,展现全新魅力.与此同时,雅、俗应该保持双向互动.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型制造业的需求,存在培养模式陈旧、工匠型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州职院)深化产教融合,在平台构建、培养路径、校企协同、共培共育等方面进行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和探索,为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所谓辨析式教学法,是一种围绕思维训练展开的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辨析式教学的过程等同于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具有争议价值的话题来进行思考、辨析和探讨,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价值判断,实现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围绕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运用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以课文为单位,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为基本框架.自主学习部分包括学习目标的明确、重难点的标注和课文内容的相关链接,合作探究为小组讨论部分,主要包括讨论问题的设计、学生思考和学生展示;拓展提高部分主要是语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讲解的内容针对学生合作探究部分没有解决的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期刊
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德育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因为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期,在这个时候开展德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开展德育更变得尤为重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农村地区也已经普及,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大的趋势.所以,农村地区的幼师在开展幼儿德育的时候,就应该多借助信息技术.